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高发的趋势。脑血管类疾病因病情迅猛、并发症较多、容易反复发作等诸多问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伴随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治疗虽在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之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仍必不可少。
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范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血管病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配为对照组(n=45,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5,综合护理)。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40~70岁,平均年龄为(55.68 3.1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41~72岁,平均年龄为(56.64 3.14)岁。验证结果证实,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均存在较强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及审批下获准执行,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签署相关协议。
对照组患者接受体温测量、血压测量等一系列常规护理内容。
基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如下内容的综合护理:(1)心理疏导:针对所有接受入院治疗的患者发放宣传知识手册,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观念,尽可能的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2)生活适应练习:指导患者术前接受手术中的体位练习;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咳嗽、排便时的伤口有效处理措施;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并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日常生活的适应性训练。(3)身心放松练习:指导患者在术前及术后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画画等内容转移注意力,起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功效;(4)术后康复指导:针对术后患者,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尿,起到有效清除残留的造影剂的作用;指导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心理安慰;鼓励患者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
针对两组脑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生活质量指标的评分依据为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主要包含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值为百分制,分值与生活质量水平成正比。
本次研究采纳的所有计数数据、计量数据均通过%、 的方式进行展现,行独立样本x2和t值的进一步验证后,以P<0.05标记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均透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完成整理及汇总工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3.58 5.69),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2.34 3.46),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处于更高水平。经数据统计分析及t值验证,形成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96,P<0.05)。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为28.89%(13/45),其中血压升高患者4例,失眠患者5例,血肿患者4例;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为8.89%(4/45),其中血压升高患者1例,失眠患者1例,血肿患者2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经数据统计分析及x2验证,形成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74,P<0.05)。
临床将各种血管源性脑部疾病统称为脑血管疾病,此类疾病因拥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介入治疗作为现价段最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但部分患者因对治疗方案知之甚少,加之抵抗、焦虑等情绪的影响,使得临床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如何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配合行之有效的综合护理必不可少。综合护理围绕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生活适应练习、身心放松练习、术后康复指导等一些列护理内容。研究发现,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有效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缓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促进患者的恢复进程,治疗效果得以大幅度提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验证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中有效应用综合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效果显著,推荐临床积极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