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帅
摘 要:随着经济环境逐渐转暖,我国的综合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各领域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拓展,灭火救援行动是维护社会各行业稳定发展,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消防救援机构在面对潜在火灾风险、高危风险区域的监控救援工作过程中不仅肩负消除火灾隐患,维护区域消防安全的职责,也承载了对社区民众防火的安全知识普及义务。据此,文章对现阶段灭火救援行动的基本状况进行概述,并阐述消防救援机构在行动中暴露诸多缺陷问题,并从基本制度体系、工作任务、现代化建设、人员以及宣传等多方面提出对应的处理方案,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对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问题;处理方案
在城建项目日渐增多的背景下,火灾隐患问题频频出现,各类诱因复杂多样,结合现阶段状况而言,消防救援队伍在参与各类型行动的过程中,时常遭遇各类型的安全问题,对整个救灾任务以及人员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可见,针对的现阶段灭火救援行动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关处理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消防救援机构的整体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灭火救援行动的基本状态
现阶段,灭火救援行动主要由对应的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该机构是维护本地消防安全的核心单位。因此,整个消防行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就实际而言,我国消防救援机构仍处于改制后的适应期内,相关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例如:责任主体架构混乱、权责划分问题、各类辅助措施缺乏等。针对此类现象,消防救援机构的基层管理人员需创新管理应用模式。另外,部分地区的消防救援机构积极落实对基本消防概念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意图提高周边地区民众对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联合本地居委会、小区物业开展消防系统的建设工作,但就实际效果而言,民众对此类宣传工作的热情普遍较低。因此,消防救援机构需从内部加强消防系统的顶层设计工作,结合实际问题做好本地出消防救援机构的发展规划工作,创新宣传沟通渠道,以此提高国内消防救援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总之,由于我国消防监督体系并未成型,在尚未順利完成改制的背景下,消防救援机构在开展救援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存在各类问题,导致整个救援行动的风险性较高[1]。
二、改制后灭火救援行动暴露的缺陷
1.传统救援思想根深蒂固
随着消防单位改制工作的逐步落实,消防救援机构的今后发展规划方向仍未明确,这一问题导致部分救援人员在救援工作中仍以传统思想为主,比如:救援机构人员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在改制后并未积极开展救援学习工作,整体救援技能水平停滞不前。例如在消防安全宣传过程中无法顺利解答社区百姓的相关问题,影响了消防意识传递与培养,导致民众对消防工作的认识仍停留于概念阶段。除此之外,“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始终沿用传统的处理方案应对新时期的消防工作,周围群众提出的新建议与新想法视而不见,仍沿用传统规章制度进行日常工作处理,缺少对新时期的救援工作变化的洞察力与理解力。在新时期工作中,消防救援机构人员应发挥奉献精神,贯彻落实消防宣传工作,注重自我技能的提升,从而提高效能,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消防部门必须重视传统思想的改革工作,积极重视员工岗位责任意识培养,增加单位归属感,从而提高整个消防行业的水平。
2.内部人员考核机制存在疏漏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内部考核中,主要采用的考核机制为经济奖惩模式,通过单一的经济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这种形式无法真正解决消防救援行动中存在各类问题,无益于消除消防救援机构行动的潜在隐患。深究其原因,主要出自系统内部没人员考核体系问题。当先,现行的消防救援机构考核制度问题如下:所属机构权责混乱,下属单位存在权限交叉问题,考核机制落实困难。另外部分机构的考核方式设定过于简单,并未综合多方因素进行系统性考虑,导致多数消防救援人员对于具体的考核机制存在抵触心理,无法真正投入到消防救援工作中去,进而在实际救援任务中较易出现安全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消防救援机构的管理工作[2]。
3.灭火救援行动配套工作落实困难
消防救援单位的运营经费由上级政府及地方政府合力承担,且日常工作受到本地政府部门的统一管辖,因此,在日常救援任务中,救援单位需依靠完整的救援体系发挥预定救援作用。在配套设计建设中,需引入大数据以及信息共享技术,以此提高对各类灾情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快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因此,消防救援机构需配备完善的智能通讯设备,提升消防救援机构的信息获取能力。其次,在基础设备建设方面,需结合救援人员的实际需求,提供合适的居住与休息环境。最后,在辅助消防设备采购与引进方面需满足灭火救援行动的基本需求。针对处于改制转型过程中的消防救援单位配套建设工作,需针对新时期消防的信息化、自动化需求开展配套涉设备的建设工作,以此提高消防辅助设备的短期投送能力,使得消防救援机构的专业能力得到应有保障[3]。
4.地方财政补贴规模有限
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有限,消防救援机构的运营经费拨款规模有限,时常存在延迟拨付经费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救援机构的正常运作,削弱了消防单位应对火灾危害的整体能力,进而阻碍了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灭火救援行动标准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1.积极推动本地消防法律制度建设
现阶段施行的消防监督执法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未发挥应有作用,且少数法律条款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问题,在缺少完善消防法规的环境下,基层消防人员的日常工作难度显著提高,问题逐渐增多。比如,在执行消防任务的过程中,差异化的消防法规标准将导致整个灾情的定责问题产生分歧,进而无法执行后续相关工作。若消防法规体系完善,内容严密,则可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成为控制火灾蔓延的有力帮手。因此,政府及救援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现行的消防法规政策,时期符合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的实际需求,让执法人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借助严密完整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救援机构可通过标准化的程序执行对应任务,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个人工作的信仰[4]。
2.优化调整灭火救援行动流程
在开展灭火救援行动的过程中,救援单位管理人员应首先对行动的具体流程以及人员结构进行统一规划。在开展救援行前,消防救援人员应深刻了解各项救援工作流程,避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问题,优化整个消防救援工作的流程,建立标准化的救援行动规范,避免因工作失误影响灾情救援工作。同时,结合救援的相关经验,开展救援工作经验的交流活动,积极调整具体任务细节内容,从而提高灭火救援行动流程的有效性,确保执法流程的规范化。
3.强化消防救援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提升整个消防机构灾情应对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消防救援班组反应能力的主要措施。因此建立完善的消防救援管理制度,可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消防救援队伍,从而有效降低周边区域的火灾隐患。具体方案如下:第一,管理工作需要从上到下统一开展,并非针对基层人员开展管理优化工作;第二,建立上下一体化监督制度,通过双向制度对管理层与基层人员进行统一化管理,以此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消防救援机构的整体救援能力。
4.注重现代化设备的引进工作
兼具信息化与自动化功能的现代救援设备是辅助消防救援机构完成任务的重要工具。近几年来,国内消防救援机构开始尝试引入物联网、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借助网络技术的信息共享能力,提高消防救援机构的整体工作能力。比如:引入无人机救援设备、光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火场周视摄像系统等。借助此类信息化设备可有效避免火场救援工作过程中遭遇的安全问题。因此,消防救援单位需积极开展现代化设备引入工作,推动本单位的现代化建设工作,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安全事故预防检查、火灾隐患原因分析、后期定责工作等方面,从而解决新时期消防救援人员面临的诸多问题,提高其工作效率。其次,借助网络技术便捷优势,建立对应的网上考核信息平台,通过对日常救援以及训练进行比分公示,倒逼救援人员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5]。
5.构建网络数据共享平台
要保证整体消防救援工作的效果,必須调集多方资源协同开展救援工作,因此积极建设区域化的网络数据共享平台,则可积极提高各部门单位对火灾隐患的认识深度,针对火灾隐患的高危风险点进行实时信息共享。借助功能化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可有效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效率。消防救援单位在构建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应注重基础功能建设,确保系统具备火灾信息的模糊搜索功能,并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隐患信息按照危险程度进行划分并实时播报,建立规范化、自动化、自助化的记录模式和管理模式,减轻一线工人的工作负担。
6.制定有效的监督体系
要保证灭火救援工作的稳定进行,则需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通过多种不同的监督方案辅助灭火救援人员的日常救援任务,比如:将各类任务的违规操作内容通过内部网络平台进行共享宣传,具体内容应包含违规行为、处罚标准等信息内容。另外,消防救援机构应解决信息化手段拓展监控范围。例如数字化摄像系统对火灾救援工作进行全程信息记录,通过第一手数据资料,对救援人员在火灾救援工作中的违规问题进行监督,从而切实提高整个监督体系的应用范围,提高整体监督效果,以此推动监督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7.积极创新灭火救援的工作模式
传统消防救援工作仅由消防救援机构一方负责,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地区的消防救援工作需结合多个部门进行协同作业,且整个救援任务必须依赖完整的社会资源体系支持方可进行。就消防救援单位而言,在日常救援行动中必须做到反应迅速,并确保救灾工作效果显著。因而,现阶段的消防救援单位必须重视灭火救援任务工作模式的创新工作。例如,在火灾救援任务开展过程中,首先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调取火灾现场及内部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在最短时间内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在制定救援方案后,首先借助信息化救援设备作为先头队伍进行场地探查,确定最优救援路线后,由救援队员突入展开救援。
8.做好日常的宣传服务
积极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宣传工作,借助网络化宣传平台或与社区联合开展线下地推工作,做到消防安全知识的全面普及,使得消防安全知识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因此,创新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意义重大。在宣传过程中,消防救援部门应联合政府宣传部们结合热点话题开展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联系民众日常生活,识别辨认火灾安全隐患,切实落实本地区的火灾安全防护宣传工作内容。另外,应结合百姓反馈内容对宣传文件进行对应修改,以此完善内容,提高整体宣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消防救援行动工作仍然在人员、技术、流程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内整体社会环境日趋稳定,各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较好,民众及社会各界对消防安全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消防救援单位应结合各阶段遭遇的相关问题,提出对新时期背景下强化基层员工救援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现代化技术引进、管理优化等方面进行火灾防控工作,消除火灾隐患,提高民众的生活满意度,更有获得感和舒适感,是消防机构坚持并且一直致力于此的目标,加强消防建设有利于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亮亮,庞腾.探究灭火救援行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7(07):43.
[2] 曾缉宏,朱苏闽.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员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地球,2017(09):104.
[3] 刘斌. 灭火救援中消防员的风险分析及安全保障策略[J]. 国际援助,2020(13):3.
[4] 任青松. 消防灭火救援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分析[J]. 科技资讯,2019,17(6):216,218.
[5] 黄中杰. 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伤亡案例分析及对策[J]. 山东化工,2019,48(13):256-25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