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班的回信中指出:“我一直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和非生产人员的大量增加,陕甘宁边区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当然,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更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我们的回答是四个字—自己动手。”为此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迅速开展起来。同时,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央调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由华北前线回防,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
1941年春,迎着依旧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率领三五九旅指战员由缓德开进南泥湾。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一片林海荆棘中开出一条通往南泥湾的路。一到南泥湾,战士们便迅速掀起开荒热潮。
南泥湾一带的荒山上,到处长满了荒草和灌木。这些草木根粗枝多,枝上的刺又长又尖硬,有的还有毒,一不小心就会挂破衣服甚至刺伤皮肉。可是这些地方往往土质肥沃,战士们不舍得放弃,宁肯多花些力气,也要把地开出来。
但让习惯了冲锋陷阵的指战员扛起锄头,确实面临着经验缺乏的困难,因此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初期开荒工作的进度并不快。质量也算不上高。为了能够解决生产中退到的难题,王震亲自向延安的劳动英雄请教,并用换工的方式派战土帮他们种地,请他们到部队传授耕种技术。
南泥湾有个农民朱老汉,虽然已经71岁,但身体还壮实,种庄稼很在行。
南泥湾地肥水美,加上朱老汉经验丰富,他种的庄稼收成特别好。朱老汉家的地紧挨着二连开的荒地,见部队指战员开荒种地干劲大,但是方法不对头,便常主动向战士传授种地技术。
王震知道后,就去邀请他到部队指导种地。王震诚恳地感谢朱老汉:“听说你经常指导部队和农场种庄稼,对我们开展大生产帮助很大……”
朱老汉急忙说:“战士们搞生产真积极,每天早早就上山了,但种地的方法不对头。连长就让我教战士们种地。党校农场韦场长见我这么热心,几次叫我参加八路军,给农场当生产教官。我倒是心里想参加,就怕年纪大了干不好。”朱老汉说者無意,王震可听在了心里。考虑片刻,王震非常认真地对朱老汉说:“在种庄稼上,你就是我们的长官,有权教导咱们的部队!”
朱老汉说:“那不敢,谁听我老汉的话?”
王震起身站了起来,指着七一八团团长陈宗尧说:“陈团长,你听不听朱老汉的话?”“听!”陈宗尧干脆地回答。王震又指了指张仲瀚团长道:“张团长,你呢?”“听"”张团长回答。王震转身对朱老汉垦切地说:“你看,这些团长、场长都听你的话,在种地上,你就是我们的长官。我委任你当农业生产副官,给你写个执照带上,今后不管你走到三五九旅哪个单位,你拿出执照来,给他们一看,他们就好好招待你,请你指导种庄稼,请你批评。你看怎样?”“成,能成!”这位直爽的山东老汉笑着答应。
在南泥湾军民齐心协力的努力下,1944年,达到了”耕一余一”,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王震将军不论生产还是打仗,紧紧依靠的是人民,有了老百姓这个坚强的后盾,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