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志杰
贺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贺州 542800
心脑血管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即脑血管和心脏血管疾病的一个统称, 通常指的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血液黏稠等诱发的全身组织、大脑或心脏的一种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 500 万人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并且在各类疾病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居于首位。 当前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院前急诊急救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包括3 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出诊前准备、现场的急救救护以及转运途中救治,其急诊急救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 该文对急诊急救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该病具有“三高”的特点,即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并且预后较差,可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如语言障碍、肢体偏瘫等,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现代流行病学显示,每年我国有300 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并且在冬春季节交替期间,由于气温变化大,冷暖无常,这一时期发生猝死、脑出血以及冠心病的患者人数较多[2]。 通常情况下,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以心律不齐、心悸不宁、胸痛、胸闷、呕吐、恶心、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以及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尤其是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夜间患者的胸部刺痛感明显。 而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比较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栓塞、脑出血等,其症状有意识障碍、眩晕、恶心呕吐、小便失禁、视物不清、记忆力下降、肢体无力、吞咽困难、交叉性感觉障碍或瘫痪、失语以及偏瘫等[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又被称之为脑梗死,并且将发病机制作为基本依据,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疾病类型如腔隙性脑梗死、 脑栓塞以及血栓形成等[4]。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大部分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与血栓堵塞动脉有关,所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可逆性缺血组织 (半暗带) 治疗时间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运用重组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延长时间窗,恢复脑血流,减轻脑组织损伤,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 有学者在文献报道中[6],提出个性化溶栓方案,即延长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窗至9 h,虽然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是受到研究例数影响,其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同时,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尽早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流,可以对缺血脑组织进行保护, 对闭塞血管的再流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减少并发症。
脑出血主要指的是因为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的一种疾病。 通常情况下,发生脑出血后,脑组织中血肿分解的产物会增加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量,破坏血脑屏障,加重脑水肿,升高颅内血压,从而影响局部脑血流量[7]。 有研究发现[8],在发病前3 d,脑出血患者往往合并病情恶化,所以应该加强病情监测,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抑制病情进展。 当前临床上在对脑出血进行治疗时,手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开颅术的创伤较大、出血量多,会影响患者预后恢复,所以治疗期间,要配合内科治疗。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因为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同时,立体定向软管血肿吸除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快速定位, 运用这一术式对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一方面可以使病死率降低,另一方面还具有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9]。
急性心力衰竭通常指的是急性加重或发作的左心功能异常而加重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收缩力,增加周围循环阻力、升高肺循环压力、降低心排血量,从而导致肺循环充血而发生心源性休克、器官灌注不足的一种综合征,比较常见的是左心衰竭[10]。 临床上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时,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扩张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强心剂、利尿剂治疗、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等,若无法改善患者病情,则运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血液净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11]。当前对于心力衰竭还有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即心脏再同步治疗,对近年来的医学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相比较心脏再同步起搏器而言,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指的是因为心肌缺血而导致急性发作的一种综合征,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院前急救中,硝酸脂类药物比较常见,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 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比较可靠的一种用药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药物[12]。 有文献报道[13],在夜间22∶00 点给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口服,相比较日间用药而言,可以提高血小板聚集率,所以联合运用上述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时,应该采用夜间服药,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盐酸替罗非班作为血小板GPⅡb/Ⅲa 的一种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MMP-9 和血小板CD40L 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心脏缺血事件[14]。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15],在急救的过程中,对于无禁忌证的患者,可以运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并且与单纯静脉注射相比,经冠状动脉内注射,可以使患者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尤其是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术前运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灌流,使靶血管血流恢复正常。
心律失常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内科疾病, 以心悸为主要表现,也可导致肾动脉、脑动脉以及冠状动脉等供血不足症状。 临床上在治疗心律失常时,通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其中胺碘酮是常用的一种药物,不仅效果显著,还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6]。近年来,临床上逐渐运用自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的一种除颤器,其在致命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并且可以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但是其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泛应用[17]。
医院接到患者急救电话后, 医师要对患者进行仔细询问,了解既往病史和发病症状,根据描述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判断,告知家属简单自救方法,使患者保持平躺,避免搬运或剧烈摇晃患者。 由于一些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会合并昏迷症状,应该协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及时对呕吐物进行清理,使头部偏向一侧,预防窒息或吸入性肺炎[18]。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 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包括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给予心电图监测,对患者的瞳孔变化和意识状态进行观察,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应该及时取出假牙;对于浑身抽搐的患者,应该放置开口器,避免患者将舌头咬伤;对于呼吸功能异常者,应该给予气管插管[19]。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痉挛、高度紫绀以及神志不清等症状,应该给予心肺复苏,需要注意的是,在按压患者胸部时,力度适中,位置准确,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在转运的过程中,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知疾病知识,使患者和家属的恐惧、紧张情绪消除,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度提高[20]。 同时,在转运途中,要妥善固定患者,避免剧烈颠簸,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使氧气管和输液管保持通畅,并且与院内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21]。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该病的急救重点是使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降低, 所以应该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熟悉疾病知识和操作技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