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定位及实现路径

2020-12-24 07:52胡亮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古生物科普定位

摘要: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自然资源体制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地质博物馆作为自然资源系统面向社会公众的重要窗口,应担负起自己的使命,积极调整科普教育定位,创新方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地学类博物馆;科普教育;定位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的首要內容是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首先列出的就是组建自然资源部。目前,自然资源体制改革正自上而下有序推进。我国地质博物馆一般都隶属于自然资源部门,如何在改革中积极调整定位,发挥作为自然资源系统面向社会公众的重要窗口和传播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作用,就成了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定位现状

在机构改革前,我国主要的地质博物馆均隶属于国土资源部门,如:中国地质博物馆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隶属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隶属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等,相关展陈设置也基本与原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职责相对应,重点介绍地球、生命演化、矿物岩石、土地资源、地质环境、矿产资源相关内容。各家博物馆都将科普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致辞中指出“坚持教育为先、科技兴馆、传承文化的宗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简介中提出“科普立馆,科研强馆”。不过,受到展陈设置的影响,这些博物馆大多围绕地质矿产和古生物相关专业,或者跟风文物系统博物馆开展科普活动,科普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与新时代新要求仍存在差距。

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科普的新要求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了六大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自然资源部要履行好“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自然资源部也在积极推进重构性机构改革。在原国土资源部、海洋局、测绘地信局、地质调查局、林草局等基础上,根据“两统一”职责,将第一个“统一”设计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四个关键环节;将第二个“统一”设计为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三个关键环节。新理念和新职责对自然资源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正如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2019年全国两会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自然资源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共同拥有的,利用是应该的,但如何更科学合理利用,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共识。”促进更广泛层面的共识,增强人民群众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科普工作的新要求。

三、新时代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定位

在自然资源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地质博物馆也在积极谋划调整展陈内容,以适应新要求。与此同时,各博物馆也应思考如何调整科普教育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博物馆是科学知识和思想的汇集和传播之地,在传播主流思想、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帮助公众形成正确价值观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地质博物馆丰富的地质标本和古生物化石深受青少年的喜爱,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树立的萌芽期,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定位将直接影响其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就一定要按照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总体来说,要将生态文明改革的新理念融入以地质古生物科学知识普及为核心的地学科普传播,以增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为目标。

四、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明确了目标定位,关键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并做好落实。近年来,一些地质博物馆在不断摸索,在科普形式、内容创作和传播途径等方面下功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一是加强科学研究,深挖藏品内涵。尤其是要瞄准生态文明建设, 以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前沿科学问题以及应用需求为导向,针对典型的古生物化石群、古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等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夯实科普教育的理论基础。二是改造展览陈列,充实科普内容。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系统整理自然资源情况,进一步整合相关内容,运用现代展教和传播技术,打造自然资源专题展厅,成为面向公众,尤其是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积极倡导科学的自然观、生态观,开展自然资源科普的场所。三是不断开拓创新,丰富传播形式。探索以微视频、舞台剧、游戏、漫画等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为科普的载体。建立科普宣传矩阵,积极运用网络和移动技术,丰富和优化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传播平台的内容和功能。广泛对接社会媒体,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国法,普及自然资源新理念。

总之,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想要“绿水青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些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就是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有效引导。隶属于自然资源系统的地质博物馆有义务也有条件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以增强人民群众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为己任,充分发挥博物馆科普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M].中共中央政治局文件,2019年.

[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M].中共中央文件,2019年.

[4]蒲含勇.打造古生物科普文化殿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科普传播的实践与探索[J].资源导刊,2018(04).

[5]西莎.论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J].科技资讯,2018(33).

[6]丘钊武.浅析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实现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9(1):24.

作者简介:

胡亮(1984. 10—),男,汉族,安徽桐城人,研究方向:博物馆管理,科普教育.

猜你喜欢
古生物科普定位
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
科普侠:古代历险(七)
原角龙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我有一个梦想
辽宁三市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产地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