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鸟虫篆是以鸟虫作为基础文字一种篆刻方式。它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快速发展,鼎盛一时,随即逐步式微。直到近些年才又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艺术创作范畴,并再次形成一股创作风,推动其到达创作高潮。方介堪鸟虫篆是由方先生所创作的一种篆刻艺术,在不断修炼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篆刻艺术表现形式,不仅突出个人的风格,而且极具创造性,体现了雅静秀丽等强烈的个人篆刻特点。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方介堪鸟虫篆篆刻艺术的风格和体系,本文将讨论其作品所展现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方介堪;鸟虫篆;篆刻艺术;审美追求
引言:
鸟虫篆是一种以鸟虫书文字为主的艺术表现方式,由于实用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退化,导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盛转衰,到先民早期已经不为人知。但是它毕竟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去保护它、传承它,了解其所具有的艺术特性,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鸟虫篆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一些大师的精磨和创作,经过多年的沉淀和钻研,逐步展现出了更具特色的风格。而要真正认识到方介堪老先生的鸟虫篆所具有的雅静秀丽等艺术内涵,则需要从其所承载的审美追求入手。
一、关于鸟虫篆
鸟虫篆是以花、鸟、鱼、虫为参考而逐步演化而成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最初它既能够用于文字意义的传递同时又可以作为一种装饰性的文字内容。尤其是随着后期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所具有的装饰性功能也开始更加鲜明独立,具体可参考图1.文字不再用于记录语言的单纯符号,它更是一种装饰也是展现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象征,同时证明了文字逐步开始向着艺术方向发展。正是由于鸟虫篆具有此类特征,因此在复杂的文书中最具吸引力的便是鸟虫书。
二、方介堪鸟虫篆
方介堪老先生是独立研究鸟虫篆并自成一派的集大成者。他所创作的鸟虫篆风格样式多,除了传统的汉玉印式、汗铜印式等一些较为传统的创作风格之外。他还自成一派创作出以其名字命名的方介堪鸟虫篆,由他所篆刻的鸟虫印具有醇雅浑厚、线条流畅,具有美感等特点。
(一)种类
1.鸟类
鸟虫篆,从其本意可以看出,文字内容的绘制首当其冲的就是鸟类,回到历史就会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动物装饰纹饰皆以鸟为主。在方介堪先生的作品中也不难发现此类古老的鸟类纹饰,如图2(长相忆)、3(柳白衣)中就是将类似鸟头的装饰性纹饰用于篆文之中,同時又以点睛之笔使其看起来更加生动形象,且线条随着“鸟”的形象的变化也进行改变,粗细有序,主次分明,秀丽端庄,有一种精工巧做的顺滑美感。内容中鸟的身躯则构成了文字的主要结构和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互填充,形成最终内容[1]。图4(武意)中的“武”字则以鸟的卧姿为主进行设计,这也充分展现出了方介堪鸟虫篆中汉印艺术的身影和技术特点。
2.龙类
自古至今“龙”作为一种神话象征,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鸟虫篆中对于龙的体现却由于其印章范围的限制性造成龙的形象较为特殊,龙是没有腿的,所以整体表现龙的特性全在龙的头部。方介堪先生的作品中都有此类艺术展现方式。
3.虫类
这里的虫是指飞禽虫兽。鸟虫篆对于虫的展现方式和龙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身体短而头部呈现出三角形的样子。在方介堪先生的作品中,虫的展现方式上的作品并不多,只表现“虫”纹造型中三角的头型。
三、介堪鸟虫篆的艺术审美追求
方介堪先生的作品并非是刻板的进行传承和复制,他能够保留鸟虫篆自有的古风韵味,又不违反字理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将文字的形体与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地融合起来,使其成为艺术化的一次创作,富含了雅、静、秀、丽等多种元素,遵循了绘画的原理能够让观赏者感受到情理的结合[2]。他所创作的鸟虫篆印章不仅让观赏者能够感受到自然韵味中的生机,同时,还具有布局匀称、错落有致、篆印清晰娟丽,富有美感等优势,能够体现出作者独到的书法艺术功底和对书法艺术创作的功力[3]。在《鸟虫篆大鉴》一书中仅方介堪所绘制的鸟虫篆印章就达到了300余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现代之精粹。他的创作并非一朝一夕、并非大起大落,并非锱铢计较,更多地展现了作者自成一派的淡泊,温和而又恬淡,在稳重中追求作品的灵动多变。
四、结束语
对方介堪先生的鸟虫篆印章作品进行观赏,发现其创作作品形式非常多样化,但基本都遵循了自清汉时期的鸟虫篆艺术风格。在钻研和研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历代鸟虫篆发展的特色,在保持传统鸟虫篆自有特色的同时,掌握了鸟虫篆装饰性意义的精髓,笔触增减有序,气魄与美感同在,他将这种表现形式与现代文字艺术以及精神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介堪鸟虫篆。不仅起到了宣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时也在传统意义上建立了新的艺术形式,成为当代鸟虫篆的开路人。
参考文献
[1]传统、流派与风格——当代篆刻创作十八问[J].中国书法,2019(15):174-185.
[2]王勇.鸟虫篆印创作初探[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2(05):123-126.
[3]李慧.方介堪篆刻审美意象中儒家“中和之美”的体现[J].世纪桥,2011(23):37-38.
作者简介:王维康(2000/05/12),男,汉族,安徽省宣城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书法篆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