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也随着我国社会逐步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致死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相关专家通过对经典文献著作的总结整理,基于异病同治、脑心同源、中医整体观等理论基础,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脑心同治”理论[1]。有研究也表明“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可提供指导和防治方案,临床价值较高。本研究对“脑心同治”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总结其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指导作用及临床应用证据。
1.1 中医理论对心的认识。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心具有心主神明和心主血脉两方面功能。心主血脉,即心脏在人体血液循环中发挥主持调理作用。而心主神明,即心脏在人体精神思维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素问》就有提及“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意为心脏是五脏六腑之首,在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中起到主持调节作用,“神”即中枢神经系统,“神明”则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在《灵枢》中也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中也有提及 “心藏神”。表示心神不仅协调脏腑机能,在思维活动和精神意识方面也发挥着主导作用,若是心出现病变,也会影响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2]。
1.2 中医理论对脑的认识。中医早有提及“脑府”概念,即脑是精神活动之处,在许多中医药著作中虽未确切说明“脑主神志”,但是也对脑的生理功能有了基本认识,提高脑与思维意识活动存在联系。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将脑和神志相互并提,指出两者之间关联所在,即“元神之府”,《灵枢》中所谓“脑为髓之海”,也有将脑的生理功能予以说明。随着中医论著和医学发展,中医对于脑的认知也在逐渐完善,到清代《医林改错》也将心主神志这一错误说法予以改正,指出“神志在脑”,明确提出脑的生理功能包括记忆、思维以及语言、视听、运动等。
1.3 心脑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中医认为心脑共主神明,认为心和脑在生理以及病理上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张锡纯就有提出心脑相通的理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原心与脑相辅而成”,“心脑息息相通”。神明在心脑之路上来往,心脑神明贯通,因此产生思维意识和肢体活动[3]。同时也提出“一处神明伤,则两处俱伤”,即心或脑若有一处出现伤损,另一处也会受到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脑心同治”是在心脑在生理上和病理上存在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以及异病同治理念指导下所提出的。所谓“同治”,即同样治疗,与异病同治意义相符,就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病机相同的疾病,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变化基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通过改善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来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防治。继而在对于人体的精神意识、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不能单纯考虑一脏,而应注意心脑在生理上相互关系和病理上相互影响,应该以脑心同治为治疗原则方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1 强调疾病的预防。中医认为治未病不治已病,“脑心同治”则同样强调治未病,即对疾病的预防,强调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言,需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在《素问》中就有说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度百岁乃去”,古人很早就开始注重养生,注重治未病,要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均衡,注意体育锻炼,保持心理健康。中医认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饮食平衡,保证睡眠,有规范,注意劳逸结合,可有效预防相关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也有有效预防作用。
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都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如缺乏运动、心态较差、生气易怒、饮食不均衡、肥胖等。相关研究和文献报道也表明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心理健康和饮食健康可以大大降低卒中、冠心病风险,以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因此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需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科学作息,戒烟限酒,合理运动锻炼,合理膳食,维持乐观心态。
3.2 控制疾病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除了与年龄有关之外,还与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异常有关。高血压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较大。血压异常则会大大增加冠心病、脑血栓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对血压水平的控制尤为重要。糖尿病也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糖长期较高可加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引发心脏病等疾病。血脂异常会导致血栓梗塞、血管堵塞等症状,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若出现“三高一低”,即低密度甘油三酯、脂蛋白和胆固醇含量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过低,则会导致血液粘稠,新陈代谢速度降低,甚至堵塞血管,造成血栓、脑供血不足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血脂水平,保证血脂指标正常。因此需要注意对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检测,保持饮食健康,多食用清淡、高纤维食物,若指标存在异常升高,需及时予以药物干预,以防止引发各种并发症。
3.3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心病、脑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失调,“气血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气与血对立且统一,气寓于血,血本与气,两者关系密切,异名同源,一荣俱荣,气行则血行,故若气发生损伤,血也会有所损伤,即气机不畅,则血运受阻,因此中医对于气血疾病治疗则表现为气血同治,气治血治,调和气血。气血理论作为中医基础,对于脑心同治也有着指示意义,心脑疾病类似于气血疾病,两者在病理上关系密切,因此对于心脑疾病也施以同治,即脑心同治,因此其也是气血理论在心脑疾病中的发展和实践,也是中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4]。有学者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久病入络、本虚标实所引起,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痰饮淤结,可伴有肺气虚弱、脾胃虚弱、肝阳上亢等,但实质上主要为虚、瘀、痰三者所共同引起。因此中医也将通经活络、活血益气、散瘀止痛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途径,疗效也十分明显。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采取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有效发挥其活血化瘀、痛经益气、止痛等功效,可改变血液流变学异常,降低心肌耗氧量,应用效果明显。通心络胶囊是一种理血剂,其源于脉络学说,药方包括:降香、人参、冰片、水蛭、蜈蚣、酸枣仁、赤芍等,可通脉络,益气活血,止痛散瘀。多数文献资料均有指出,该药可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促进血管功能恢复,疗效明显。血栓通注射液主要由三七总皂苷和氯化钠组成,通过静脉注射,通过促进血流量,可达扩张血管、通经活络、祛瘀活血之功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优质应用价值,如心肌缺血、血栓、高脂血症等[5]。
3.4 脑心同治研究进展情况。“脑心同治”理论的提出时间较长,目前医学领域也有较多报告对“脑心同治”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如刘卫红[6]等在其研究中通过从中医角度辨证脑和心的功能关系和病理关系,对“脑心同治”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其着重阐明了气痰瘀同治的治疗方法,并评价指出脑心同治在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适用范围和作用。韩秀秀等[7]也有指出心脑同治在心源性脑栓塞中的治疗作用优良。袁春云等[8]等则是将中医“脑心同治”与西医进行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总结指出,对于脑梗死合并冠心病者,在治疗前期需以闭证宜开、脱证宜固为指标目的,治疗后期需以化痰通络、滋养肝肾为治本手段,也重点指出“心脑同治”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冠心病和脑梗死中的作用。
“脑心同治”为赵步长教授独自创新理论,其促进了中医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进展,并以此研制出多种疗效优质药物,如脑心通胶囊和丹红注射液,此两种药物均在该理论指导下研制出来,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多数研究报告都指出其具有优质疗效。药理学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抗细胞凋亡、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抗炎症损伤等药理作用,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脑心同治的良药[9]。
“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优势显著,治未病较为重要,心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需予足够以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将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在正常水平,保障自身健康。同时,应该将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予以推广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