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公平与学生满意度提升不同步的研究与启示

2020-12-23 15:49李全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满意度心理

摘  要: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已基本实现了资助政策、程序与结果的资助公平,基本达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部覆盖。但是受助学生对高校的资助公平满意度与资助公平的发展却不同步。通过研究发现,高校资助公平与受助学生的满意度发展不平衡,资助公平满意度的提升幅度存在发展滞后。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与分析,影响受助学生满意度的因素有过程公平、互动公平、心理是否健康等,通过分析研究,最终得出影响受助学生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心理和资助开展过程。这就启示高校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要想在高校实现资助公平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从而实现资助公平与满意度的同步提升,就应注意尊重受助学生和保护学生隐私,更应重视心理亚健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辅导。

关键词:普通高校;资助公平;满意度;心理;资助过程

为了尽快完成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教育部统筹各高校开展脱贫攻坚总体谋划,出台了一系列打赢高校脱贫攻坚战的政策指导性意见,促进了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资助项目的大幅度增加,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虽然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资助政策、过程与结果的资助公平,但是受助学生对高校的资助公平满意度却没有明显的大幅度提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高校受助学生对资助公平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反向追溯并积极推进高校的资助工作开展过程和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公平定位、资助任务和相关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助公平满意度与资助公平的提升不同步

(一)资助公平基本实现

近年来,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国家在不断加大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资助人次和资助金额不断提高,同时也对各高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体系进行了要求和考核。根据全国资助管理中心网站搜索[1],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制度不断完善(见表一),资助种类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应助则助和资助公平,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资助,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高等教育的优越性。

(二)学生满意度未有相应大幅度提升

随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不断提高。同时由于高校资助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比例与受助金额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资助公平已基本实现。但是,学生满意度却并未因资助公平而大幅度提升,在与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的差值却呈现拉大的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16年和2018年开展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2],可以明显看到,2016年教育公平满意度与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的差值(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为负0.17,而2018年差值为负0.5.由此可见,学生未随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而对资助公平感到更加满意。

二、设定调查问卷分析资助公平满意度影响因素

(一)根据调查目标设定调查问卷

分析相关机构和科研人员调查研究结果,Locke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其在工作中期望得到的回报与实际得到的回报之间的平衡关系。”[3]曾英认为:“助学金公平感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包含‘政策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维度。”[4]。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资助政策已经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基本实现全面覆盖,资助公平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分析资助公平和受助学生的满意度提升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按照曾英的“三维度”研究,我们此次不应继续对政策公平、结果公平维度开展调查研究,而应调查分析影响学生满意度的“过程公平”维度。为缩小调查对象,精准查找导致资助公平和受助学生满意度提升发展的不平衡原因,本次调查的采集对象应设定为已经获得高等教育资助的学生,本次问卷调查也不需开展全国大范围的调查,仅需在小范围内调查影响“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即可,精准查找影响学生对资助公平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此次调查向已经获得过同样资助(国家助学金)的不同年级高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二)根据问卷分析识别资助公平满意度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设定的“过程公平”题目主要考察资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程序是否公正,评审过程是否公开、透明。“互动公平”也可以理解为“领导公平”,主要考察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学生个性主题的平等要求。“信息公平”与“过程公平”和“互动公平”考查内容上具有同向性,同时“信息公平”又是考察“程序公平”的重要测量手段。“心理健康”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察参与考察受助学生是否存在孤僻、偏激、固执、自卑等性格因素。最终,最重要的是通过题目反向测算学生对影响资助公平的过程公平、互动公平、信息公平、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测算各题目类型对资助公平满意度的结果影响比例。从结果来看,过程公平和信息公平得分较高,学生普遍比较满意。部分学生虽然在过程公平和信息公平中打分较低,但是由于结果公平,总体满意度较高,反向测算对资助公平满意度的结果影响较低。互动公平得分最低,同时互动公平得分低的同学对资助公平满意度普遍打分较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疑似有问题学生,对各项打分普遍较低,且即使只有一个项目打分较低,也会对学生最终的资助公平满意度总分打分具有毁灭性影响,对心理亚健康学生来说,只有“完美无瑕”的资助才能提高对资助公平的满意度。

三、结论与启发、

(一)高校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尊重受助学生个体和保护学生隐私

现阶段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流价值取向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虽然突出了资助的公平性,但缺乏对资助对象的人文关怀,可视性的资助对资助对象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在开展资助的“互动”过程中,由于对资助过程中的显性“贫穷”的暴露,或者在接受资助之后的“区别对待”,或者在资助过程中资助主体对受助对象的不平等对待等等,造成了资助主体与受助对象的“互动不公平”,使得受助学生虽然接受了资助,但是却对资助公平感到质疑和不满,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对资助公平感到不满意。这也对迫切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提出了要求。高校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尊重受助学生个体和保护学生隐私,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价值取向由促进教育公平的显性价值向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隐性德育价值转变。部分高校近阶段开展了一系列“隐形资助”的资助模式创新与实践,值得其他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思考与借鉴。

(二)高校开展资助工作应重视心理亚健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辅导

在当前阶段,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已基本实现了资助政策、程序与结果的资助公平,基本达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全面覆盖,资助公平是一种客观事实。满意度主要是学生的心理考察,是一种心理的主观反应。根据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理论,满意度与资助公平是一种主客观反应,客观决定主观,同时主观对客观具有反作用。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亚健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缓解这部分学生偏执、对抗、焦虑、敏感等情绪,不仅是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和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要求。资助公平与满意度提升幅度的不同步,也从侧面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只有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重视和提高心理亚健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才能促使高校资助公平与受助学生满意度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1-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http://www.xszz.cee.edu.cn/index.php/lists/70.html

[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7-05-17;2018-12-22.

[3]  Locke E A.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69(4):309-336.

[4]  曾英:高校學生助学金评定公平感研究 [D]. 重庆:西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全记(1982—),男,河南桐柏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满意度心理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心理小测试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心理感受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心理小测试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