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伟 陈友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测试了30%水杨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效果,结果发现:应用30%水杨虫酰胺悬浮劑防治甘蓝甜菜夜蛾,药后1-10天调查,施药剂量30-45ml/公顷防治效果(41.64%-94.10%),优于对照药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ml/公顷防治效果(47.89%-86.13%),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0天试验药剂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该药剂对甘蓝安全。
关键词:30%水杨虫酰胺悬浮剂;甘蓝;甜菜夜蛾;田间试验;药效
1.前言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世界性、多食性、暴发性害虫。据资料记载,80年代以前,甜菜夜蛾仅在我国的局部地区零星为害,而现在发生范围以普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甜菜夜蛾在各地区为害程度不一,江淮、黄淮流域为害较为严重,受害面积较大。甜菜夜蛾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6代,少数年份发生7代,越往南方其每年发生代数会随之增加,在深圳地区一年可发生10-11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在华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为害。甜菜夜蛾在长江流域各代发生为害的时间为:第1代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2代高峰期为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高峰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第5代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第6代高峰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下旬,第7代发生在11月上、中旬,该代为不完全世代。一般情况下,从第3代开始会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近几年,甘蓝甜菜夜蛾在温州呈高发趋势,并且表现出抗药性较强的特点。需要重新筛选低毒高效的农药对甜菜夜蛾进行防治,本文旨在测试新型杀虫剂30%本文旨在测试水杨虫酰胺悬浮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效低毒农药完成对甜菜夜蛾的有效控制。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甘蓝;30%水杨虫酰胺悬浮剂(海利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杜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常规背负式喷雾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试验药剂及对照药剂用量如表1所示。
(2)试验小区设计
试验设置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5m2,试验设置4次重复,具体平面设计简图如图1所示。
2.2.2 栽培和用药方法
甘蓝9月10日播种,9月30日定植,温室大棚中栽培。根据田间观察,于2019年11月17日喷药1次。采用常规喷雾法,先喷清水对照,再喷试验药剂及对照药剂,对准甘蓝叶片均匀喷雾。药水使用量按照每亩45L。喷雾均匀,使之润湿,不滴药液为度。
2.2.3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 调查时间和次数
本次试验调查时间为2019年11月17日(药前虫口基数)、11月18日(药后1天)、11月20日(药后3天),11月24日(药后7天)、11月27日(药后10天),共调查5次。
(2)调查方法
每小区5点取样法,每样点取5株甘蓝,调查整株甘蓝上的甜菜夜蛾幼虫总数。于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施药后1天、3天、7天、10天分别调查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
2.3 药效计算方法
按照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方法进行统计。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3.结果与分析
应用30%水杨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药后1-10天调查,施药剂量30-45ml/公顷防治效果(41.64%-94.10%),优于对照药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ml/公顷防治效果(47.89%-86.13%)。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0天试验药剂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目测观察该药剂对甘蓝安全。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4.结论与讨论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0%水杨虫酰胺悬浮剂施药剂量30-45ml/公顷对甘蓝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供试药剂试验剂量对甘蓝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生产上可以选用30ml/公顷于甜菜夜蛾发生初期喷药1次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试验进行较晚,试验总体虫量不足,试验数据有可能存在误差,需以后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孙梅梅,谌江华,柴伟纲,王丽丽. 7种药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3,(11):1466-1467
[2] 陈太春,冯志珍,王梦怡,李璐,李莎. 几种药剂处理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田间防效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16,(01):37-38.
[3] 张彬,刘怀,王进军,周旭. 甜菜夜蛾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8,(10):427-433.
[4] 苏建亚. 甜菜夜蛾的天敌和生物防治问题[J]. 昆虫天敌,1997,(04):36-43+7.
[5] 林珠凤,罗礼智,潘贤丽. 杀虫剂使用失当是甜菜夜蛾大发生的重要原因[J]. 昆虫知识,2007,(03):32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