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趋势与稻谷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2020-12-24 20:40石少龙
中国粮食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贸易量稻谷粮食

无论粮食贸易格局如何变化,14 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本课题围绕新形势下我国粮贸格局变化趋势,在系统梳理当前国际粮食贸易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稻谷安全风险,提出了一系列防范稻谷安全风险的措施建议。

一、当前国际粮食贸易格局

(一)国际粮食形势概况

1.世界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趋好。人均谷物占有量从1970 年的329 公斤增加到2017 年的396 公斤,2019 年仍呈增加态势。进入本世纪,我国作为谷物产量排名前15 位的国家之一,除2000 年增产52.5%居增幅中游水平外,其余年份稻谷产量增幅均处于下游水平。

2.世界谷物贸易量有限。全球谷物贸易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贸易量在生产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我国稻谷消费量约为1.9亿吨,折合成大米后与世界大米贸易量比较,世界大米贸易量只及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3。

3.中美贸易摩擦对粮食贸易的影响有待观察。针对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反复无常、极限施压,中方进行了中肯的评析和有力的反驳,并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制措施。这次经贸摩擦对粮食贸易特别是大豆贸易的影响较为明显,其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稻谷主产国生产变化情况

2017 年稻谷产量排位靠前且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包括印度、印尼、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巴西、巴基斯坦、柬埔寨、尼日利亚、日本、美国、埃及和老挝。通过对这15 国以及我国(简称16 国)自1961 年以来稻谷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得知,上述16 国整体收获面积有所增加、单产普遍增加、总产大幅增加。多国增速平稳,累计增量可观,大国地位突出。从平均增长速度看,各国都有所增长。从单产绝对值看,各国差别悬殊,多国创出新高。

(三)世界大米贸易市场变化状况

1.出口、进口量有增无减。16 国大米累计出口量从1961 年的510 万吨增长到2011 年以来年均3000 万吨以上,累计进口从上世纪60 年代的200 至300 万吨增长到如今超过1000 万吨。

2.出口大国及数量均有所增加。16 国中的印度、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美国、巴西、柬埔寨和缅甸等8 个稻米出口国的出口量,在世界20 多个稻米出口国中居于前列,总量占据世界大米出口量的七八成。

3.人口大国大米消费量增加。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的人口分别为1.61 亿和1.96 亿,均为大米进口国。孟加拉国虽为第四大稻谷生产国,但1961 年以来年年进口不断,年均进口大米46.55 万吨;50 多年来累计进口量达到3359万吨,年均进口60 万吨,这个盛产主食木薯且木薯产量为本国大米产量40 倍的国家,正出现放弃粗粮选购大米的趋向。

二、我国大米安全风险分析

(一)国内大米消费人口有增无减。2014 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撰文指出,大米、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品种,全国60%的人以大米为主食,40%的人以面食为主。原来不吃或吃不到大米的北方、西部地区消费者,现在越来越多地以大米为主食。

(二)国内稻谷产量增长空间不大。我国粳稻产量已达历史高位,短期难有大幅度增长。全国籼稻产量占当年稻谷总产量的比重,由1949 年的83.4%减少到2017 年的65.1%。相对于粳稻生产的突飞猛进,籼稻生产基本停滞不前。在湖南、江西等稻米主产省,品质较差的籼稻面积正被压减,籼稻的产量在继续下降。近年来,水稻的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增长幅度均较小,逐渐趋于平稳,短期内难有大的提升。

(三)影响稻谷生产的环境问题仍然严重。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占我国用水量的60%,农业生产缺水200 多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稻谷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工业产业迅速发展,部分地区区域土壤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粮源、贸易与禁运风险仍存在。2018 年,全球有33国的9600 多万人口遭受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饥饿人口接近10 亿,而供国际交易的粮食有限,且粮源集中度较高。20 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发生过多起粮食禁运事件。50 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我国实行过包括粮食在内的禁运政策,粮贸往来基本断绝。1965-1967 年,美国也曾对印度采取限制出口粮食的政策。

(五)长期进口低价大米存在隐患。长期大量进口国外低价大米,会导致国内市场正常流通的托市稻谷压库滞销,正常销售出库、储备粮轮换都受到影响。压库多而久,财力不支持,矛盾的焦点便指向收购价,对整个粮食市场稳定会带来不良影响。

三、稻谷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建议

(一)既要鼓励稻谷规模生产,又要稳定小农户生产。目前,我国农业种植仍以小农户为主,户均耕种不足0.5 公顷,但我国约有2.3 亿农户,数量不容小觑。稳定小农户生产,是市场供应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要积极扶植种粮大户,实现水稻生产规模化,鼓励大户种植市场畅销的优质稻,做好优质稻保鲜工作,尝试反季销售。

(二)既要扩大优质稻生产,又要发展常规稻生产。过往是先保数量再求质量,现在要讲究两者并重,在稳住质量的同时不减数量。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矛盾,积极适应高中档客户和普通客户需求。发展优质稻的同时,也要发展常规稻,包括早籼稻这类用途比较广、用户比较稳、用费比较省的普通稻。

(三)既要坚持稻谷市场化走向,又要采取保护性措施。坚持稻谷市场化走向的同时,继续实行一个时期的“最低收购价”等保护性措施,并辅之以生产补贴、农业保险、休耕补贴、环保补贴等。

(四)合理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建立可分散、可转移的多元贸易伙伴关系,拓展进口渠道,避免对个别国家的进口依赖。通过适度进口,配合国内市场调剂品种、丰歉和区域平衡。

(五)融入“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进口路线关键地带的建设,做好粮食进出口政策衔接,充分利用具备较强外销业绩和资源的公司增加外销大米。

(六)高度重视稻谷食品安全。通过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行业监督检查,加强稻谷耕地污染防治,建立稻谷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超标稻谷处置长效机制,确保大米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贸易量稻谷粮食
No.12 世贸组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减缓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谦卑的稻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玉米价疯涨 稻谷也凑热闹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评估
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稻谷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