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消防装备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12-23 04:46:09王兆河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消防装备高原地区建设

王兆河

摘要: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救援队伍改制后的高质量要求,高原地区消防救援队伍装备建设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日益呈现复杂性和广泛性特点,对高精尖器材装备的依赖性也逐步加大,科技含量不断增高,对器材裝备的采购配备、管理及高素质的后勤人员队伍的建设,已成为装备建设中新的难题,着力推进高原地区发展装备建设和与之相适应的队伍建设成为重点工作。

关键词:高原地区;消防装备;建设

一、高原地区消防装备建设和灭火救援任务存在的现状及分析。

1.装备建设经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自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以来,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紧紧抓住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推动政府逐年加大装备投入,积极推进消防装备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但由于高原辖区面积大,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比例参差不齐,多数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州,经济主要以牧业为主,虽经各级努力,装备建设经费有了较大增长,但针对消防装备结构优化、质量性能提升、进口装备管理维护和战勤物资保障等方面,经费投入还存在不足,牧区群众消防发展意识淡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灭火救援和抵御灾害事故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高原民族特点和河流众多、地域广阔增大了救援难度。高原地区多以少数民族居住,信仰综杂,比如佛教中就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觉囊派四个教派。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宗教场所居多,且多在离县城较远的山里,道路崎岖,使得灭火救援难度较大,切大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内部悬挂的绸缎、经幡、伞盖、纤维织布,大量的彩绘、锦绣,香客供奉的香烛、酥油灯、纸张等物都是易燃、可燃物,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加之寺院普遍存在无消防水源、无自动灭火设备等问题,一旦起火,很难得到及时有效控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重大政治社会影响。境内河流众多,救援任务困难。高原地区地域广阔,人员稀疏,行政区域管辖较为分散,上百公里灭火、抢险救援成为经常性,户外救援装备、设施,难以满足高海拔、缺氧、高寒条件下救援要求。

3.高层建筑火灾荷载突出,扑救火灾难度增大。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原地区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期,城市高层建筑的呈日益加快的趋势,从高层建筑的性质构成情况看,住宅占了较大比例,公共建筑次之。建筑结构复杂、体量庞大,火灾风险极高,极易发生重大伤亡、损失和影响的火灾事故。高层建筑的平均密度近年来增长迅速,且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着消防安全管理混乱、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加大了高层建筑火灾危险系数。

4.执勤车辆更新、配备合理性亟待提高。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原地区消防救援队伍基本配齐车辆种类单一,车辆车况老化严重,高科技车辆仅对相对发达地方进行了配置,各地区相距较远,形成点多、线长、面广的现象,发生火灾增援难度较大,因此,各县配备水罐消防车不足,尤其是大吨位水罐车不足,不能满足重大火灾救援现场的需要,地域现状需求的车辆装备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相矛盾,严重影响到安全和执勤效率。

5.新建消防站部分个人防护装备数量配备不足。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消防救援局加大力度对高原地区“空白点”消防救援站建设,目前消防救援站虽已投入执勤,但由于新建时间短,采购周期不够,装备器材数量严重紧缺,只能满足每人一套的配备数量,达不到消防救援站建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勤备战。

6.装备技术人员培训得不到保障。在装备车辆技术人员专业队伍建设过程中,经费保障难以满足消防救援队伍发展需求,特别是专业人员外出学习经费得不到保障,学习教培训基地建设缓慢,致使新型队伍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在专业消防指战员待遇方面几乎和普通指战员没有区别,导致大家术业专攻的兴趣和热情不高,队伍新型化、专业化建设突破性不强。

二、加强高原地区消防装备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1.进一步优化装备配备结构。装备建设应侧重执勤消防站的实战需求,特勤和一级消防站重点开展1辆城市主战消防车、1辆中(重)型泡沫消防车、1辆具有救援功能的举高类消防车和1辆多功能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四个一”灭火救援基本作战单元配备,强化随车器材的配备,备份器材突出个人防护,救援类装备提升技术含量,优先配备具有起吊、牵引功能的专业抢险救援车辆,承担重大抢险救援任务。二级消防站在满足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备要求的同时,配备3-5吨,小吨位水罐消防车,便于在城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部位,作为第一出动力量,及时有效进行灭火救援战斗。

2.进一步完善消防装备储备保障体系。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战勤保障储备库为中心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物资应急运送机制,逐步购置供气消防车、油料运输车、灭火药剂运送车、器材物资运送车、空气呼吸器充气车、模块运输车辆等;使用标准重点储备个人防护类和抢险救援类装备,灭火器材和药剂按1倍的备份标准储备,同时,制订和完善战勤保障预案,提升战勤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

3.着力提升消防车辆整体性能。一是尽快淘汰超期或即将超期服役的消防车,更新东风、斯太尔系列等老式低端底盘,逐步采用高端商用底盘或消防车专用底盘,实现车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根本转变。二是尽快制定主战消防车器材配备标准,经济较发达地区逐步配备满载总质量12-20吨、载液量5吨以上、比功率12以上、水泵流量50L/s以上、乘员6至8人,配有多种灭火救援器材的大功率、多功能、高性能、多乘员、智能化的城市主战消防车。按照“标准配备与实战需求、常规配备与攻坚配备、基本配备与针对性配备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辖区保卫对象和灾害事故特点,逐步调整和优化车辆配备结构。

4.进一步提升装备管理水平。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完善装备质量检验员使用管理机制,发挥装备质量检验员在新购装备质量验收和在用装备技术检查等工作中的技术骨干作用,开展在用装备定期技术检查,为装备质量检验员配备便携式装备质量检查设备,配齐经过专业培训的装备质量检验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模式,派遣装备技师前往厂家进行专业、系统的装备器材维修维护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装备技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消防装备高原地区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无人机(2018年1期)2018-07-05 09:51:06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消防装备管理与消防战力提高
试析如何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