杨宝林,董轶聪,何俊乔/
作者单位: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东临京承高速,南接黄港南路,西北紧邻清河,规划面积约2km2,是首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的先行先试区,是大幅度建设生态绿色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大民生工程(图1)。设计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理念为指引,融合中西方造园理念,通过总体方案、景观建筑、植物造景等多方面,整体塑造“一轴一脉两湖两园”的城市大尺度园林,努力构建一个有品质的郊野公园,独树一帜的、有时代特色的新园林。
纵观古今中外园林,景观建筑始终都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人驻足休憩、活动观景、登高眺望的功能载体,更是匠心营造的园林景观。
西方园林注重几何构图、规则布局、突出轴线、简约开放,建筑位于轴线与视线焦点。中国园林推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式园林建筑布局灵活形式多样,根据园林中河湖水系、山势地貌等不同环境,设计有亭、榭、廊、阁、塔、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结合园林设计巧妙构思,或标志高耸,或湖滨点景,或蜿蜒曲折,或庭院深深,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构成了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景观,集功能美、造型美、景观美于一身,是古人在造园营建上留下的宝贵财富。
历史上中西方优秀的园林景观建筑都是其所处时代政治、文化、经济、技术、材料的集中体现,也是随着时空地域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当代园林已发展成为更具开放性、参与性的生态景观,涌现出众多新型园林与景观建筑,园林中“亭台楼阁,廊桥厅舫”的功能依然存在,但这些建筑早已不应再是传统样式,而应是融合当代文化理念,运用现代技术工艺创新诠释的新时代景观建筑,体现时代精神人文风貌。
朝阳示范区内的园林景观建筑并非孤立呆板的功能建筑,而是与公园环境有机结合,景观特色突出,与桥梁、栈道、构筑物融为一体的整体建筑作品。
湿地鸟屋:示范区西园挖湖蓄水塑堤造岛,南部营造了大片开阔的芦苇水淀,将引来大量候鸟栖息,湿地中需要一组观景建筑以满足游人登高游赏的需求。建筑以生态理念开展构思,设计灵感源自燕鸟搭窝,设计利用色彩不一、尺寸各异的铝方通杆件堆叠围合成整体统一又不失变化的鸟屋形象,通过6 根钢柱浮架于湿地之上,建筑高约14m,半径8~10m,二层设置观景平台。建筑入口位于东侧,利用架空栈道与公园环路衔接,下方结合楼梯与亲水栈道相连,形成丰富多彩的流线体验。现代简洁的圆形体量与公园环境相辅相成,360°全域视角搭配扁长错动的视窗框定公园美景,观景平台通过三维立体设计,以仿生理念、现代材料技法整体塑造了形象突出、尺度近人的景观建筑(图2-5)。
自在书屋:建筑选址于森林乐谷景区西侧山丘之上,包含读书阅览、咖啡茶座与休憩公厕等功能。整体构思弘扬传统建筑大屋顶的形态,同时通过简约夸张的曲面屋顶诠释倒扣的书本造型,大屋顶一侧落地,一侧出挑,并与点景大树形成穿插,突出了山墙面的立面形象,利用干净通透的落地幕墙拉近室内外空间的距离,室内设置读书台地,提升景观视野,丰富空间层次,使游人既能感受自然景观的柔美,又能享受舒适静谧的氛围。建筑整体形态延伸了山形走势,用现代手法塑造了具有传统内涵与山丘环境相融合的标志性建筑(图6、7)。
游客中心:活力东湖景区借助现状水面扩湖造岛,营造了林水相依生态自然的景观风貌。游客中心毗邻公园大门,面湖向阳坐落于东湖北岸,与湖心岛轴线桥互为对景,共同构成东园景观轴线上重要的标志节点,巧妙借助驳岸地形高差设计成两层建筑。双首层格局一面临水,与亲水平台荷塘水面呼应;一面临路与公园环线衔接,通过舒展灵动的双曲面大屋顶创新传统建筑。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公厕部分厚重隐蔽,借用石笼墙体与金属格栅营造室外过渡空间,休闲部分通透开敞,利用通高的玻璃幕墙强化与湖景的互动,质朴的石笼墙、清水混凝土墙与铝板、玻璃、金属瓦等现代材料形成质感对比,既有传统意蕴又具现代特征;室外空间通过亲水平台向水面延伸,营造舒适宜人的滨水氛围,建筑上下两层结合灰空间的互动穿插,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变化,供游人观景眺望、休憩纳凉。建筑整体轻盈飘逸,灵动现代,是公园重要的湖滨景观标志(图8-10)。
温榆远眺:温榆远眺位于公园景观轴线的东端点,曲河、轴线、山丘在这里交汇,延续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在山顶设置一组挺立高耸、标志突出的建筑作为景观焦点、视觉中心,同时兼顾游人观赏游憩、茶歇休闲等功能。设计构思从总体园林入手,延续笔直大气的景观轴线,结合山形地势之字形蜿蜒而上,山顶平台利用旋转楼梯进一步提升视点,形成远眺西山、南望京城的高点景观。建筑整体由广场平台、蜿蜒栈道、休闲驿站、观景高阁等要素组成,广场平台聚集人气、休闲驿站提供服务、蜿蜒栈道上下串联、观景高阁登高眺望,一体化塑造了轴线东端的标志节点,它与公园互为俯景仰景,整体形象似塔非塔、似阁非阁。质朴自然的木栈道、轻盈简约的钢结构搭配现代纯净的张拉膜,既有传统园林登高远望的韵味,又具现代建筑简洁灵动的特征,成为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建筑之一(图11-13)。
3 鸟屋铝方通杆件
4 鸟屋观景平台
5 鸟屋入口栈道
景观桥梁:东西两园栈道桥梁多达30 余座,每一座都是所处区域的重要节点,设计新颖,各具特色与建筑、环境形成呼应互为景观。礼弦桥笔直简洁跨湖越河,一桥飞架活力东湖完整贯穿蜿蜒曲河,整体潇洒大气富有韵律,错动变化的栏杆结合高耐竹桥面、木纹铝板桥身共同营造了亲切舒适的景观体验;柳岸长堤设清月、朴方两座步行桥,两桥方圆呼应手法统一,以质朴现代的石笼墙装饰桥身,混凝土收边强化线脚,整体自然生态平实简洁;飞虹桥位于西园长堤之上,形态取自传统编木桥梁,通过现代结构进行优化,钢拱横跨轻盈简洁,竹木材质包裹桥身朴实近人,整体与大湖、栈道、鸟屋、湿地相映成趣;心怡桥与涟漪桥分列来北路东西,是公园水系连通节点的景观标志,桥梁利用木色格栅杆件的排布变化营造精致优美富有韵律的桥梁形象,成为城市界面上亮丽的景观节点(图14-19)。
4 结语
随着国家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多座城市都在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朝阳示范区作为北京温榆河公园的先行先试区,总体设计传承传统内涵,发扬匠人精神,积极创新实践,注重景观环境融合与建筑创新,力求探索新时代园林景观建筑特质,体现时代精神人文风貌,打造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金名片。
6 自在书屋外观
7 自在书屋室内
8 游客中心
9 游客中心
10 游客中心室外露台
11 温榆远眺群组建筑
12 望山阁夜景
13 日落西山温榆远眺
14 礼弦桥
15 朴方桥
16 清月桥
17 心怡桥
项目信息
业主单位:北京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杨宝林
方案主创:杨宝林,何俊乔,董轶聪,周兆前
建筑:杨宝林,何俊乔,李沛,白石,董轶聪,姜宁,徐小迅,闫冬,齐斯洋,何婧磊,王亚隽
结构:杨彦海,何大威
景观:何俊乔,董轶聪,惠赓,孙敬琦
给排水与暖通工程:边蒙蒙,刘宏利
电气工程:王旭,宋利民
摄影:李右武,魏永康,周涛
图片来源: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fig.1,4-13,15-17,19),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生态走廊建设管理委员会(fig.2,3,14,18)
18 飞虹桥
19 心怡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