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的高校财经类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25 03:09:58梁丽媛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教研讨教学资源

梁丽媛

研讨式教学能够更高效地将科学研究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研讨式教学是集合了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式教学方法,通过研讨式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和研究、探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科学与教育的融合,在财经类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对于更好完国家赋予高校的科教融合的历史使命,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科教融合”的国外研究现状

“科教融合”是基于科学和教育结合演绎,这是自然科学和教育结合的最高阶段。

国外对科教融合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初德国洪堡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原则,率先提出,“以科教融合重建本科教育”,认为“科研应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原则和途径”;19世纪末,吉尔曼认为美国应该借鉴德国大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后来被广泛应用,学者们主张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教学计划、讲义,为学生提供有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科教融合”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界对科教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历程经历了若干次重大变革,从最早的科教分离模式,到本能结合雏形期,经过长时间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既是教育中心和高校研究中心逐渐清晰的定位,科教融合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办学新常态。

1.教育部制定的科教融合的相关政策。1987年“关于高校科技工作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双重任务。

201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协同创新,改革科研管理系统等方面,多角度实现科学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概念;

2012年8月,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实施,对科研教学互动、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

2.各高校开展的科教融合的积极行动。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科教一体化学院。2015年6月,相继设立了12所不同学科的科教一体化学院。第三军医大学成立于2015年12月的“黎鳌科技精英才班——基础医学班”,采取“教研一体、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坚持早期发现,早期训练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2015年6月,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在西雅图宣布了建立全球创新研究学院(GIX)的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国大学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综合性教育研究平台,并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各种资源整合的新趋势,反映了科教融合新范式的出现。

3.科教融合成为我国高校办学新常态。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和各高校科教结合的积极探索,科学和教育一体化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新标准,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目前高校财经类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教融合理念的指导,教学与科研脱节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模式,但在高校财经类课程教学中,对以科教合一为主导的会计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足。因而教学与科研脱节,研讨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直接导致了对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师资源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课程较少,研讨教学中课时安排不足,导致学生对学科问题的探讨不够。其次,目前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师资不足,会计学科带头人和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能否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科研水平起到指导作用,都面临挑战。最后,科教结合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还缺乏参与学科研究的主动性,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训练更是有限。

(二)“研讨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财经类课程教学尚未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当前“研讨式”教学方法已经在高等教育各学科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在财经类课程教学中也有相应的应用与探讨,但是尚未形成可广泛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不仅面临着与其他课程相同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个性问题。

1.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以学生主体的对话氛围。虽然已进行了一定科教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实践,但是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上,老师在课堂上仍然习惯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多数学生仍然习惯于课堂上的被动状态,缺乏主动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不敢质疑老师,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缺少平等对话的氛围。

2.“研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是课程缺乏指导,过分强调加强主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较少注重讨论和实践。二是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虽然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案例教学,但交互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尚未推广。第三,评价方法相对单一。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对独立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考核,制约了现代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三)基于科教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平台单一,资源投放不足

1.“研讨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平台形式单一。财经类课程教学的教学资源平台往往局限于校方官网,访问空间受限,访问资源有限,难以满足课堂教学外“研讨式”活动开展的需要,另外还存在过多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忽视师生课下交流的问题。

要利用翻转课堂等方式拓展研讨式教学的广泛应用,应当打开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信息终端,建立“全天候”师生信息交互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建立“公私”兼备的各种师生互动平台的组合式平台。

2.教学资源平台资源投放不足。校方官网上教学资源投放往往局限于专业培养方案、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缺乏与“研讨式”教学方式的契合,无法满足研讨式教学对研讨资源的需要。

开展基于科教融合的“研讨式”教学则需要更多的教学素材与研讨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知网”等研究资料资源,如何将浩繁的网络资源适度链接或导入教学资源平台是开展研讨式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科教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

(一)更新教育理念,选准融入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分析,筛选出适合应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与研讨主题,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讨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科研训练、课堂讨论和项目实践,都应作为学生培养的手段,让科学和教育融合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精神。

(二)探索多种手段,实现良性互动

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合理设计内容,探索“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团队合作式教学”等多种互动教学手段,学生在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时掌握团结协作的技能。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与科研中来,辅助教师完成科研任务。发挥多元合力,实现多方共赢。

(三)坚持科教融合,提炼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与科研两个因素的有机结合,使科教融合融入高校财经类课程教学理念,提炼出科教融合主导下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全面发展,优化会计学科人才培养结构,转变会计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促进我国会计教育改革适应市场需求。

(四)构建资源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课上学习的同时,设计丰富的平台资源也能为科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供极大的便利。研究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平台上投放的教学资源类型与内容,以及资源投放方式等,对学生研讨进度进行有效监控和适度指导。逐步丰富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基于科教融合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会计专业教育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同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和链接,构建并优化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科研教学系统,也是体现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符合地方本科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于会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科教研讨教学资源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2022年11期)2022-06-22 10:15:42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科教之窗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20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东南法学(2016年2期)2016-07-01 16:41:40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