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要: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强素质、履职责,切实做好消防监督检查,督促社会单位落实火灾安全主体责任成为降低火灾事故风险的重要途径。消防监督人员业务素质越高,被监督检查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到位,发生火灾风险的可能性就越低,社会火灾形势就越稳定。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业务素质,降低社会单位火灾发生几率,积极创造良好消防安全营商环境,成为一个亟待深思的课题。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业务素质
1 引言
近年来,除安全生产事故和不可抗拒因素外,民用建筑类和生产厂房、仓储类火灾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强素质、履职责,切实做好消防监督检查,督促社会单位落实火灾安全主体责任成为降低火灾事故风险的重要途径[1]。消防监督人员业务素质越高,发生火灾风险的可能性就越低,被监督检查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到位,社会火灾形势就越稳定。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业务素质,降低社会单位火灾发生几率,积极创造良好消防安全营商环境,成为一个亟待深思的课题。
2 当前消防监督队伍存在问题
2.1基层单位消防监督人员数量不足
当前,消防救援队伍中消防监督岗位人员数量较少[2]。以广西为例,部分基层消防大队监督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少、边、远、穷的县(市、区),除大队长、教导员外,有的基层大队甚至仅设1个大队参谋,属于典型的“三人大队”。而部分基层大队管辖的县(市、区)人口数量甚至超过200万人,与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数量形成鲜明对比。基层大队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事物还有参加上级会议、日常培训、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真正花費在消防监督检查的时间严重不足。
2.2思想包袱重,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当前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各类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一个接着一个开展,普遍要求“横向到边,竖向到底”,各种报表、报告不断收集上报,整治工作通报也是紧接着持续下发。但是,即使通过不断的持续努力,也很难避免不发生火灾事故,而导致行政或刑事追责处理。从而影响到基层单位监督人员的情绪,不会干、不愿干、不肯学的现象凸显,产生“不懂不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懈怠思想。
2.3普遍未接受系统性的消防监督培训
一个优秀的消防监督人员应同时掌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消防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多方面知识。消防救援队伍中从事消防监督岗位的消防干部,一般主要来自三个途径:当兵考学提干人员、地方大学生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毕业生(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这三类人员各有所长,但掌握的消防监督知识均有自身的片面性。其中,当兵考学提干人员多数擅长作战训练方面,未接受过防火监督检查、消防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方面系统性学习;地方大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除部分法律专业毕业外,多数未学习过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标准规范和规范性文件更是没有任何涉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系统学习过基础消防安全知识和部分消防标准规范,大部分未开展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学习和研究。
2.4受当地经济发展所限,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部分县(市、区)经济水平欠发达,当地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甚至有的地区仅只有一条街道,且大部分建筑较少达到需要安装自动消防设施的标准,更没有专业化的消防安全管理团队[3]。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经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反复锤炼,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监督人员。然而,通过书本学习的消防监督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通过实践娴熟掌握消防安全管理、自动消防设施工作原理和技能操作。
2.5人员流动快,未形成新老交替互补局面
受机构改革影响,部分达到退休和自主择业年限的消防监督人才相继离开消防救援队伍,未形成“传、帮、带”新旧交替的良好局面。初级涉入消防监督执法岗位的人员,只能从书本上了解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当遇上实际消防监督检查疑问时,新入职的消防“菜鸟”没有经验丰富的消防监督人员答疑解惑,只有依靠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摸索研究。遇上的疑惑或许需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幡然领悟。这无疑延长了初级消防监督人员的成长时限。
3 工作建议
3.1依托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开展消防监督业务系统化培训
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作为各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机构,承担全省范围内各岗位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各省消防救援总队应充分发挥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的独特优势,充分调动支队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锻造一支以提升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为目标的队伍。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要切实做好人力资源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和创新消防监督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与提升方式,科学设置消防监督执法岗位人才培养课程,全面培养掌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消防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综合性优秀消防监督执法人才。
3.2立足执法为民,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当前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消防体制改制转型期间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强调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监督执法的重要一员,立足执法为民,深入推进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助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特殊意义。
3.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到尽职免责、失职问责
2019年9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8号)第十九条要求:健全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办法。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使消防监督执法权力,权责法定。针对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不执法、乱执法、贪赃枉法等现象,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切实完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尽职免责办法,明确履职尽职标准和评判界线,对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消防监督职责、社会单位责任主体不配合的或其他客观条件无法整改到位,导致火灾事故或其他不良影响的,不应无限追责,切实呵护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
3.4建立基层执法单位上报执法问题的良好沟通渠道
再完备的法典总有它的局限性,会有不尽人意之处,更不能包罗万象。消防法律法规亦是如此,总会有消防法律法规漏洞、消防标准规范中考虑不全面的特定情形、规范性文件不合时宜的条款。加强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的执法互动,畅通直辖市消防总队、基层支队、大队等具有消防监督执法权的单位执法答疑解惑途径,进一步完善消防法律法规,提高消防监督执法可行性。所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消防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编制者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者只有充分收集基层执法单位在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才能让今后制定的消防监督执法依据更加具备科学性。
3.5加强学习,提高执法质量,凝聚消防监督执法为民正能量
消防监督执法是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消防监督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端正价值追求,深刻认识执法为民的现实意义,凝聚消防监督执法为民正能量。消防监督执法是一门复杂的、知識密集型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建筑学、燃烧学、化学、物理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5]。学好消防监督执法知识,不能仅靠一次培训、一次现场教学就能完成,而是要在工作中“干中学、学中干”,不断的反复积累,才能有一定的成效。只有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向书本学、向工作学、向前辈学,向其他行业部门学,触类旁通,勤于思考、用心专研,方能点滴成川,才能做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优秀消防监督执法人员。
3.6加强沟通技巧,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沟通技巧,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协会等积极性,调动社会单位主观能动性,避免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6]。对行业部门强调“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硬性要求,不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将依法追责处理,造成一定的工作压力,督促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对行业协会,要灌输整治火灾隐患就是保经营、保利益的思想,推广借鉴行业系统中消防安全示范单位的火灾隐患整治管理模式,树立“行业整治火灾隐患一盘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指导思想;对具体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用最“接地气”的沟通方式,讲授因工作疏忽导致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的案例,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告知要整改的工作内容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切实消除社会单位火灾安全隐患。
4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应革除当前体制上存在弊病,创新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培训内容和方式,从畅通学习渠道、加强专业素质、法律法规知识和沟通技巧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保护消防监督人员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才能根本解决“不会干、不愿干、不肯学”的现状,切实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甄国栋,高玉宝.消防监督检查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372.
[2] 赵飞.浅谈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行政执法能力建设[J].消防界, 2017(5):41.
[3] 张俊科.浅析当前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界,2017(4):61.
[4] 卢建平.浅析消防监督检查工作[J].建筑知识,2014(1):120.
[5] 刘亚梅.对消防监督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1(7):79-80.
[6] 田思龙,刘福存.搞好消防监督(检查)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培养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