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食用农产品的大众消费越来越偏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江苏省泰州市围绕食用农产品的中高端需求、个性化需求,挖掘、突出特色,扩大营销渠道,提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添加活力。
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进展顺利。泰州姜堰区、高港区、泰兴市分别获批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靖江市、兴化市均已获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标准化能力提升工作全面展开。各市(区)对照标准要求,积极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力争80%以上乡镇达到三星级以上评价标准。农业农村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加快完善标准体系,有11 个市级农业农村地方标准项目及2 个市级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立项,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一品一策”,已制定20 余项,有力促进了标准推广普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快试行。泰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食安办、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加快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工作的通知》,积极落实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推动产地食用农产品附带合格证上市,推动落实食用农产品入市查验合格证机制等措施。加快推广应用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已有1837 家农产品生产主体入网追溯,追溯产品达到2963 个,建立生产档案6140 份,追溯共10823 批次,打印追溯标签累计130.47 万张,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52.54 万张。
着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深入推进基地建设。姜堰区、泰兴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续报成功(总面积82.5 万亩)。全市有15 个基地于2020年1月获得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总面积33.53 万亩)命名,同时有18 个乡镇获批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保持上升势头,泰州市2019年完成值为73.7%,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12月~2020年9月,全市新获证绿色食品27 个,2020年全市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或达80%,继续列全省第一方阵。
做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认定和品牌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兴化大米”两度入选“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获得首届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赛提名奖;2019年以来先后有“姜堰大米”“溱湖簖蟹”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泰兴江沙蟹”通过部评审已公示,“泰兴雪梨”通过省级核查和品质品鉴;“兴化香葱”“兴化大闸蟹”分别获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兴化大闸蟹”“溱湖簖蟹”分别获批实施国家、省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靖江香沙芋”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全市已累计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商标18 件。此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等品牌创建主体打响自身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2019年“骥洋”商标喜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双超”鸭田大米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溱湖”蟹荣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10 个品牌新入选2020年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做响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重点(特色)工作考核,市区联动,培育提升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兴化香葱、靖江香沙芋、靖江猪肉脯、泰兴江沙蟹、姜堰大米、溱湖簖蟹、港口紫荷芋、高港河鲀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举办品牌推介活动。在上海静安昆仑大酒店举办泰州绿色优质农产品(上海)推介会,市委及各市(区)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登台推介泰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收获订单4.8 亿元。
当前农产品建设面临的困难,一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发展机制不成熟,品牌管理与保护相关措施不到位。二是品牌宣传推广音量不大、声势不壮,品牌影响力不足,未能将产业、生态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品牌竞争优势。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力度。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品牌运营监管。逐步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引导、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行业协会牵头、核心企业示范带动、有条件生产主体经考评合格后加入体系的品牌运营和保护机制,突出统一品牌授权、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标识使用、统一品牌保护,支持实行区域品牌与产品品牌同向发力、相互融合的“双品牌”营销模式。引导品牌创建单位制定品牌授权使用、运营管理、保护打假等管理制度,组织制定标准规程,并对核心企业、会员企业开展动态管理和年度考评,落实信用等级评价和红黑名单制度。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发挥规范协调作用,增强抱团意识,推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行业自律。加强证后监管,将品牌农产品和获证产品作为监测监管重点,确保产品质量监测全覆盖,认真落实获证产品年度检查工作,确保日常巡查、年度检查全覆盖。
强化宣传推广,发挥品牌带动作用。按照“一品一标一产业”的思路,落实品牌建设和保护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品牌体系,引导相关主体申报创建品牌,建立并完善品牌标准,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品牌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或参加展会、评选、节庆、推介等活动,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本市农产品品牌“优质、绿色、可追溯”形象。拓展“网络平台”“县长带货”“网红带货”“推介路演”等营销模式,发展冷链物流,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瓶颈。
贯彻“两山理念”,擦亮绿色底色。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高质量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城北生态农业走廊,保护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打造泰州生态名片。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技术和模式,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清源行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兽药抗菌药治理等工作。持续推进基地创建和质量认证,力争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和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均稳定在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