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对墓园的发展和演变做一些探究。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安葬形式反映的是当时的地理条件、宗教信仰、社会观念以及审美特征。现代墓园的出现是殡葬改革的配套工程,也是殡葬改革的必然产物。了解墓园发展沿革,更好地促进现代墓园殡葬文化和景观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墓园;墓园发展历史;殡葬文化
墓园是人类灵魂的安息地,是祭祀祖先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类发展史上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重视葬的民族,本文在此对墓园的历史发展沿革做出一些考究。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我国的墓葬形式出现在旧石器晚期。在死者身下撒赤铁矿粉,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丧俗之一。红色象征着鲜血,表示给死者以新的血液,赋予新的生命。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为土坑竖穴墓,葬式分仰身直肢和与仰身屈肢两种。
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墓地。河南省贾湖遗址的墓地比较集中,多成片出现,有的重复埋葬出现迭压,。墓葬多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以西和西南居多。
二、奴隶社会
商、周进入了青铜时代,尊敬鬼神、崇拜祖先的思想盛行,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死后都要按等级和宗法安葬在指定的墓地。
商周时期的墓,地面部分无存,地下以椁为主,其东、西、南、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羡道”。天子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用两出。椁室、羡道及墓葬附近则殉葬大量车、马、器物、祭器以至奴隶。还有些在地面上建造祭祀性建筑。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并设有固定陵区。
三、秦汉时期
(一)秦朝
秦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陵地下寝宫装饰华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誉。
(二)汉朝
“汉承秦制”,西汉是厚葬之风最盛行的时期,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在陵墓前方。
东汉时期陵园四周不设垣墙,代之以“行马”(木制警戒设施)。陵寝改为坐北朝南,废除了陵旁立庙的制度,而在陵墓前建“石殿”专供定期朝拜和祭祀大典之用。
四、魏、晋、南北朝、隋时期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复杂多变的时期,由于分裂割据、战争频繁、经济凋敝,多数帝王放弃秦汉以来建筑豪华陵园和厚葬的制度,死后简葬。
五、唐、宋、元、明、清时期
(一)唐代
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陵区布局深受汉代四向对称的影响,采用了以陵体为中心,因山为穴,气势雄伟。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同时陵外设置斋戒、驻跸用的下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二)宋代
宋代沿袭唐制,但是陵园的规模远不及唐代。宋陵建筑阳刚不足,秀雅有余,石雕雕工细腻,刀法婉约。宋陵都是坐北朝南,包括上宫、宫城、地宫、下宫和后妃陵墓在内,通称“兆城”。围绕陵园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苍松翠柏,肃穆幽静。
(三)元朝
元朝帝王的墓葬制度采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这种墓葬制度,比起糜费巨大人力、财物营建皇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四)明朝
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另一个高潮。明代陵墓,放弃了历来的正方形布局,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引导部分。明孝陵废去了过去帝陵所用的方上、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新辟了圜丘、方城、明楼享殿及长方形陵宫等建筑体制。这套体制为后来的北京明十三陵和湖北明显陵等所沿用,也成为清代帝陵制度的主要基础。
(五)清朝
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清代各陵形制一致,尺度相仿,所不同者唯在构造本身的用材、雕饰方面的差别。上自帝后,下至亲王、公主等,形制有一定的规则。陵园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一般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陵恩门、东西配殿、祾恩殿、琉璃门、二拴门,石五供、方城、宝城、明楼、宝顶、地宫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建有皇后陵寝和妃园陵。
六、近现代时期
西方化生活观念的涌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造成了中国社会新旧文化矛盾和中西文化矛盾并存的特殊局面。这一变化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西方的陵园、公墓等建筑形式出现在中国社会,并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纪念性墓园
纪念性墓园是为了集中安葬牺牲的烈士并用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修建的墓地。革命烈士陵园与社会性一般公墓不同,它既是公墓,又是我国建设精神文明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名人墓园是指在近代历史上做出突出贡献,或者对时代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人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她)而修建的墓园。名人墓园是近代出现的一种纪念性园林形式,近代以南京中山陵、上海宋庆龄陵园等为代表的名人墓园作为一个历史符号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二)公墓
公墓是人民群众办理丧事的活动场所,是为城乡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并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
旧时医疗水平有限,穷人暴尸街头的情况多有发生。于是,人们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将这些死去的穷人埋葬在一起,这便形成了所谓的“义地”。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我国现代墓园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城市居民都选择遗体火化的殡葬方式,并将骨灰安置在墓园之中。为区别于古代的公共墓地,我们将这种近现代以来出现的公墓称为墓园。
人们的葬法和葬俗也潜移默化,在推行火葬的基础上出现骨灰入土安葬的公墓形式,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已大量出现为以树葬、草坪葬、壁葬、室内葬、花坛葬、海葬等多种生态葬形式。
参考文献
[1]王夫子.殡葬文化学: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夫子.殡葬服务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王计生.事死如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4]诸华敏.现代殡葬文化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辛世芬.《说文解字》所反映的古代埋葬习俗[J].文教资料,2007(8):99-101.
[6]刘洁.中国坟丘的起源[J].鲁东大学学报,2009(1):7-14.
作者简介:胡景诚(1972-),男,湖南常德人,講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陵园规划设计,陵园建设工程,陵园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