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慢旅游的桂林自行车道景观规划研究

2020-12-26 01:34王枭枭韩欣妤崔丽丽
安徽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自行车道桂林景观

王枭枭,韩欣妤,崔丽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自行车作为低碳出行最合适,同时也是现下流行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深受国内外人的追捧,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国人的体质,达到锻炼健身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由此,自行车出游在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通过桂林主要旅游自行车道线路的发展必要性、现下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预期来探究,最大程度提升慢旅游城市形象,旅游种类和形式的多元化,使得桂林旅游的发展更加完善,在我国众多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展示出城市魅力。

1 慢旅游在桂林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慢旅游发展

慢旅游是继1986年“慢食运动”“慢城运动”后流行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慢旅游是在快节奏工作和生活下人们对自由的反思,随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愈演愈烈,各类能源、资源也随之紧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大多数年轻人开始摒弃以前快速观光的旅行方式,慢节奏的旅行被人们追捧。与此同时一系列“慢旅游”相关的休闲场所应运而生。当前慢旅游模式在全国各地发展如火如荼,各旅游区也纷纷筹划与慢旅游相关项目。

1.2 慢旅游在桂林发展现状

目前桂林慢旅游发展主要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将慢城理念与城市发展结合,分析城市现状及发展研究模式,但显著成果不多。同时透过现在旅游市场和当地景区不难发现游客在旅行时,参观和游玩各处旅游项目和产品设计、线路设计等趋于同类化,这使得各地核心特色文化被冲淡。使游客在旅游中产生视觉疲劳,各处旅游项目千篇一律,游客体验差,并没有真正享受慢旅游带来的旅行乐趣。按这种方式长期发展,这种特色不明显的区域化“慢旅游”将失去其本身发展的意义。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探究围绕如何通过自行车道景观的规划,展示山水城市的特点及旅游名城的壮丽,彰显桂林城市风貌与特色的自行车道景观建设,为桂林市自行车道景观环境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桂林发展慢旅游自行车道景观的必要

①地理区域需要: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积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交通上桂林作为连接湘、桂、黔、粤4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在这样的区域条件下,如果能够改善自行车道景观,使其能更有效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慢旅游中,将大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

②时代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旅游观念的转变,“放慢脚步、走进自然”逐渐使得慢旅游流行于山水城市中。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建设与慢旅游相关设施。桂林作为“环广西”自行车赛的终点站,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及知名人士慕名前往,通过这一国际赛事向世人展示桂林,自行车道沿途景观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探究地域文化:旅游城市的自行车道除了要拥有基本的感官体验、自行车道设计与实际相符合之外,更需要的是对于文化的氛围构造,一种在骑行中感受城市文化氛围的萦绕。我国从古开始都宣扬因地制宜,原因就在于古人在造林筑地的时候,十分注重文化韵味和当地历史的留存。而桂林作为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一部分,既有美丽山水,又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如阳朔、象鼻山等世界著名文化景点。自行车道的发展自然成为民族特色的标志,综上,对旅游城市桂林来说,发展具有自己城市魅力的自行车道景观是非常必要和刻不容缓的。

就目前而言多数景区都具备了慢旅游的基础条件,但如何通过慢旅游和自行车道景观的结合规划展示让桂林在众多旅游城市中能够脱颖而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同时缓解旅游竞争压力,是我们探讨自行车道规划的重中之重。

3 当下桂林自行车道景观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桂林地理位置的特别,本文主要对桂林周边重要旅游景区的自行车道进行分析。主要分为灵川大圩古镇骑行道;阳朔十里画廊骑行道;雁山草坪骑行绿道;兴安绿道。

①通过城市街道调研,现阶段桂林自行车道还完全依附于城市其他建设之中,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混形,未能发挥其主要功能性,也未注意到它的美观和景观功能及体验感。自行车道多为后期慢旅游开展路线的制定改修或抢修,没有完整的规划和整体性。例如,大圩古镇和兴安绿道在初期规划时,往往在道路系统中充当了附属作用,或者与人行道混行,只有在局部节点或景区开阔地带设置自行车道,虽然满足了景区自行车道的需求,但在根本上并没有考虑到城市空间与旅游特色的紧密性以及与周围建筑的融合性。

②通过多区域走访,发现桂林目前关于自行车道景观的规划与研究还正处于起步阶段,且设计大多都集中在公共自行车站点系统优化和线路发展策略上,对于景观环境规划方面鲜有见闻。

③通过居民和游客走访,现下桂林自行车道缺乏基础设施和导视系统的完善,桂林很多的自行车道多为后期修建,仅满足当时的出行需求。关于自行车道的导视牌及区域划分等更是没在考虑范围。同时桂林拥有很多无形历史文化资源,现有专用自行车道与历史文化结合有待提高。

4 慢旅游模式下的桂林自行车道规划研究

针对目前桂林出现的自行车道一系列问题,结合当下区域文化发展和慢旅游景观规划的方向,对桂林重点自行车道旅游线路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4.1 自然资源与自行车道景观结合

对当前的自行车道景观整改的措施应该提高自行车道与周围景观环境的契合度,深入旅游城市特色性的剖析。例如,十里画廊作为桂林著名的旅行地点,由于此段路畅达十里,且两边山峰绵延,依托乡镇、乡间土路连接村庄沿线组成景区。自行车道两侧森林、村落及农业水体景观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感,道路两侧的景观资源较丰富。但大多呈现区域化,各自并不能整体结合起来,对于突出城市文化内涵和民族区域特色相对缺乏,欠缺整体性。

①自行车道穿过自然景区时,应尽量避免对生态脆弱区造成破坏,针对空间环境特色,在骑行道路中需正确认识到山水景观的自然属性与不可再生性,在突出城市特色旅游的同时,注意其永恒性。②将景区风光与乡村田园风光、农林产业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观光休闲的经典骑行路线。在不破坏生态景观的同时将山水特色融入自行车道景观中,把握住游客前来旅游的重心,并能够使其发挥出最大的观赏价值。

4.2 与山水形象城市融合

结合城市特色,在自行车道景观的设计中,对于桂林来说最大的特点即为山水,山水作为城市特色,把这些要素融合到设计中来,营造自行车道景观特色。首先,与山体元素结合,将山体元素运用于自行车道景观的过程中应注意车道方向、宽度、植被等,例如将车道旁植被修建成象鼻山等特色山体形状,增加游客骑行过程中的趣味性;在骑行道路两侧设置以山形为背景的驿站,供游客休息。其次,与水体元素结合,当自行车道经过水面或与水体平行时,应尽量不设置障碍物,使游客能多欣赏水景。沿河或者沿江区域应考虑风光带的亲水性、开放性,增强自行车道与实地的配合度,可运用喷泉、音乐等形式给游人情景式体验,在骑行过程中让游人能享受到沿途自然风光。

4.3 与民族性结合

桂林作为侗族、苗族、瑶族、汉族聚集地,把少数民族的特色融入自行车道景观中,将是独一无二的风景线。首先,桂花作为桂林市花,在植被和沿途树木的选择上,可大量采用桂花及当地特色花草,有利于游客加深对旅游城市的气息记忆;其次,通过搜集少数民族符号,如广西壮锦的图案,将其利用于导视牌和广告牌,能够增添道路景观的民族感;在路边灯饰围栏等配饰上,可运用少数民族建筑的部分雕花样式及结构,使用木质材料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5 总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自行车已经从往日单纯的出行工具逐渐变为运动、休闲出行必备的时尚单品。在大环境下,绿色的生活日益深入人心,慢旅游模式下的自行车骑行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如何提高人们在骑行中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是我们需要长期探究的内容。希望能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下为桂林市自行车道景观环境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传扬城市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猜你喜欢
自行车道桂林景观
景观别墅
“全球最长”太阳能自行车道投入使用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太阳能自行车道(环球360)
桂林行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法投资4300万建自行车道
乐!乘动车,看桂林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