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森林防灭火发展对策

2020-12-26 17:29胡雅红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火险火灾森林

胡雅红

(绩溪县应急局,安徽 宣城245300)

绩溪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隶属宣城市,位于黄山天目山山脉结合部;其中森林面积73 784.9 hm2;森林蓄积量505.15 万m3;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509.59 万m3,森林覆盖率77.07%,林木绿化率81.56%。境内水量随季节变化大,年均降水量1 531.5 mm,年降雨分布不均。丰水期多集中在4~7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枯水期11 月下旬开始,次年2 月结束,期间干燥少雨,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制定了森林防灭火总体规划,明确了近十年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思路、建设方向和具体建设任务,为绩溪县编制森林防灭火十年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县委、县政府为建立健全县乡、镇森林防灭火组织体系和各类扑火队伍,将森林防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森林防灭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森林防灭火工作逐渐从单纯防火向现代林火管理发展,视频监控、GPS、通信、GIS 等高科技手段被广泛用于森林防灭火管理系统。森林防灭火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 绩溪县森林防灭火工作现状

1.1 历史森林火灾管控情况

2010 以来,绩溪县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且林火灾次数和损失大幅下降。据统计,2013至2019 年,全县共发生一般森林火灾25 起,受害森林面积17.31 hm2,损失成林蓄积量17.85 m3、幼林1 242 株。

1.2 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现状

绩溪县现有森林防灭火视频监控系统1 套、瞭望塔2 座、物资储备库18 个、防火检查站3 个、地面巡护交通摩托车202 辆、通讯器材对讲机35 部、风力灭火机22 台、指挥车1 辆、无人机3 台、其他扑火工具449 件(包括高压水泵、2 号工具、灭火水枪、割灌机、灭火弹等);现有小型水库40 座,沟谷山壑时有天然山泉,常被引入村庄为村民生活用水,比较适合采用以水灭火方法处置森林火灾。县森林消防大队及各乡镇配备有高压水泵,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党消、溪林场翚溪林区、镇头林场榨坑林区等地建有应急取水的蓄水池。全县林区道路平均约3.78 m/hm2;清凉峰自然级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建有生物防火林带106 km。

1.3 宣传教育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电子屏、微信,以及各乡镇政民通平台、天气预报短信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森林防灭火工作。二是利用宣传月等重点时段,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主题宣传活动。三是积极开展“三进”活动。通过进校园、进林区、进村组(社区)活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设置宣传牌、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袋(装有宣传单或倡议书等宣传材料),开设培训班、开展防火演练等方式,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预防与扑救、安全避险知识,着力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1.4 森林消防队伍建设

一是现有县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2 支,30 名森林消防专业队员(分别为扬溪国有林场和镇头国有林场的干部职工),配备高压细水雾水泵、风力灭火机、油锯、灭火水枪、2 号工具等,高火险期内全天备勤24 h 值班。二是其他森林消防队员2 626人,其中乡镇和重点单位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6 支406 名队员,含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和龙川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重点防灭火单位5 支70 名队员;群众义务森林消防队80 个,群众森林消防队员2 190 人。

2 森林防灭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2.1 森林火险增加

2.1.1 极端天气增多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明显的国家之一。近百年来我国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9~1.5 ℃,高于全球均值。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气候灾害呈明显增加趋势,高温和干旱风险进一步加剧,森林防灭火的外部环境十分不利。

2.1.2 火源管控难度加大

近年来,电器、燃气等逐渐取代了柴火灶,森林实行分类经营,公益林受到重点保护,在林区进行砍柴等人为活动大大减少,林下枯枝落叶层增厚,可燃物增多。受传统习俗和思想的影响,部分群众擅自烧荒烧草行为屡禁不绝,野外生产用火时有发生。清明、冬至等传统祭祀用火尚未改变,进山休闲旅游人员增多,农村智障人员监管不够,火源管控难度加大。

2.2 防火工作的短板

2.2.1 宣传不到位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引发绩溪县森林火灾的绝大多数都是人为用火不慎引发森林火灾。虽然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不间断,但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野外火源管控还没有真正形成高压态势。

2.2.2 工作统筹规划不全面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龙川风景名胜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被定为绩溪县森林防灭火重点建设单位,但尚不能根据森林火险发生的难易程度,将其实行统一分区、分类施策。另外,一些重要的设施目标也没有收集标注,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风险措施不够。

2.2.3 指挥调度信息化水平较低

县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设施设备简陋,建设滞后,难以满足语音通信、火险预警、图像监控、视频调度、信息指挥等防火业务工作的需要。林区现有防火通讯覆盖存在盲区,通信保障能力不强。

2.2.4 预警监测体系不够完善

受山区小气候的影响,县内各乡镇温度、湿度等重要的森林火险要素存在很大差异,缺少专门的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针对各乡镇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林区瞭望台虽然配套瞭望设备,但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数量不够、应用水平不高,未能覆盖全县所有重点林区。

2.2.5 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全县现有兼职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队员数量不足,且平均年龄50 岁以上。营房、训练场所等基础设施设备不足。各乡镇半专业队伍扑火技能和经验不足,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2.2.6 设施体系保障不足

森林防火道路路网建设力度不够。特别是偏远重点林区,道路建设滞后。发生森林火灾时,很有可能因道路不通畅,导致森林消防车辆、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延误火灾扑救战机。县内仅国有林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有林火阻隔系统,林火阻隔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密度低,没有形成有效的林火阻隔网络。全县没有形成有效的应急供水体系,仅依赖天然及现有储水设施供水,蓄水池建设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全县应急供水需要。

3 新时期森林防灭火工作建议

3.1 完善森林防灭火管理责任链条

一是结合林长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从不同层级加强对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领导。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在县与乡镇、乡镇与村签订责任状的同时,补充完善村与组、组与个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形成责任网络全覆盖。三是积极组织各村生态护林员加大在各自责任区的巡护力度,特别是加强高火险天气在农林结合部的巡护力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森林火情。四是积极倡导各村组根据森林资源安全等需求,补充完善村规民约,约束规范村民行为,实现群防群治,从根本上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五是在常规宣传的基础上,针对近些年来引发森林火灾多为老年群体所为的实际,协同关工委制定有效措施,加强面对老年群体的森林防灭火宣传。六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修订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力求简明扼要,符合绩溪县森林防灭火工作实际,且操作性强,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及造成的损害。

3.2 统一规划、分类施策

根据省市关于森林火险区划有关规定指导意见,结合绩溪县实际,划分森林火险危险区、易发区和隐患区。

森林火险危险区分为高危火险区、高保护价值森林和重要设施3 个区域。龙川风景名胜区、扬溪国有林场、镇头国有林场,以及位于县城西片的大会山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北片的山云岭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分布集中连片,林内外可燃物载量大,周围阻隔系统比较薄弱,扑火队伍短时间内到达和控制火场的条件有限,首次扑救成功率较低,火场面积极易迅速扩大,受害森林面积极易达到重大以上森林火灾指标,应划为高危火险区。县域内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区域内分布有很高的环境、社会、经济、生物多样性或景观价值而具有显著和关键重要性的森林,需要维持或增强其高保护价值,应划为高保护价值森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油站、液化气站等均为重要设施目标。据县文旅、应急、供电等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的材料,全县共有60 处重要设施目标,主要是34 处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处加油站、4 家液化气站、2 处重要设施,应在森林防灭火指挥图上予以标注,准备好相关档案备用。

森林火险易发区。县域内共计长约583 km 的国省道、县乡、乡村道路两侧第一层山脊以内,以及村庄、农田、农地与山林交错处,野外各种火源较多,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但当火灾发生时易于发现和扑救,一般情况下不会酿成大火灾,应划为森林火险易发区。

森林火险隐患区。县域内不属于森林火险危险区和易发区的区域均划为森林火险隐患区。该区域森林火灾频度极低,依据森林资源、野外火源种类、火灾频率、火源控制管理难易和可燃物载量、火灾蔓延条件、林区社会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存在森林火灾隐患,属于易控制区域。

3.3 加强营林基础设施建设

3.3.1 林火阻隔系统

按照“因险设防、重点突出、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和现有工程阻隔带的基础上,结合绩溪县实际,新建生物防火林带。一是位置要适当。主要选在山脊、山坡,防火林带的宽度以满足阻隔林火蔓延为原则,高危火险区防火林带宽度30~50 m,其他区域防火林带宽度20~30 m,陡坡和峡谷地段应适当加宽。二是树种选择。尽可能选择抗逆性强的乔木、灌木,如木荷、茶叶、油茶等耐火性强的抗火树种。三是每年定期清理地表可燃物。在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符合县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在重点林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墓地和沿路重点地段,适当建设防护隔离网。防护隔离网的建设要与路网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多重阻隔屏障。

3.3.2 森林防灭火应急道路

完善森林火险危险区的防火主干道和支道。通过新建与升级改造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扑火力量最短时间设计到达火场的路径,合理增设防火线路,适当调整道路级别,确保道路通畅,纵横成网,标示明显,大幅提升林区道路状况和路网密度,增强车辆、机械通行能力,为快速扑救火灾提供保障。同时,修建防火步道,打通林区内部断头路(水毁路),升级改造集材废弃路和简易路,连接林区现有外部道路,加快扑救人员抵达火场的速度。

3.3.3 森林火险危险区域的基础设施

森林火险危险区域“以水灭火”法为主,特别是森林公园等人为活动频繁处,充分利用各类水源条件,在重点防范区域,通过在游道、走道两侧铺设森林防灭火用水管网、安装消防栓等输水设施设备,实现“就近取水,就地灭火”,当出现高火险天气时,向游道两侧洒水,及时降低火险等级。森林防灭火水网建设应结合农村饮用水蓄水池、水库及小溪、河流等,并充分考虑重点防范区域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进行设计,因地制宜建设森林防灭火应急储水设施,建成立体式灭火水源供给保障体系,提高森林火险危险区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能力。

3.4 健全森林高火险预警监测系统

逐步建成集高山瞭望、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和地面巡护的立体林火预警监测体系,提升火情实时监测能力,强化气象服务工作,提升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预警能力。

3.4.1 提升森林防灭火气象服务水平

与气象部门联合建立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扩大现有4 个气象部门监测站的数量和监测范围,在全县各乡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补充建立可同时测量气象因子和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新型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以便提供火险监测数据,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预警信息,全面提高森林火灾气象预警预报和现场服务能力。

3.4.2 提升森林防灭火设备建设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铁塔、电力、网络等公共资源,进一步在森林资源分布集中、火源控制难度大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建设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红外探测技术、智能烟火识别技术等,实现森林火情24 h 不间断探测和自动报警。对森林火灾危险区内现有瞭望塔升级改造,完善其配套设施(如瞭望监测、语音通信设备等),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充分发挥现有瞭望塔的瞭望监测功能。逐步建立森林防灭火无人机系统,充分发挥航空消防的空中优势,既实现森林火情早发现、早预报、早扑救,又在灾后森林资源损失、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建设县级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及配套的应用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森林防灭火监测指挥管理能力,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与上级指挥系统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面提升森林防灭火信息化水平。

3.5 增强森林消防队伍和消防物资储备

加强对各级森林消防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探索研究适合县情的扑救战略战术及安全避险知识,强化县专业森林消防队和乡镇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意识、对扑火器具的熟练使用程度。不断提高村义务扑火队伍的快速集结反应能力,听从指挥长统一安排调度,协助专业森林消防队共同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积极筹备集营房、物资储备、信息指挥、生活训练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的专业队综合性基地建设,加强运兵车、森林消防车、水罐车、超大功率接力水泵等大型扑火装备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以水灭火设备建设,提升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猜你喜欢
火险火灾森林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哈Q森林
哈Q森林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哈Q森林
哈Q森林
防火迟到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