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斌
(广东省深圳市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00)
今天看了方勇老师的《平均数》录像视频,感受到这位年轻老师独特的魅力。方勇老师,作为一个刚刚而立之年就成为全国名师的一线教师,我们的确需要认真的研究他的课以及他的成长历程,从中找到一些启发,以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进步。
在学习平均数时,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到“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设计到列式计算的方法,但一般不会把列式计算的方法提炼成“合并平分”,更不会形象的把求平均数的意义提炼成“拍平”。通过方老师的板书我们不难看出,这节课中,方老师希望留给学生的,并不是列式计算求平均数的过程,而是“移多补少”和“合并平分”,这不是一个具体的知识,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我们学名师大家的课,常常感觉学不来,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还是有偏差的?!当我们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时,我们才会跳出所学知识这个“载体”,上出富有灵性的课来。
方老师用很火的电视节目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出示了口算比赛的现场花絮,以示真实性,可是问题来了,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第一组有4名同学,第二组也有4名同学,第三组则有5名同学,每个同学的成绩不一样,到底哪一组获胜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第一组,有的认为第二组,有的认为第三组,学生各抒已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每组得分的方法进行比较。方老师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每组得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然后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先合再分的含义。引导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用更直观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根据教学经验,在理解平均数时,学生对“用一个数就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面对一组各不相同的数据时,意见一般很难统一。在这里,用“哪个数”不是理解的重点,这个数用来“表示的是什么”才是重点。
听过一些《平均数》的课,也自己上过。但是教学的重点往往停留在学生根据一组数据可以算出平均数的层面上,对于平均数的“敏感性”没有关注过,更没有在课堂中操作过。在方勇老师的这节课中,我也体验了一把平均数的敏感,也充分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没有成为名师的原因,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还是太浅,浅尝辄止。这是大弊端!备课时,我们不但要思考教什么,怎样教,还要思考所教内容的独特之处,这样的备课才是深入的,有了这样的备课做基础,我们在课堂中才会胸有成竹,调控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数学的趣味放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在我听过的课中,我比较喜欢篮球场景的应用。可以很容易引导学生感知新知识的过程以不同的参赛人员为单位可以分为四个阶段。A同学的投篮成绩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第一次感知。B同学的投篮成绩主要解决“移多补少”的方法感知。C同学的投篮成绩用来感知“合并平分”这种列示计算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代表的不是某个数的水平,而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投篮成绩除了帮助学生巩固上述新知识外,还有个重点就是帮助学生体验到平均数的敏感性。整个探究过程循序渐进,无形中的类推和猜测验证让整个过程充满了数学味。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关注“已知平均数,推测这组数据中某个数据”的训练形式。应该说这种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广泛一些。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要用到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和其实用价值。
一节好课的精彩,源自于课堂背后的教育积淀和思考。于我而言,一节好课源于无数次的常课以及课后的思考,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反思……一名好老师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