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雪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托口镇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南部,土地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东与江市镇相连,南接会同县,西与芷江侗族自治县相邻,北与沅河镇为界。托口镇语言历史复杂,属于西南官话又受到湘语的影响。据陈晖、鲍厚星《湖南省的汉语方言(稿)》对洪江市方言的归属划分,托口镇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怀靖片洪芷小片[1]。在托口方言中,“同”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词,功能和语义较多,可以做动词、连词或介词,其中做介词时用法最为复杂。
托口方言是笔者的母语,本文的语料均来自笔者对当地人的调查。
“同”,《说文· 部》:合会也。从 从口。徒红切[2]。古汉语中,“同”最早做动词,本义表示“聚集”,如“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经·小雅·车攻》),“同甲十万车五千乘”(《管子·大匡》)。“同”的动词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了,却依然保留在托口方言中。
托口方言中,做动词的“同”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V在一起”;二是表示“跟随”,这一语义是由“V在一起”引申而来的。托口方言中“同”的语义保留了古汉语中“同”的“聚集”义的核心义素[+V在一起]。
动词“同”表示“V在一起”,不能做主语,后不能直接接宾语,通常接动态助词或接补语构成述补结构。如:
(1)你两个同得路起莫?你们两个人一起走吗?
(2)莫□[thin435]把蒜子和花椒同到一下煮。不能把蒜子和花椒放在一起煮。
(3)往回子细的时候,队里的□[o312]□[pu33]□[la33]小伙子专门同到起的到河底去洗澡。以前小的时候,队里的那些小孩子经常一起到河里游泳。
(4)同到起吃嘎莫要得咧。一起吃了不行。
例(1)中“同”后面可以跟助词“得”接补语,这种格式在现在的托口话中已经不多,只在“同得NP起”这个结构中保留,其中的补语部分表示的是可能性。“同得起”这一结构也能在托口话中使用,表示“能够一起”的意思。“同得NP起”是在“同得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结构,表示“NP能够一起”的意思,如“同得心起”表示心能够聚在一起,可以齐心。例(2)中“同”后接托口方言中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动态助词“到”,“同”表示的意思是“混合在一起”。例(3)(4)中“同”后面接托口方言中表示状态或性质持续的“到起”。
托口方言中“同”的动词用法适用范围比较窄,只保留在“同得NP起”“同到(起)”等小部分相对固定的结构中,由于目前不能判定这些结构是否已经完全成为固定的结构,“同”还有一定的组合能力,因此,此处笔者仍然认为“同”可以独立做动词。
做动词时,“同”还有“跟着”“跟随”的意思,其后可以接托口方言中表示动作或状态延续的助词“起”和“到”,如:
(5)我同起其们也去外头瞅嘎下。我跟着他们也到外面看了看。
(6)粟师傅同到其的老弟一下去嘎。粟师傅跟着他的弟弟一起走了。
(7)你这哆硬莫像筒人样,也有人得同到你去莫?你现在都不像个人样,有人肯跟着你走吗?
托口方言中“同”作连词时,语义相当于普通话的“与”“和”,表示两个语法成分之间的联合关系。如:
(8)菌子同鱼肉莫□[thin435]一下炒。蘑菇和鱼肉不能一起炒。
(9)酱辣果同干腊肉莫□[thin435]放到一下。西红柿和干腊肉不能放在一起。
(10)我同你一下去吃酒。我和你一起去喝酒。
(11)怕是炮把年前怕王家屋底的崽同李家屋底的崽做一下着拐子拐嘎去。可能是十多年前吧,王家的儿子和李家的儿子一起被人贩子拐走了。
“同”作连词时的结构可以表示为:人称代词1/NP1+同(连词)+人称代词2/NP2+一起+VP。
例 (8)(9)中的NP1与NP2包含[+无生]的语义特征。“同”只能连接两个名词表示联合,如例(8)中的“菌子”“鱼肉”,例(9)中的“酱辣果”“干腊肉”。例(10)(11)中“同”连接的两个并列成分“我”“你”以及王家妹子、李家妹子包含[+有生]的语义特征。
托口话中作连词的“同”连接的两个无生名词前不能受到定语修饰,而且只能用于否定句中,表示NP1和NP2不能放在一起。有生名词与无生名词不能用“同”进行连接表示并列。用“同”连接的两个有生名词必须是指人的名词。如:
(12)*①带*表示该句子在托口方言中不说。鸡同鸭婆做一路着偷嘎。鸡和鸭一起被偷了。
(13)*羊同羊臊气气其哆本□[kha213]□[ia0]。羊和羊的气味他都非常地讨厌。
(14)*杨二毛同其的狗一下到别处咍去嘎。杨二毛和他的狗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15)张细妹同赵细妹做一路看戏去嘎。张小妹和赵小妹一起看戏去了。
连词“同”所在结构中的人称代词1可以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及其复数形式。如果NP2是与人称代词1或NP1相关的亲属称谓或指人名词,则必须受到修饰。如:
(16)其同其爷爷 *其同爷爷
(17)瞿老晚同其的老婆子 *瞿老晚同老婆子
(18)你同你的爹 *你同爹
由例(10)(11)(15)可以发现,在托口方言中“同”作连词时只能和“一下”“一起”“做一路”等词共现。副词“一起”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如果缺少“一起”则不能说或语义有所改变。如:
(19)我同你一下到坡上去好莫?我和你一起到山上去行吗?
(19)’②带’表示句子中没有副词。我同你到坡上去好莫?
(20)我同你一下去拿。我和你一起去拿。
(20)’我同你去拿。我帮你去拿。
(21)张细妹同其娘屋的人一下去寻其的老倌子去嘎。张小妹和她娘家的人一起去找她自己的丈夫去了。
(21)’张细妹同其娘屋的人去寻其的老倌子去嘎。张小妹帮她娘家的人去找她自己的丈夫去了。
例(19)’在托口方言中不能说。例(20)’和例(21)’句中没有副词“一下”,在托口话中可以说,但句义与例(20)(21)不同,“同”在例(20)’(21)’中做介词,表示“帮”的意思。“同”作连词,当连接的两个NP都是表人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时,这一句式中的VP只能是单音节动词“去”或者连动结构“去+VP/VP+去”。
在托口方言中,“同”充当介词表示介引关系的结构为:人称代词/NP1+同(介词)+人称代词/NP2+VP。该句式可以表达引出动作的对象,帮忙或替人做事,引出比较事物,表示致使、处置等语义。
托口话中做介词的“同”可以引出动作的对象,在语义上表示“和、跟、对”。如:
(22)我要外头去几日子,你同我浇下屋底的花。我要外出几天,你帮我浇几天花。
(23)连本莫想同这号亡魂的人打交道。不想跟这种不讲道理的人打交道。
(24)我两个同其莫得么子讲的。我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
(25)我两个哆□[o312]子好,我也莫□[thin435]同你搞假的呀。我们两个人的关系那么好,我不能拿假的给你。
(27)这个事同大斯都没有关系。这件事情和大家都没有关系。
“同”引出的动作对象只能是指人的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例(22)中“同”可以引出的“我”“其”等人称代词。例(23)中“同”引出的是名词性短语“这号亡魂的人”。表现形式是:人称代词1+同(介词)+人称代词2/NP2+VP,其中人称代词1只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也可以省略,NP2的中心词在语义特征上必须[+有生]。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指出介词“给”的一种用法是在受事主语句里引出施事来,另一种用法是引出受益或者受损的与事来[3]。托口话中做介词的“同”可以引出受益或受损的与事,用法与普通话中的介词“给”有相似之处。如:
(28)其就莫是省油的灯,钱还多点哆同你用得完。他就不是省油的灯,钱再多他也能给你用完。
(29)拢共就只有五个柑子,老鼠子哆就同我吃去嘎三个。总共就只有五个橘子,老鼠把我的橘子给吃了三个。
(30)张细毛哆同其的丈母娘屋底捉嘎个老鸭婆去。张细毛给他的岳母家买了一只老鸭。
(31)我同你把作业检查嘎达。我给你把作业检查了再说。
(32)茶我同你们筛起嘎的啦。茶我给你们倒好了。
例(28)(29)中“你”和“我”是受损的与事,例(28)中“钱”是受事,例(29)中“老鼠子”是施事。例(30)(31)中“其的丈母娘”和“你”是受益的与事。例(31)在托口话中也可以说成“我同你的作业检查嘎达”,相当于“我把你的作业检查嘎达”,此处的“同”后面带的是宾语。
托口方言中介词“同”语义上可以表示“替、帮”。其句法形式表现为:人称代词1/NP1+同(介词)+人称代词2/NP2+VP。如:
(33)这个事还着你同我和其讲下啊。这件事情还需要你帮我去他那说说。
(34)你同我买碗粉来啰。你帮我买一碗粉来。
(35)你同我把衣衫洗下好莫?你帮我把衣服洗一下好吗?
(36)其同大斯把嘎钱的。他替大家给了钱了。
(37)这号小把戏本莫听话,你同我攒劲打就是的。小孩子非常不听话,你给我使劲打就好。
由例(33)-(37)可见,托口方言中表示“替”或“帮”的介词“同”通常只用于两人对话的语境当中,且只能用于肯定或疑问句。表示否定的“不帮”或“不替”在托口话中常用的介词是“把”“□”[so312],如“我这一阵莫得空,你同我打几日禾好莫?”否定回答:“我也莫得空把你打哟/我也莫得空□[so312]你打哟”,不能说:“我也莫得空同你打哟”。同时,人称代词1通常不用第一人称代词,而用第二人称代词或者第三人称代词,对话语境中人称代词1可以省略,省略后意义不变。
托口方言中,“同”做介词时还可以用来介引有比较关系的事物。如:
(38)毛毛你还莫攒劲吃饭啰,别个妹子家哆同你样高嘎的啦。小男孩你还不多吃点饭,人家小女孩都和你一样高了。
(39)你怕是刘老大的妹莫?你同其本像相。你是刘老大的女儿吗?你和他长得很像。
(40)同往年子比下是,今年的雨水连本多。和以前比起来,今年的下雨天很多。
(41)我两个是连不□[thin435]同其们比。我和他们是比不了的。
例(38)-(41)中“同”介引有比较关系的NP,如“毛毛”和“妹子家”、“刘老大”和“你”、“往年子”和“今年”、“我两个”和“其们”,而且句中都有“比”“像”和“一样”。
“同”字为介词时还可以表示祈使义。“同”后面的人称代词为致使者,“同”前面的人称代词或名词为致使对象,句子中述补结构的动词性成分为动作,补语成分为状态或要求。这些句子通常表示的是未然的状态。如:
(42)你同我滚出去。你给我滚出去。
(43)今日你同我等到。今天你给我等着。
(44)你同我好生听到下晓得莫。你给我好好听着知道嘛。
表示致使义的“同”使用的情况较少,通常只用在“你+同+我+VP”这样的格式中。以上几个句中“我”是致使者,“你”是致使对象,“滚出去”“等着”“好生听下”都是致使状态,且都是未发生的动作,都是致使者对致使对象的要求。这一格式带有强烈的祈使义,多表示不满、愤怒。其中,“你同我”在格式上有固化倾向,“同我”这一结构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且成分不能替换,“你同我”中“你”不能替换成“其”或其他人称代词,“你”和“我”的顺序不能颠倒。替换或删改则不能表示原有的意义。“你同我”可以省略,省略后仍然可以成立,如:
(45)你同我滚出去。滚出去。
(46)今日你同我等到。今日等到。
(47)你同我好生听到下晓得莫。好生听到下晓得莫。
“同我”意义已虚化,整体起到提醒、警告或命令的作用。有时在某些语境中说话人并未把话说完,或者来不及说完时,常常只用到“你同我”以此起到警示的作用或者表达内心的愤怒。
沈家煊提出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的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4]。笔者认为托口话中的“同我”正在逐渐语法化,由意义实在的结构虚化成了一个只具有语法意义的结构。
托口话祈使句强烈的使令义和主观色彩制约了“同我”本身所包含的词汇义和语用义,使“同我”的语义、语用优势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时“同我”在语义上屈从于祈使句的句式义,由于长期固定使用在特殊的祈使义语境下,吸收祈使句的语境义,因而虚化为一个语气副词。而祈使句以外的其他句式没有如此强烈的语义语用色彩,“同我”的色彩义可以在这些句子中得到很好的展示,所以不会发生虚化。因此作为语气副词的“同我VP”只可能出现在祈使句中,而不会出现在其他句式中。
石毓智、王统尚指出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格式,存在于普通话和各个方言之中,处置式所标记的是谓语动词的受事,常见的标记有“将”“把”“拿”等[5]。托口话中表示处置标记的词有“把”和“同”,“把”的表义功能和使用条件与普通话中的“把”一致,“同”作为处置标记有一定的特殊性,出现在“施事+同+受事+VP”结构中。如:
(48)你莫行,我同你的作业检查嘎达。你先别走,我先把你的作用检查了再说。
(49)你同大斯都喊起来啰。你把大家都叫来吧。
(50)你爱去□[lia312]口啰,□[tsan13]来今日同你来一餐死的。反正你喜欢去撒娇讨好,干脆我今天就狠狠把你打一顿。
(51)其将将把外头进来哆同我吓得要死。他刚刚从外面进来把我吓死了。
例(48)中施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受事是名词性定中短语“你的作业”,中心词“作业”是表示事物的名词。托口方言“同”做表示处置义的介词时,它后面接的受事一般都是指人的名词或指事代词,指物名词做受事的情况很少见,可能是受到普通话影响而产生的用法,如“我同你的衣衫洗嘎哒”。例(49)中的施事是人称代词“你”,受事是人称代词“大斯”。例(50)中的施事“我”省略了,受事是人称代词“你”,VP是一个述补结构。例(51)施事是一个主谓短语,受事是人称代词“我”,VP是述补结构。
例(47)-(49)都是未然状态,例(50)是已然状态。一般,“同”做介词表处置义常出现于未然和已然状态,且用于未然状态的情况更多,“把”做介词表示处置可以用于任何的时态中。相较于表示处置义的“把字句”而言,“同”字句的适用范围较窄,要求更多,使用“同字句”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把字句”,使用“把字句”的地方“同字句”不一定适用。
“同”在托口方言中具有多种功能,可以作动词、连词和介词。“同”作动词时的用法是古汉语用法的继承与延续,语义上表示“聚在一起”和“跟随”,后面可以带动态助词或带补语构成述补结构,述补结构中的补语为能性补语。作连词时语义上与普通话中的“和”一致,功能上表示联合关系。作介词时语义和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引出动作的受事、受损或受益的与事;表示帮或替;表示“给”;介引互相比较的事物;表示祈使义;表处置义;作介词表示祈使义时还有“同我”结构的语法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