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婷,刘铁军
(1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刘铁军,1954 年生,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教师,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科研、教学、临床工作40 余年。在跟师临证的过程中,常常看到导师对泄泻的治疗,泄泻是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脏腑虚弱等,病机较多,总的病机在于脾病湿盛。导师对此病见解独到,效如桴鼓,现整理总结三则刘铁军教授治疗泄泻的验案如下,以飨读者。
患者,男,52 岁。主诉:间断性腹泻2 年,以致情绪抑郁,不能胜任工作。于2019 年5 月18 日就诊。就诊时症见:大便溏稀,便中偶夹有血丝,色鲜红,日5 次余,纳可,眠可,小便略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溃疡性结肠炎病史2 年。中医诊断:泄泻,湿热伤络。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治则:清热燥湿,凉血止血。处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汤合《普济本事方》槐花散。白芍20g,槟榔10g,大黄3g,黄芩15g,黄连10g,当归20g,肉桂15g,炙甘草10g,木香10g,槐花15g,侧柏叶15g,芥穗炭20g,炒枳壳15g。5 剂水煎取汁450ml,150ml,日2 次,饭后口服。并嘱患者调畅情志。二诊:服药后患者腹泻较前减轻,便中血丝消失,患者仍情绪不佳,余症同前。处方:上方加柴胡15g,醋香附20g,取“柴胡疏肝散”之意,处方7剂。嘱其调畅情志。三诊:服药后腹泻明显好转,大便基本成形,日2-3 次,情绪好转,纳眠可。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0 剂,未再复发,病获痊愈。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此患者为湿热蕴结之证。感受湿热之邪,肠腑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热伤血络,见便中夹有血丝。芍药汤方中葛根既能清热,又可升清止泻。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合当归养血活血,已达“行血则便脓自愈”之效;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体现“调气则后重自除”之意。刘老擅用大黄,常取其泻下通腑之功用,使湿热积滞从大便去,合芩连更显清热燥湿之效,合归、芍更益活血行气之功,体现了“通因通用”之法。合方槐花散中槐花善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侧柏叶清热止血。芥穗炭入血分以止血;风热湿毒壅滞大肠气机,故用枳壳行其气机,以达“气调则血调”之目的。患者情绪不佳,故给予疏肝行气之品以调畅气机,并以语言疏导其情绪。诸药相合,热清,湿燥,血止,故能辄剂而愈。
患者,女,61 岁。主诉:间断性腹泻2 年。于2019 年10 月5 日就诊。就诊时症见:大便溏稀,泻利无度,一日十余次,肛门下坠感,乏力倦怠,纳差,眠可,小便可。舌淡,苔白,脉细。慢性结肠炎病史2 年。中医诊断:泄泻,脾肾阳虚。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治则:涩肠固脱,温补脾肾。处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人养脏汤合《内外伤辨惑论》补中益气汤。木香10g,煨诃子25g,当归20g,肉豆蔻10g,炙甘草15g,肉桂15g,党参15g,白芍20g,炒白术15g,黄芪80g,陈皮15g,升麻15g,柴胡15g。5 剂水煎取汁450ml,150ml,日2 次,饭后口服。二诊:服药后患者腹泻较前减轻,日4-5 次,肛门下坠感减轻,余同前。处方:继服上方7剂,以固其效。三诊:服药后腹泻明显好转,日2-3 次,日大便基本成形,乏力明显改善,纳眠可。效不更方,继服10 剂,病获痊愈。
按:此患者为老年女性,平素体虚,为脾肾阳虚之证。脾肾阳虚,肠失固涩,而发生泄泻。脾虚气弱,运化失司,见倦怠食少。泻利日久,致中气不足,出现肛门下坠感。刘老遵从“急则治其标”原则,以真人养脏汤涩肠固脱,温补脾肾。方中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涩肠止泻,体现“滑者涩之”之思想;方中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以达温补脾肾之效而治其本。“虚者补之”,故合补中益气汤,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刘老擅用黄芪,且重用黄芪,取其“补药之长”之功效,尤适合此“久病正虚”之患者,两方相合,既能涩肠止泻,又能温肾益气健脾,故能应手辄效。
患者,男,55 岁。主诉:腹泻半年余。于2019 年12月27 日就诊。就诊时症见:大便溏稀,一日3-4 次,腹部隐痛,受凉后即泻,肠鸣,矢气频,神疲乏力,畏寒,手足冷,阴囊潮湿,纳差,眠可,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脉滑。结肠息肉病史1 年。中医诊断:泄泻,脾肾虚寒。西医诊断:结肠炎息肉。治则:温肾暖脾,固肠止泻。处方:《内科摘要》四神丸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人养脏汤。补骨脂15g,吴茱萸9g,五味子10g,肉豆蔻10g,大枣20g,生姜15g,木香10g,煨诃子25g,当归20g,肉豆蔻10g,炙甘草15g,肉桂15g,党参15g,白芍20g,炒白术15g。5 剂水煎取汁450ml,150ml,日2 次,饭后口服。嘱其热敷腹部,以缓解腹部隐痛。二诊:服药后患者腹泻较前减轻,日2-3 次,腹痛明显减轻,余症基本同前。处方:继服上方7 剂,嘱患者注意保暖,继续热敷。三诊:服药后腹泻明显好转,肠鸣、矢气频等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基本成形,日2 次,阴囊潮湿明显改善,纳眠可。效不更方,继服10 剂,后未再复发。
按:《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此患者为脾肾虚寒之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暖脾土,脾失健运,而发生泄泻。脾肾虚寒,阴寒凝滞,则见腹痛,手足冷,阴囊潮湿等。脾肾阳虚,阳气不能化精以养神,故见神疲乏力等症状。刘老遵从“寒者热之”原则,以四神丸温肾暖脾,方中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养脾土,吴茱萸温补脾胃以散寒,肉蔻温中涩肠,五味子固肾涩肠。合真人养脏汤,方中亦为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之品,体现“滑者涩之”之思想。两方相合,共凑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效。
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1,2],自古以来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泄泻病因诸多,有外感、内伤之分[3,4]。感受外邪,尤以湿邪为主,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
相杂而下,引起泄泻。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倦内伤,久病缠绵而至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久病肾阳虚损,或年老体衰,名门火衰,不能助生脾阳,无以温化水湿,凡此种种,均可致泄泻[5,6]。刘铁军教授在40 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泄泻的治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刘老认为泄泻的根本病机是脾胃虚弱,湿邪是主要病理因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须在此基础上方可导致泄泻。总的病机均为“脾病湿盛”,遵循从湿盛、肝郁脾虚、脾虚湿盛、脾肾阳虚总的病机发展规律[7,8]。更值得借鉴的是,其一,刘铁军教授提出“和五脏,调情志”之法,患者久病致情绪抑郁,应先“畅其情志”,采取语言疏导及经方、经典方剂加味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医者的人文关怀。[9]其二,刘铁军教授擅用大黄,在固涩的基础上,加3-5g 大黄,以“通因通用”“推陈致新”,达到“邪祛正安”之效。其三,刘铁军教授擅用黄芪,黄芪为“补药之长”,刘老在临床用药中多以50g 起,根据患者气虚程度增加用量,往往效如桴鼓。其具体用量思想还需常常跟师临证细细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