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宝山乡村作为大都市近郊,离自然很近,距都市不远,乡村形态有着明显的上海城市化环状发展的痕迹。目前,全区现有行政村103个,其中城市边规划保留保护村34个,城市中有部分农宅农田的过渡村44个,城市化无农宅空壳村25个,农户1.8万户,农业户籍人口3.3万人。2019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603亿元、村均年可支配收入1370万元。全区立足南中北三分区的空间格局,以加快城乡全面融合为方向,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示范引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示范镇,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作为近郊,宝山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早,建设用地已触及“天花板”,当前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环境整治中作减法,农村地区淘汰了大量低效落后产能,全区每年5%以上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在点状供应上作加法,根据可利用土地资源零星分布特点,采取点状供地方式,进一步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如海星村闲置土地成为邂逅馆,花红村废弃仓库升级耕织馆,天平村老水厂变为商业中心,低效“存量”加快成为了发展“增量”。在设施共享里作乘法,积极推动相邻村的公益设施共享,在片区中避免重复建设,用结余下的资金和指标,提高建设标准、丰富设施功能。新建设施市场化运作,收益各村共享。此外,全区还在研究发展立体栽培和种植非食用农产品,提升减量化复耕土地利用效率。
绿色生态是乡村发展的优势,但宝山村庄分布较散,存在先天不足。所以从示范村创建开始,宝山就摒弃“单兵作战”,在“连”上下足功夫,一改“镇村申报、区级审核”的美丽创建模式,按照全区的谋篇布局,引导资源、要素、精力向片区集中,全域规划打造“一脉五花”美丽乡村会客厅(以贯穿乡村地区的部分道路为主脉,联动41个村,整体营建连接都市的南、中、北五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在“一脉”的美丽乡村观光带和“五花”的美丽乡村片区中谋划产业布局。如罗泾镇五村联动示范片以母婴康养产业为核心,围绕片区主产业需求,倒逼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建设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片区。月浦镇与景域驴妈妈集团落实合作协议,打造“三村联动”的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党建引领“两镇八村”示范片,跨越月浦镇、罗店镇区划界限,将循环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等项目融入示范村建设,通过组团连片发展,把“盆景”连成“风景”,让乡村成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田园综合体。全年推出“农趣、生态、田园、花卉”4条旅游线路,发布“花果宝山”四季采摘和休闲旅游地图,形成8个休闲农业景点,年接待万人以上规模景点4个,经营收入3045万元。
结合镇村产业规划编制,对乡村产业发展加强统筹指导,避免同质化建设,既错位发展,又相互促进,确保发展可持续。在全区面上,对三种村庄类型分类发展,有村庄有田园的,突出生态功能,做强大健康、互联网+、农文旅等新业态。有村庄无田园的,做强服务城市的社会功能,统筹村民闲置房地资源,为周边产业工人提供安居之地。如天平村“天舒苑”人才公寓,收储113间农户闲置房屋,满足约250位园区人才的住房需求,每年每户增收3-8万元。无村庄无田园的,加快土地和设施更新,参与地区产业分工。在示范村产业布局中,注重“一村一特”,朝着乡村经济片区化、村庄发展组团式加快迈进,彰显集成度、显示度。如天平村菌菇产业蓬勃发展,成为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每年村民福利支出达574万元。塘湾村聚焦大健康产业,打造中国首个母婴康养村。聚源桥村定位智慧农业和花卉经济,打造青年双创乡野硅谷。海星村发展特色养殖,成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宝山农业体量不大,整体呈点状、镶嵌式分布,“一边是高楼、一边是农田”。农业产业在创新中求突破。角色转变定位。政府由主导变引导,全区筹备成立农业产业发展联合会,51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愿加入,龙头企业担任理事,让市场的事情交由优秀的行家里手。并申报“花果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小而散的地方品牌纳入区域大品牌下成长,促进绿色田园从“有身份”到“有身价”。扶持转变导向。引入价值评价,政策资金由传统的补耕作面积,向绿色发展、经营质量的考核转变,探索改革宝山集体农场“一村一社”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要素资源向优质经营主体集中。今年落实农业生产补贴、农业产业化资金8500多万元,4家市级龙头企业年销售均超亿元。永大食用菌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3家合作社及2000农户增收。价值转变实现形式。积极推广“全民直播”“订单农业”产销模式。聚源桥村安然园艺通过直播,疫情期间销售猛增,单日销售额达到60万元。塘湾村“六一”母婴护理公益直播“吸粉”600万。驻村企业做大了,所需的配套服务向村宅延伸,村企联动、利益联结、村民致富。全区打造社区通“农家集市”,花、果、蟹、稻等本土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畅通小农业的内循环。
宝山南北发展差异较大,可支配收入5000万以上的村全部集中在南部,500万元以下的村集中在北部地区。全区加大镇域统筹、南北协作,实现抱团发展,并不断强化集体资产的规范监管。南部加快转型,体现区段价值。大场镇场南村打造“品牌商业”,实现仓储业态的成功转型,引入的红星美凯龙——汶水路商场每年落地各项税收约1亿元。顾村沈杨村依托区位优势,瞄准亿元村目标,建成一期2.1万平方温室大棚,配套商贸,对外招商,二期三期也正铆劲起航。北部资源抱团,放大叠加效应。全区组团成立鑫村、罗村、月村等3个平台公司,瞄准优质项目精准投资。如罗店镇20个村出资成立罗村实业有限公司,国资帮扶让利,入股优质的宝罗福地项目每年收益1000万元,每个村增加50万元股权分红。南北强化协助,实现跨镇联动。在区内梳理资源和资金的结对需求,场中、天平两村一南一北结对合作,“度假、康养、娱乐、研学”的田园式养老产业链落地实施。强化资产监管,保障运行安全。全区重点在制度监管上下功夫,突出监管抓两头,一抓前段决策管理,二抓末端公务结算,中端强化统筹,形成宝山“1+3+X”监管制度体系(一个实施意见,决策流程、财务管理和经济发展关键环节的三个实施办法,以及29项具体制度规定)。在全面完成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治理机构,监督指导理事会运行,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关系变更,理顺产权关系。全区收益分红的集体经济组织达44个,同比增长10%。分红总额10510万元,参与分红的成员人数88220人,人均分红1191元。
产业兴旺是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基础。当前,宝山正认真谋划落实市委关于打造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新定位、新要求,把乡村产业发展放在全区大局中通盘思考推进,努力走出乡村产业兴旺的新路子,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