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秀,陈志平,黄 辉,江亦明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门诊部; b.院办,南昌 330006)
2019年12月以来,迅速波及全国乃至全球的不明原因肺炎,引发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次疫情的病原体被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声明,将其命名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1],SARS-CoV-2累及的主要器官为肺,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2-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江西省COVID-19治疗定点医院,本院2019年日门诊量最高达1.375万人次,在COVID-19时期门诊量有所减少,日门诊约1500余人次。门诊部作为医院防控传染性疾病的第一哨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为了科学防控COVID-19,本院门诊采用流程管理理论[5],进行疫情时期就诊流程再造,未出现发热患者误诊,未发生1例医务人员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现将本院对COVID-19疫情采取的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本院门诊部在2020年1月28日至2020年2月22日共接诊患者30 244及陪客25 122人次。
在门诊大楼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制作发热患者导诊标志和警示牌,告知发热患者应到发热门诊就诊;门诊大厅外场入口处放置:1)请出示电子通行证。2)请自证14 d个人行踪。3)“请勿集聚,请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等标识牌。建立“关隘式”筛查哨口,对所有来院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初步筛查,安排专职医务人员在门诊大厅前后门进行预检、分诊、导诊,并查看每位进入门诊人员的电子通行证、14 d内的行踪轨迹、询问流行病学史,对7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者、孕产妇、婴幼儿单独设立优先入口通道;对无手机扫码的患者开放人工填表专用通道。4)在门诊大厅3个入口分别放置红外线成像仪对每一位进入门诊大厅的人员:①进行体温筛查,对发热人员再行水银体温计复核。发热患者由导医专用通道护送至发热门诊并进行交接登记;②按标准进行严格手卫生,使用洁芙柔速干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对未戴口罩患者及家属发放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指导正确佩戴。
同时还采取了以下措施:1)门诊医生工作站、手机预约增加量流行病学史的内容,患者就诊时医生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2)门诊停止开放中央空调,对所有的诊室开窗通风,诊室物表、门把手、诊室门、候诊椅、电梯、门诊公共设施每天4次用有效氯1000 mg·L-1擦拭,听诊器有效氯1000 mg·L-1一用一擦,血压计使用时用一次性垫巾,一人一巾,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体温表使用后用有效氯1000 mg·L-1浸泡30 min后清水冲洗晾干备用。3)诊室若发现COVID-19疑似病例处理流程:患者留诊室,关闭中央空调,关诊室门,医务人员离开诊室并立即手消毒、更换帽子口罩与工作服。安排专人护送患者去发热门诊,护送人员做好防护,戴好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帽子、穿防护衣、胶鞋后指导患者戴好外科口罩,做好宣教,安抚患者情绪,从专用通道护送患者至发热门诊,并与发热门诊工作人员交接。诊室用消毒机消毒(消毒时间按说明书,可适当加长时间),消毒完毕开窗通风2 h,诊室所有物品表面用1000 mg·L-1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 min,再用清水擦拭。听诊器、血压计使用1000 mg·L-1含氯消毒剂彻底擦拭作用30 min,再用清水擦拭备用。护目镜用置于盛放有2000 mg·L-1含氯消毒剂容器中浸泡30 min,清水冲洗,晾干备用,盛装于清洁容器备用。4)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教,普及防控COVID-19的知识。
门诊部直接参与COVID-19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有85人。2020年1月28日至2月22日共筛查患者55 366余人,初步筛查出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患者118例,并按防控要求由专人护送至发热门诊,未出现发热患者误诊。门诊医务人员及其他就诊患者未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有效地切断了院内的交叉感染。
面对COVID-19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断更新发布防控COVID-19的指导性文件[6-8]。COVID-19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 d,多为3~7 d。目前,采取及早发现并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是控制呼吸道疾病传播的主要手段[9]。门诊是来医院就诊的各种疾病患者必须经过的途径,因此,在防控COVID-19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
COVID-19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因此,应将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作为重点防控人群,与普通人群相隔离,既保证其他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也有利于从这些患者中重点排除COVID-19,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本院流行病学史询问记录表结果与患者的就诊信息、医生工作站关联,对医生诊断治疗、后期患者的跟踪调查起到重要作用。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本院制定并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及相关流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与控制办法》《门、急诊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医务人员防护管理制度》等制度。门诊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发热患者的筛选、转送制度及新的就诊流程等。并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工作人员有章可循,严格按照筛查流程开展工作,对所有进入门诊大厅人员必须填写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有无流行病学史询问表,并且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询问表的结果与患者就诊信息关联,做到对发热患者的100%的筛查及护送交接。COVID-19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对进入门诊所有人员进行洁芙柔速干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每位进入门诊大厅的人员必须戴口罩,对门诊就医环境严格消毒,院内感染科设专人对每日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消毒措施严格有效。
医院肺炎发病率与医疗单位是否建立医院感染检测机构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密切相关[10]。针对疫情,门诊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有关COVID-19诊断、防控、消毒、防护专业知识及心理知识的专题讲座,加强全体医务人员防护意识,消除恐惧心理。重点科室门诊配备医用N95口罩、外科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防护眼镜、面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督促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保证门诊医务人员配备。
门诊针对此次疫情申请在门诊公众号,利用公众号宣传COVID-19相关知识、疫情期间门诊就诊流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费咨询、抖音正确佩戴口罩、抖音真人版七部洗手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普及COVID-19防控知识,有助于群防群治,减少患者的心理恐慌,增强理智的防范意识。导诊、分诊护士在门诊各候诊区针对COVID-19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候诊区的大电子屏、电视屏滚动播放相关视频,分诊护士督促患者、陪客在候诊区保持1 m以上的距离,各诊室做好“一人一诊一室”,减少交叉感染。绝大多数患者能主动配合医院COVID-19的防控工作。
总之,本院作为江西省的综合医院及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在发挥社会宣传、公众心理安抚、患者救治、流行病学采集等重要社会功能和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时,应全力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控。医院集全院的力量于一体,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制度和要求,结合实际接诊情况,在保证正常诊疗活动的同时,构筑门诊管理第一道坚实的防线,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及来院就诊患者的诊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