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杜甫在《小寒食舟中作》中曾提到“老年花似雾中看”,说的是年纪大了以后,连赏花这样美好的事都要受到视力下降的影响。看来,上了年纪视力衰退,今人如此,古人亦然。可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有老花眼或近视的人如何解决阅读的困难呢?
其实古人很早便知道用凸透镜来帮助阅读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墨经》里就有许多有关光和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记载。在出土的汉代以及魏晋时期的文物中都有水晶石制作的凸透镜,说明中国古人至迟在汉代就能用水晶石加工磨制具有放大功能的镜片了。
到了宋代,水晶镜片已广泛运用于生活中。有史书记载,北宋仁宗年间的进士史沆判案的时候,就利用水晶制成的镜片阅读案卷。不过,这种镜片的形制不像我们熟知的眼镜,而是无镜架的单个镜片,使用时用手拿着,就像用放大镜一样。
至于人们常说的“眼镜”的雏形,出现年代大概在南宋。明末清初的学者张自烈在其著作《正字通》中解释道:“叆叇(ài dài)即眼镜。”同时代的方以智在《通雅》中也有类似记载:“叆叇,眼镜也。”而“叆叇”一词的身影在宋代著作中便已出现。
虽然水晶镜片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早,不过目前公认最早的眼镜于13世纪出现在意大利。实际上,当时并没有可靠的验光技术,所谓的眼镜也不过是两片连在一起的放大镜,连支撑的镜腿都没有。
明朝初期,从西方传入了不少西洋眼镜。明朝景泰年间的进士张宁在其著述《方洲杂言》中提到他见过两副眼镜,其中一副眼镜的主人参政孙景章告诉他,自己的眼镜是用良马换来的。这说明,在明代中叶,西洋眼镜价格不菲。
在当时,眼镜的佩戴方法也很原始。明代画家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就有一位老者戴着一副眼镜,坐在挂有“兑换金珠”招牌的金店门口。这副眼鏡并没有挂在耳朵上的两条镜腿,而是直接夹在鼻梁上。
将眼镜夹在鼻梁上会影响呼吸,所以佩戴眼镜的方式不断改良。明代后期的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叆叇》中写道:“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这说明到了明代后期,人们已经通过在两端系绳,然后将绳挂于耳朵上或者缚于脑后来固定眼镜了。这种戴眼镜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中期。
明末的福建、广东等地,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眼镜制作的手工艺者。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本绘制于清代的《苏州市景商业图册》,里面有30余幅明末苏州街景图,其中一幅画中出现了一家“益美斋精制水晶眼镜铺”,里面便有一人在配眼镜。
明末清初,苏州还出现了一位名叫孙云球的杰出技师。他利用学来的基础光学知识,成功制作出了各种凹凸透镜,同时掌握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可以根据人的年龄和视力的不同制出不同的镜片,把中国的眼镜制造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
随着工艺的进步,不仅有老花眼的老年人可以戴老花镜,近视的年轻人也可以戴眼镜了。到了清代初年,眼镜的价格一路走低。明末清初的学者叶梦珠在《阅世编》中写道:“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由此可见,在清朝初年,眼镜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18世纪50年代,西方出现了带有镜腿的完整眼镜架。1784年,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双焦距眼镜。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至此,眼镜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形态基本上已无区别。
(摘自《齐鲁晚报》2020年10月2日,大浪淘沙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