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经历了多个阶段。考察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康社会;历程;启示
1.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提出
改革开放前夕,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文革”期间极“左”思想路线的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长期匮乏。能不能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国家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邓小平指出,“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1](P237)他发展了“四个现代化”的内涵,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命题。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正式提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在他看来,“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2](P54)。他指出,当时中国发展水平落后于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的国家,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不应好高骛远,而应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的发展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国家的水平。并且,小康社会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仅要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还要对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点的帮助,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摆脱贫困和永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小康”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目标,也是需要分步实现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要正确把握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现代化,首先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1](P356)。为此,党的十二大作出了20世纪后20年“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3](P16)此后近40年间,分步渐进式实现阶段性奋斗目标,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特点。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升级
小康社会建设不仅有经济目标,还有住房、就业、社会、法治、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目标。1983年3月,邓小平到经济发展较快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了考察后,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图景,指出到那时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就业问题解决了、农村人口不再外流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到21世纪初,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总体小康。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命题并明确了其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我们党不断提档升级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其目的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彻底摆脱贫困并“富起来”。
3.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飞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命题并明确了其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4]2012年-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0%以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5](P22)同时也提出了2020年-21世纪中叶的“两步走”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和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如期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庄严承诺,更体现了我们党不断巩固和拓展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继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坚定决心。同时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我们党使全体人民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彻底解决了人民“挨饿”的问题,为使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4.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启示
在40余年小康社会历程中,我们看到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也看到了我们还面临的许多风险和挑战,更得到了深刻的启示。首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历程中,我们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目标任务去奋斗,践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全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其次,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党的执政布局。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我们党稳中求进的基调,提出的奋斗目标符合客观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的执政布局。最后,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經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改革开放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彰显。因此,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依赖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 习近平.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7-10(03).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刘芳(1993.07—),女,湖北利川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法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