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气词“呢”的研究

2020-12-25 06:36丁骎怡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语气语法语义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现代汉语的研究也日渐被重视。语气词作为汉藏语系中的一大特点,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呢”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语气词,并且意义复杂、灵活度高。从已经有的研究成果看,我们不难发现,留学生语气词习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用汉语交际的水平。通过对语气词“呢”在不同句子中及不同句中位置的意义分析,结合以往的语气词研究,最后也一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语气词;“呢”;现代汉语

作者简介:丁骎怡(1996-),女,汉族,江西九江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2

语气词一直是汉语研究的难点之一,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汉语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仅仅是语气词的学习也是一大难关。如何正确理解语气词中的语气表达的细节,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气词“呢”,这也是目前很多汉语学习者努力的一个方向。笔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呢”的语义、语法、句法角度分析。

一、语气词“呢”的意义分析

由于语气词“呢”的用法非常复杂,学术界对语气词“呢”也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并取得成果。在语法方面,“呢”来源的研究最早从王力先生开始,他在《汉语史稿》中提出汉语语气词“呢”可能是由方言中的“哩”演变来的。

语气词“呢”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也无法做出统一回答。主要是在于“呢”是否承载疑问的信息,是否是疑问语气词。这个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以吕叔湘先生、朱德先生为代表的语法学家认为是疑问语气词;以胡明扬先生、邵敬敏先生为代表的语法学家认为语气词“呢”并不能够承载疑问语气。

前一个派别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有所体现,作者吕叔湘先生把“呢”的用法分为四类,分别是:其一,用在是非问句以外的问句里面,表示最基本的疑问语气。如:我的书包在哪儿呢?其二,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持续的状态。如:他正睡觉呢。其三,指明事实且略带夸张,通常放在感叹句末。如:他足足有180斤呢。其四,句中停顿。如:我呢,就不跟你计较了。其中第一类也就是吕叔湘先生认同的学术观点。

后一个派别有胡明杨先生提出“呢”是表意语气词,含有请对方注意自己说话的内容的意思。他认为“呢”字疑问句中,疑问是由句子语调决定,与“呢”无关,即不认为“呢”可以承担疑问语气意义。

总的來说,不仅仅只有这两派,后也有许多学者不断思考,如提出“呢”的疑问语气不能和句子本身的与其混淆,这样会影响语气词“呢”原本的意义分析信度;还有学者根据“共同成分分析法”对语气词研究提出,“呢”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需要根据语料的更新不断发现探索。“呢”字的研究一直都在不断深挖,结合汉语的多种语料库中找出更多语义存在的可能性。学界争议虽多,但这也掀起了一番热潮,也给语气词学习者们一种动力,在进行汉语学习时需要反复审视每一个词出现的意义是否存在合理性。

二、语气词“呢”的语义分析

由以往的研究可知,语气词“呢”既可以用在是非问句以外的疑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疑问句中。不论在疑问句中还是非疑问句中,语气词“呢”只能位于句中或者句尾两个位置,下面进行一一分析:

(一)“呢”在陈述句末尾

A.外面正在下雨呢。/外面正打雷。

B.你刚起床的时候,我正喝咖啡呢。/你刚起床的时候,我正喝咖啡。

C.他们都在家写作业呢。/他们都在家写作业。

通过对比上面的例句我们看得出,不带语气词“呢”的句子表达非常直接,并且有一部分的句子在不带“呢”的情况下,明显不符合句意表达,存在语法错误,例如句A外面正下雨与句B正喝咖啡,读起来就明显的不顺口,感觉句子还不完整,不符合正常的语义表达。句C不带有“呢”字的句子,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不带“呢”的句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个事实,带有“呢”的就强调了这个状态的持续,语气也更加缓和,并且提醒听话者注意自己说的话。

(二)“呢”在疑问句末尾

A.昆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昆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B.今天早餐吃什么呢?/今天早餐吃什么?

C.你怎么能辜负别人的期望呢?/你怎么能辜负别人的期望?

通过对比有无语气词“呢”的句子,我们发现没有语气词“呢”的句子表达语义比较直接,没有注意礼貌原则,忽略了听的人的感受,例如句子C,有“呢”的句子与其更加缓和,没有“呢”则责怪的意味强烈。所以,“呢”这一语气词也传达了礼貌的意思,兼顾了情感态度,语气温和,表达的责怪意味也不会那么突兀。但也有学者表示在句末的“呢”表示疑问时,虽然可以缓和语气,但一般都是需要考虑语境,倘若在对话没有开始的第一句话就用“呢”进行提问,是容易产生误解的,并没有语气缓和的效果,如“老师,我明天可以不可以请假呢?(金立鑫,1996)”与语境中的“那么,老师,我明天可不可以请假呢?”这两句话对比下来,发现后一句的“那么”给足了条件,让人在对话中感受到的缓效果大于第一个句子。所以,语气词的研究在细节上需要多多考量。

(三)“呢”在省略式疑问句中

“呢”字疑问句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疑问句,是省略式的,出现的时候需要有语境,进而让人明白句子所表达的意义。这一类我们拿出来单独成点说明。例如:

A.她呢?

B.你朋友呢?

C.昨天呢?

D.你说呢?

很显然,这一类的“呢”字作语气词也是把“呢”字放在疑问句的句尾,表示“呢”最基本的疑问语气,在对话中间使用较多,实际上在依赖语境的情况下省略了一部分已知信息,向对方进行同样问题的提问,同时双方也明白省略的信息。

(四)“呢”用于句中停顿

“呢”在句中停顿处的情况有很多,下面一一列举:

A.“呢”字位于主语后面,如:她呢,从来都不喜欢喝可乐。

B.“呢”位于谓语动词的后面,如:谁知道呢,她竟然没考上。

C.“呢”位于状语后面,如:实际上呢,我的性格非常开朗。

D.“呢”位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句句尾,如:天冷呢,我们就不出去了;天不冷呢,我们就去爬山。

E.“呢”位于选择疑问句前一分句后面,如:你选择工作呢,还是考研呢?

通过对比“呢”在不同句型中的分布,我们发现语气词“呢”的使用非常广泛,它既可以在句中停顿处,又可以放在句尾,位于句中也分为很多种情况,如上所述。

(五)“呢”用于特指句中

前文已经说过,学术界对语气词“呢”的语气意义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特指问句一般含有疑问代词的意义,比如:“什么”、“怎样”等,疑问信息由疑问代词承载,如果疑问代词、疑问词组或疑问短语存在,同时语气词“呢”出现在句末的话,语气词“呢”的作用就是缓和语气,“呢”字不含有疑问语气。如:

A.我觉得还是带点东西比较好,我应该带什么呢?(初级综合1第16课《我想送他一件礼物》)

B.现在两个星期过去了,怎么还没来人修呢?(初级综合1课第9课《暖气还没修好》)

C.这是谁的书呢?(初级综合1第12课《你要茶还是咖啡》)

我们把语气词“呢”去掉,得到以下的句子:

D.我觉得还是带点东西比较好,我应该带什么?

E.现在两个星期过去了,怎么还没来人修?

F.这是谁的书?

通过上面有“呢”和没有“呢”的句子进行对比,我们能看出句子表达的意义其实是相同的,后面一组句子是普通的疑问句,“呢”字的有无并未影响到句子意义的传递。所以,可以看出,“呢”的语义在特指疑问句中只是表示疑问语气,而不是疑问信息,信息的传递还需要别的词来承载。同时,“呢”字的作用也能看出来,还是有一个缓和语气的作用,使得人们说话的氛围轻松不尴尬。

(六)句中语气词“呢”的语气意义

A.我呢,想出去旅游沒时间,他有时间又不出去。

B.玻璃杯呢,很容易摔碎。

C.明天呢,我陪妈妈去逛街。

通过对比上面三个句子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没有语气词“呢”的句子属于一般性的陈述,并且整句话听起来没有停顿,使得整个句子语气显得很紧促,不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如例A中,我想出去旅游没时间,他有时间又不出去,说话者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强调自己有一丝抱怨的语气,例B只是陈述玻璃杯子很容易摔碎的事实,例C明天我的时间是用来陪妈妈逛街这一事实。而带有语气词“呢”的句子在说话者需要强调的部分进行停顿,从而能够更好地突出说话者需要强调的部分。因此在说话者需要强调的部分进行停顿,并加上语气词“呢”,能够更好地强调说话者所说的事实,并提醒听话者注意自己强调的事实。另外,与不带语气词“呢”的句子相比,带有语气词“呢”的句子多了一层强调意义,即提醒注意的语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带有语气词“呢”的句子跟没有带语气词“呢”的句子进行比较,句子中多了一个共同的语气意义,也就是句子具有强调并提醒听话者注意的语气意义。所以,可以得出语气词“呢” 的语气意义为“表示强调、提醒注意”。

现今“汉语热”越来越受国外学习者的欢迎,为了在教学中更好的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根据前部分的分析总结了几点教学上的建议。第一,教材要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内容挑选“呢”的语法点,关注语法实际,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感受使用汉语语气词的真实感。第二,语法点的阐释要明确简洁。语法点的解释要避免模糊,必要时可以通过显性标记来帮助理解,比如说固定搭配,简短的句子等。第三,教法的选择。教师不能够完全按照国内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呢”这个语气词的意义,如:对比法。

三、结语

语气词是汉语最重要的语法特征,长期以来,随着语法学界对语气词的关注,关于语气同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虽然语气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需要依附在句子中,但是语气词“呢”作为典型、常用的语气词,更是在语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结合了常见的生活例句,对比分析了语气词“呢”在句中的语法作用、语气意义、句法位置以及不同句子中不同语序产生的差异。希望可以对语气词“呢”甚至其教学都有所帮助,虽多有不足之处,但对于今后的语气词“呢”相关研究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

[2]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申莉.从认知角度看语气词“呢”的功能及用法[J].语文研究,2009(01):39-43.

[4]金立鑫.关于疑问句中的“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04):43-49.

猜你喜欢
语气语法语义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言与语义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