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张雪莹 董玲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接神经内科接收的脑部血肿患者78例,将给予保守治疗的39例设为A组,将给予微创介入术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B组,A组患者男20例,女19例,年龄介于28~78岁之间,平均年龄(55.18±3.67)岁,血肿大小介于7~80ml之间,平均大小为(50.03±4.21)ml,其中脑干血肿16例,基底节血肿23例;B组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龄介于29~79岁之间,平均年龄(26.21±3.98)岁,血肿大小介于8~81ml之间,平均大小为(51.09±4.52)ml,当中脑干血肿18例,基底节血肿21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检验后,结果显示P>0.05,可作对比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降颅压、营养支持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与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具体为:取甘露醇注射液(该药由山西天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4021672,规格为:100ml∶20g)与呋塞米注射液(该药由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50020101,规格为2ml∶20mg),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B组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术治疗,具体为:取利多卡因开展麻醉,之后取钻头于患者血肿病灶上方的头骨进行钻孔,实施穿刺针穿刺,依据患者的血肿大小,取尿激酶0.3~6万U开展液化处理,之后取注射器抽取清除血肿,为患者置放引流管,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前后均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指标观察 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脑部血肿全部消失,经脑CT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脑血肿清除超过50%为有效;患者血肿有超过90%未被清除甚至血肿增大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总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HI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进行评定,项目包括意识水平、指令配合度、眼球活动,视野缺损、面部表情、共济失调、肢体运动以及语言表达等,满分为4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一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现以%表示,用X2开展检验,计量资料现以(±s)表示,采用t开展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治疗后,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43%显著高于A组的79.48%,P<0.05,差异明显。
2.2 对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并无明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B组患者的NHISS评分(12.94±3.12)明显低于A组(19.72±3.65),P<0.05,差异明显。
脑部血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脑部组织出现局部出血,在血液凝固、液化以及裂解时,还会释放各类凝血酶活性物质,对脑组织产生严重损伤,引发脑组织软化、坏死以及脑水肿等,血肿发生后,若不及时进行处理,极有可能会引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脑部血肿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均非常高,当前,临床上针对病情较轻的脑部血肿患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药物使患者的颅内压下降,达到解除脑水肿、清除脑内血肿以及防治再出血的目的,但这种治疗方式主是通过红细胞对血肿进行吸收与清除,疗效非常缓慢,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致残率非常高,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则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以及安全性高的手术治疗方案,用于危重与高龄脑部血肿患者的救治均能取得良好疗效,血肿清除率极高,可有降低患者的颅内压,解除血肿对周边脑组织造成的压迫,改善脑水肿症状,降低致残与死亡率[2]。本次研究也显示,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7.43%明显高于A组的79.48%,且B组的NHISS评分则明显低于A组,P<0.05,充分表明微创介入术治疗神经内科脑部血肿确实可取得理想疗效。
综上所述,微创介入术治疗神经内科脑部血肿可有效清除患者的脑部血肿,帮助患者更快恢复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