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 陈述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感生成的重要载体。大学生通过非遗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培育珍贵的地方感,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家国情怀。将地方感的培育作为高校非遗课程目标,有利于留住大学生的乡愁、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地方感;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课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不仅承担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同时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日渐失却的地方感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学的校本课程有很多内容涉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培育地方感上做了很多探索。相对而言,高校非遗课程讲授的非遗知识不局限于地方,而是面向全人类,它所提供的全球视野和地域、民族之间的比较视野,为大学生地方感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框架。
地方感是人文地理学的概念,早在1974年,Tuan就提出了“恋地情结”的理论,其中就提到了“地方”是被人们赋予了情感的“空间”,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的连接纽带,体现了人对地方的情感①。与Tuan相似的,Relph认为地方感是一种本真的情感,强调与地方的主观性体验是建构地方感最重要的特征②。而Wright则使用了geopiety(大地虔诚)来表达人对地方产生的深切的敬重之情③。Steele强调地方感是人与地方不断互动的产物,是人以地方为媒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经由这种体验,地方成为了自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不能脱离人而存在④。因此,地方感是一种形成于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是由人地互动产生的,因此与地方本身的特质有关。
“地方意象(place image)”通常被定义为人对于特定地方所持有的信念、观念和印象的总和,是一种基于大量信息选择之上所形成的心理印象⑤,与地方依恋、地方认同、机构忠实一同构成地方感研究中的四个维度⑥。地方意象一般包括认知意象与情感意象两个维度,认知意象即人对目的地的信仰、属性、了解程度的集合,情感意象即人对目的地的感觉与情感联结⑦。对于在高校的大学生来说,直接与家乡地方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大学生所持有的地方意象主要来源于间接的媒介:课堂知识、网络媒体、社交网络,依靠这些媒介来获取地方信息,形成地方意象。高校非遗课程可以通过给学生传授家乡地方非遗的各种信息,增进他们对家乡非遗所蕴含的地方智慧和文化民俗的了解,促进学生对于地方的情感认同和信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地方意象乃至地方感的形成。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为例。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代表,遍布了广东的各个地方,也受广东的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影响,山歌的风格特色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客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融入了客家山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客家山歌是客家地方文化的真实写照⑧。如果有来自广东的学生通过非遗课堂上接触到了客家山歌,他就能体会到家乡的客家人融入到客家山歌的生活和性情,增进对山歌所体现出的家乡的文化风俗和民族情感的认识。学生通过课堂的媒介获取客家山歌的信息,不只是加深了对客家山歌本身,更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地方特色、民族情感和文化风俗的了解和认同,建立和加深对于当地的情感联系,在此基础上促进了来自当地的学生对于地方意象的形成,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地方感。
一个地方的非遗包涵着当地的文化内涵和集体记忆,是促进人们形成地方意象的重要载体。而高校非遗课程能够将非遗所蕴含的这些独具地方性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成为了学生形成地方意象和地方感的桥梁,加强了学生和地方的一种情感连接。
地方感作为一种连接人与地方的情感,是人通过与地方互动积累的体验而构建出来的情感,本身也包含着对一个地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感知和记忆,包含着对一个地方的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乡愁是地方感的应有之义。非遗贮藏着地方文化的灵魂,饱含地方的风俗、价值观等,是承载乡愁的重要载体。非遗课堂讲述地方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民间艺术等,都都可能扣动学生心中的乡愁情节,进而升华为更为高远的家国情怀。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要留住学生心中的那一份乡愁,就要培育学生的地方感,激发他们对于地方文化,非遗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从而抗拒遗忘,铭记乡愁。
在非遗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育地方感,有利于在当今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抵制盲目西化,坚定对祖国和家乡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华文明一直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少学生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容易动摇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造成学生对地方文化、少数族群文化的排斥和贬损,这将在根本上摧毁文化传承者的文化自信,进而使他们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主动向西方文化亮出白旗。此时就亟需培育学生的地方感,通过建立起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来发展他们对地方的非遗文化的情感,让他们认识到蕴含在地方非遗里面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不再妄自菲薄,有能力反对以普遍性的话语来压制地方文化的差异性,以文化自信来坚定坚守中华民族的文明。
参考文献
[1] 段义孚.空间与地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2017:1.
[2]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11):70-77.
[3] 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8.
[4] H. Parr. The Sense of Place:Homeless Care at Wytham Hall. Health & Place,1996,2(3):194-196
[5] 王婷,吴必虎,王芳,薛濤.重大疫情下潜在旅游者风险承受力对出游意愿的作用机制——基于音乐视频地方意象的前因影响与熟悉度的调节作用[J/OL].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2
[6] 黄林静.从“空间”到“地方”:城市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新媒体实践——以微信公众号“平话”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9(04):58-63+97.
[7] 王芳,薛涛,王婷,吴必虎.抗疫音乐视频中的地方意象对潜在旅游者地方依恋与行为意愿的影响[J/OL].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2[2020-09-21]
[8] 黄玉英. 客家山歌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 J]. 影剧新作,2013(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