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学习通平台在高校在线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4 06:30赵晓菊曲丽娜张奕婷翟祖欢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酶工程超星分组

胡 敏,王 薇,赵晓菊,曲丽娜,张奕婷,翟祖欢

(1.大庆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2.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中区分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0 引言

“蛋白质与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主干课程之一,是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蛋白质工程与酶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具备熟练的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了解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科技成果,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从事研究工作时将理论知识向产业化转化的能力。该课程教学部分知识点琐碎,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容易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产生倦怠。为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1-2]。

随着手机、电脑变成学生日常的必备之物,教学的全信息化时代也将来临,笔者尝试将学习通APP引入“蛋白质与酶工程”的课程中,在实际教学中收获很大。以学习通平台进行交流,增加互动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分成3个阶段:(1)课前,电脑端建课进行预习和讨论,完成新课任务点;(2)课中,教师线上讲授、学生及时反馈,重在包括签到、投票、抢答、选人、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等互动环节;(3)课后,随堂测试和作业,重在反思学习效果。同时考核模式的转变也为提高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3-5]。

1 教学活动开展的3个阶段

1.1 课前

1.1.1 线上课程的建立

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章节的划分,针对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并上传知识点PPT、微课视频和拓展内容等,构建基于学习通的“蛋白质与酶工程”教学资源,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基于学习通的“蛋白质与酶工程”教学资源

同时,设计相关讨论题目,方便学生预习和深入思考,引领学生从理论向实践应用的过渡,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由被动到主动的线上自学过程。如2019—2020年的第二学期,2017级生物技术共82人开展了“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的线上教学,总共32学时,已建成线上课程包括4章16节,38个授课视频,77个任务点,71次互动环节,13篇文献分享,17次随堂测试和8次作业。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

1.1.2 线上课程的开展

开课前一周,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APP发布预习通知和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自学。学生需要完成新课教材自学、知识点视频观看及讨论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对新课内容有一定的掌握,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学生讨论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通过平台的统计功能和讨论结果提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课中讲授内容的深度和难度[6-8]。以2019—2020年第二学期为例,学生总讨论数为3 472人,生均讨论数为42次,教师总讨论数246次。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大幅度提高。学生2020年6月线上学习情况如图 3所示。

图3 学生2020年6月份访问学习通统计

1.2 课中

1.2.1 课堂教学活动

课前5 min发布签到任务,可了解学生出勤率。课堂用5~10 min语音或视频形式总结前一节课知识点。新课讲授中利用生产事例、工厂视频以及相关文献,提取学生的学习兴趣。穿插投票、抢答、选人、主题讨论等互动环节。以2019—2020年第二学期为例,共计签到15次,发放6次投票,选人答题4次,抢答4次,学生参与率100%。

1.2.2 分组任务

共组织3次分组任务,如表1所示。在讲述“蛋白质与酶工程”的应用部分,提前两周由超星APP发布分组任务,学生根据分组任务具体要求制作PPT,并按照要求进行展示,分组任务全部结束后进行评分,其中,教师评价(50%),组内评价(10%),组间评价(30%),自我评价(10%)。分组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讨论能力。学生查找和归纳总结能力有所提高。

表1 学生分组任务统计

1.2.3 文献分享

利用超星学习通APP上传与新课相关的期刊文献,在课程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利用选人答题、主题讨论、习题等形式加深学生利用当堂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等能力,更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9-10]。

1.3 课后管理

课后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如图4所示。截至2020年7月月初,学生平均完成任务点71.4,平均观看时长443.4 h,其中,最长观看时长1 190.7 h。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如图5所示,教师应根据学生提交的测验和作业内容及时批阅,对未完成的同学询问原因,将优秀的作业进行总结和展示,表扬积分靠前的同学,鼓励积分靠后的同学,利用超星APP可以对群体学生强调易错问题,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图4 学生课程学习进度

图5 学生作业情况统计

2 考核模式

以往课程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随意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被动接受评估。超星是一款符合当前教学需求的移动教学平台,通过平台上学生学习进度、教学互动、测验、作业、签到等环节,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状况,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加强对课程的宏观了解。同时,超星APP能够以大数据的形式显示出学生学习情况,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督促学生学习。例如,2019—2020年第二学期,“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的考核模式为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阶段性考核包括作业(5%)、课堂互动(5%)、签到(5%)、音视频学习(15%),测验(5%)、讨论(5%),占总成绩的40%,其余分数来自期末考试试卷(60%)。这种考核模式增加了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比例,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碎片化的时间被利用和支配,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 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教学的效果

3.1 提高学生参与率

学生在学习通平台在线学习的统计结果显示,82名学生在学习通平台进行章节学习次数共37 305次,人均454次。随堂作业和测试平均完成率均超过90%,且学生讨论次数明显增加。从统计数据看,学生在课程进行中的参与率越来越高。

3.2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利用学习通进行2017级生物技术专业“蛋白质与酶工程”教学,学生期末平均成绩为72.7分,最高分为90分,最低分为49分,如图6所示。与以往只利用实体课堂教学的学生相比成绩有所提高,且期末成绩在较低分数段的人数比例有所降低,较高分数段的人数比例有所增加。

图6 学生期末成绩统计

3.3 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通过与学生沟通教学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自由的学习时间可以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全面的考核体系能够体现学生全程的努力成果。利用超星学习通有利于其对本门课程内容的掌握。

4 结语

在未来,移动端学习的应用势必会带来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在教学中需要加入大量的图片、视频、动画、工厂案例等,超星学习通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提供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空间。同时,该软件的使用,有效加强了课上和课下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老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而且多角度的考核方式使考核更加合理,学生利用超星APP进行学习,摆脱了课堂的束缚,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

猜你喜欢
酶工程超星分组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显隐性课程思政在酶工程教学中的实践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浅谈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分组
酶工程精品资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