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人类生态意识的普及,纪录片创作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态灾难进行了集中的表达和揭露,形成了三种较为常见的创作类型:揭露型、批判型和审美型。以生存忧思、批判现实、强调责任担当和呼唤生态平衡为导向,创作出兼具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对于丰富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创作空间和审美维度,对于树立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的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灾难;生态纪录片;文明批判;自然审美;诗意书写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2018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重点项目(2018CXZD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冰川和冻土不断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气候异常、热带地区扩大、降雨模式改变;海洋过度捕捞,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城市的空气中混合着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许多污染物。生态灾难的频发和生态危机的现实,促使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自己的领域探索使地球走出困境、人类摆脱危机的出路。纪录片以自己的视角和方法观察、记录着这个世界,它有着“制造者对苦难的关注,也包括真实记录的眼光、勇气以及社会责任”[1],它变更着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促使人类对自身的处境进行思考。
随着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国家战略的确立,生态纪录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三个集中书写的类型:一些纪录片对人类所遭遇的生态危机进行赤裸裸的呈现和厉声批评,力图引起社会对雾霾、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等影响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的现象的重视,如《悲兮魔兽》《穹顶之下》《假如气温上升六度》等;另一些纪录片也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人类造成自然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和忏悔,如《垃圾围城》《生态文明启示录》《重返狼群》《野性的终结》《疯狂的消费时代》等;还有一些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生态故事,在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的融合中展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理念,如《美丽中国》《森林之歌》《自然的力量》《第三极》《极地》《香巴拉深处》《我们诞生在中国》《大漠长河》等。
一、生态危机的影像表达
中国新世纪生态纪录片对破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各种行为进行了呈现,揭示出生态危机在气候、农业、森林、生物多样性甚至文明的衰退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变暖的地球》《环球同此凉热》等纪录片记录了中国和其他国家所遭受的冰川消融、森林大火、动物濒危、南涝北炙、热带雨林砍伐、海洋酸化等生态灾难,力图向观众呈现世界其他角落在发生的事情,对人的生存环境进行关照,给观众带来深刻的生命启示。
0.25℃、0.5℃、0.75℃,这些温度的变化对人类来说或许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是对冰川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北极熊和企鹅来说,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慢慢被摧毁。沙漠向绿洲推进的速度、冰川消融的速度、地球温度上升的速度是悄无声息的,但地球变暖的事实将使未来的世界版图变成另一番模样。
2002年,南极的拉森B冰架彻底瓦解,这块面积相当于美国罗得州岛的冰架的消融,对没有学会游泳的企鹅幼仔来说是致命的伤害;2008年,特大暴雪袭击中国南方,交通、通信、电力、物资供应全部中断,农业受损,有1亿多人被卷入了这场雪灾;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刚摆脱干旱,又遭受暴雨、洪涝齐发的危机;2013年,图瓦卢政府正式宣布抵抗海平面上升的各项措施宣告失败,图瓦卢将举国搬迁……究竟是什么让地球越来越暖?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煤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主要动力。之后的欧洲国家纷纷效仿英国,利用煤战胜了寒冷、黑暗、贫穷。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为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揭开了近百年来地球变暖的序幕。
《变暖的地球》带领观众将目光投向对我们来说甚是遥远的南北极冰川和大海中的珊瑚,听东南亚的生态难民讲述他们对家园的不舍和生活的无奈,关注极端天气是如何影响中国各地农作物的种植。这些看似陌生的事物、物质,在这个世界中皆为一体,海洋、珊瑚、鱼皆为一体,冰川、淡水资源皆为一体,人类和万物都是整个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共同拥有的不仅仅是通常字面意义所讲的‘一个世界,而且还是‘一个地球”[2],如果人类只是将自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损害自然带来的后果将反作用于自己。
喜马拉雅山冰川的快速消融,使得各大河流的水量剧增,高原上的居民明显感觉到“纳木错正在慢慢长大”。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正在威胁越来越多的牧民家庭,湖水的上涨使得牧地变为沼泽,自己居住房子的地基被越来越多的积水浸泡。但随着冰川变小,各大河流会干涸,淡水资源将逐渐减少,河流两岸居民的生活又会被干旱所绑架。冰川的消融会把陆地冰川推向大海,大幅增加了海洋的水量。海平面的上升将破坏堤坝、抹去众多临海国家,同时,海平面温度的上升有可能导致更频繁的龙卷风、台风的发生。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修建更高的堤坝抵御风暴灾害是可能的,但对于经济和科技实力并不雄厚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气候调节是很困难的,对于有些国家来说甚至是不可能的”[3]188。印度、孟加拉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意味着他们没有任何基础设施来阻挡上升的海平面和频繁的台风、暴雨,减少的土地面积使得这些生态难民只能选择移居到其他地区,人口的流动、增多会引发或加剧区域冲突。因此,海平面上升不单纯只是一个环境问题,还涉及到人道主义和安全问题,甚至可能带来军事问题。
如果说遥远的信号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那近在咫尺的危险则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冲击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用画面展现了中国各地正在遭受的自然灾害,通过给观众视觉的冲击来证明,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实。2011年12月,湖南的冬天还没有过去,但溆浦的油菜花已绚丽绽放,提前三个月开花的油菜不能结果,这意味着农民这一年的油菜都将绝收。同时,花朵唤醒了蜜蜂,而蜜蜂的声音会唤来其他生物,自然界的整个生物链条都会混乱。而在人们印象中从不缺水的贵州,也在经历着气候的异常。毕节地区锦星乡水库已彻底干涸,干裂的淤泥、在淤泥上生长的杂草,还有牵着牛来又失望而去的农民,都在告诉观众事实的发生到底是什么样,也让观众感受到危害的来势汹涌。农业一直都受制于无法预测的天气,而气候的变暖增加了病虫害的数量,也使中国的作物种植带发生迁移,这威胁着粮食生产的安全,最终会导致粮食供应的减少和粮食价格的提高。纪录片期望通过对极端天气进行细致、全面的呈现,积累事实、让事实发声,增进观众的生态意识,促使观众认识自己所處环境的生存状态。
《环球同此凉热》用全球化的视角探究人类与自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敏锐地反思着全人类的生存状态。英国的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能源,可燃煤一经发现,就快速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能源,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改变。燃煤量的巨大增加,导致了伦敦在19世纪大规模的空气污染。在19世纪中间的几十年,一年中雾天的情况是之前的3倍,肺病导致的死亡率快速上升。“二战”后的美国处于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造价低廉、经济实用的郊区住宅大量修建,便捷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逐渐形成,标准化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加大了汽车的产量。从有钱人的专属到大多普通人必须的消费品,汽车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也带动了钢铁、橡胶、石油、金融、餐饮、旅馆等行业的发展。越多的人购买汽车,相关领域的就业规模就越大。国家经济的增长给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美国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家”。受到美国的启发,发达国家德国、法国,以及发展中国家韩国、日本也将自己经济的发展寄托在滚动的车轮之上,这些车轮得以不停向前的动力,来自于一种黑色的液体——石油。从社会运行耗能到生活消费耗能,人类已经“用碳成瘾”,石油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工业企业,小到一件T恤。
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承受着气候变化的恶果。不管是温室气体、损害臭氧的气体,还是酸雨,这些危害“会通过自然界的联系影响到全球”[3]60-61,同时,我们留给后代的,也是一个生态被破坏的世界。
“人类为满足无限欲望创造出‘增长癖文化”[4]57,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文化的语境,造成了人精神世界异化、浅薄化和功利化,占有欲让人们产生了错觉,认为“我”就是“我”所占有的东西。人类沉浸于快递、外卖带来的便捷中,享受着娱乐消费带来的快感,不断将自我作为一种符号意象进行消费。对物质的关注远超过对于生命、道德、审美价值的追求,人类陷在物欲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自然资源也因人类无节制的消耗而遭到破坏。“衣食住行,还有随之而来并越来越高的娱乐和奢侈要求,所有这些,在根本上都在惊扰和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资源和能量的数量减少和质量恶化。”[5]
9世纪中美洲玛雅文明的衰退,以及南太平洋东部复活节岛文明的消失,都说明了生态系统的崩溃会导致社会的死亡。复活节小岛在1686年被发现时,一片荒凉,只有巨大的石像竖立在这片土地上。但科学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最初的定居者来到这座小岛时,这里有茂密的植被和广袤的森林。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砍伐树木用作燃料、建筑材料和独木舟。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使得岛上裸露的土地被侵蚀,土壤基本营养的流失又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下降。砍伐森林同样也使这座小岛的社会组织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冲突让部落之间的矛盾增多,进入无休止的战争状态。信仰体系的破坏,使整个社会走向了野蛮。“各种早期文明的衰亡阐明了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其突然消失的过程。”[3]95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楼兰的消失。楼兰位于罗布泊湖的西北岸,这个14000多人口的小国在张骞向世人介绍它之前,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登上楼兰的城楼,能够看到像蓝绸一样平静的罗布泊,从近至远,湖面的颜色也由碧绿过渡到深蓝。湖北岸有一望无际的丛林,湖南岸芦荻丛生。楼兰被如蜘蛛网一般的水渠包围,水渠间有辽阔的耕地。汉军的到来给楼兰带来安宁,使其免遭匈奴的掠夺,也彻底改变了这一带的生态环境,他们不像楼兰人一样敬奉“河龙”,也不对注入罗布泊湖的塔里木河心怀感恩,他们只是将自然环境改造为适应他们生存的样子。为了归顺于汉,楼兰人只得按照汉廷的安排,举国搬迁,在离伊循不远的原野定居下来,称为“鄯善”。就这样过了六百年,鄯善国的将领决定从已经亡国的前秦手中收回楼兰,当他登上城楼,已看不到祖先所描绘的生态的美丽和平衡。楼兰苍老了,罗布泊周围变得荒凉,一棵树死气沉沉,干涸浑浊的湖泊发出凄惨悲凉的呻吟。漫天的沙尘包裹著整座城邑,四周的丘陵一片荒芜。又过了大约60年,鄯善成为魏的郡县,而罗布泊湖、楼兰已变为废墟,从历史上消失了。
总的来说,对生态危机真实的揭示和呈现体现了纪录片的本体功能——记录和诠释,生态灾难的书写过程同时也是生态意识的传递过程,它督促人们采取行动,谋求缓解、改善和解决。
二、社会根源的文明批判
探寻、揭示、批判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促使观众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对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投之以关切的目光,使得生态纪录片具有了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许多纪录片创作者对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想观念,对物种灭绝、生态失衡的人类生存现状,对不断膨胀的经济欲望和淡漠的社会责任等许多的文化、社会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判,用血腥、残忍的画面激活观众的不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引导观众“认识这个应当被珍惜但却被蹂躏和滥用的、处于危险的地方”[6],正在被人类不断地损害和践踏。将自然的美丽和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结合起来,批判也更为有力。
王久良导演的《垃圾围城》记录了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北京通州区近500座垃圾场的情况,以温榆河环境的历时性变化为线索,用谷歌地图的历史图片形式展现了温榆河周边从几汪碧绿的清水变为被垃圾填满的大坑,分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自然环境的结果。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个个高度发展的商业中心,人们引以为豪的“成就”,是建立在改变自然性状的基础之上的:凿碎岩石、挖掘湖泊、弄干沼泽、大厦树立。什么都无法阻挡一座城市扩张的脚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北京不断扩大自己的边界,原本已是垃圾填埋场的区域,又被开发为商务区和住宅区;为了供给城市的建设而挖出的大坑,又用来回填这座城市产生的垃圾。就是这样一座城,地面之上是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地面之下则是垃圾的世界。人们拼命盖房子、拼命发展经济,这种经济第一、物质至上的发展观,就如同利奥波德所说:“这样的‘发展之结局,必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死于过度。”[7]168人类似乎并不知道地球母亲经过千万年演进才创造的各种资源,正在被“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7]139。
对狼群来说,肆无忌惮的捕杀必然会使狼群的数量和多样性遭到破坏,而不合理的农业和畜牧业使得沼泽和湿地干涸,草原的沙化、荒漠化则威胁着狼群的生存地。除此之外,狼群还要时刻提防偷猎者肆无忌惮的杀害。盗猎者不仅在草原上进行明目张胆的猎杀,而且公开销售狼牙和用620块狼头皮做成的狼皮袍。影片对人类残杀狼群的行为提出质疑:人类将人之外一切的生命都视为工具,无止境地杀害、掠夺,为何动物只能忍受这样的命运?征服和屠杀给人类带来快乐,但同属于草原的狼,为什么不能拥有活下去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影片直面偷盗、杀戮、售卖狼牙和狼头皮袍的丑陋行径;聚焦因不合理的农业和畜牧业而造成的土地沙化、荒漠化现实,反思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从人的精神意识层面来处理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9]。这部纪录片的影像和专业水准上虽有欠缺,但却用一个真实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狼除了残暴外不为人知的一面:温柔和感恩。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如果继续凌驾于自然之上,对其他物种咄咄逼迫,“人与人的关系也必然异化,人世间也必然充满暴力和血腥”[4]111。
总的来说,通过对捕杀、贩卖野生动物血淋淋的揭示,以及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背后的文化、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在理智和情感两个方面引发观众的共鸣,促使观众思考:谁会是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是我们从未见过的长江白鲟?还是遗世独立孤独生活在沙漠中的小鱼魔鳉?抑或是那些我们伤害了却不自知的动物?把人类引向坟墓的,是人类自己。如果人类继续无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现实,无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人类将会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三、自然审美的诗意书写
对于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一些纪录片创作者侧重于站在人类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发掘人和自然对立、疏离关系的深层根源;另一些纪录片则是通过拯救濒危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环境来表达人的忏悔意识和同情心。还有一些纪录片聚焦生态危机,但不仅是局限于厉声批评的层面,也不是单纯地反思人类的行为,而是通过展示大自然或壮美或静穆的风光,挖掘出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现自然丰富多元和和谐的动态。在孤寂的清晨、安适的黄昏,在丹顶鹤优雅的起舞和长臂猿悠长的鸣叫,在泥土、水流、植被、飞禽中表达回归大地、聆听万籁的梦想,从而为根治生态危机提供一种精神和理想,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和可能。在这类纪录片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在群山之中、南海水下,还是藏北高原、东北亚的针阔混交林,都隐藏着自然的秘密,那里有生命的律动,也有静默的狂欢,生命的坚韧和自然环境的残酷达成了奇妙的平衡。
从中国西南地区的苗寨到北方草原的蒙古包,从塔克拉玛干的戈壁到云南富饶的低地河谷,从西藏平静圣洁的高原湖泊到大兴安岭广袤无际的原始森林,《美丽中国》的镜头掠过锦绣大地,呈现中国多元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態,记录苗族、傣族、傈僳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各式各样贴近自然的传统生活。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的生态理念,但都对自然持有尊重、敬畏的态度。纪录片对不同文化理念怀有多元包容的态度,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影片中,中国未知领域和陌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在的地理空间被反复呈现,这些地理空间远离中原文明,相较于人们所熟悉的中国,它们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奇美的地理风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也有着田园牧歌的浪漫、农忙时节的繁忙和传统文化的流逝,这些共同构建了偏远、边陲、神秘的中国西南边境想象,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少数民族的古老和静谧中蕴涵着庄严和敬畏,他们的文化基因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理想与想象的精神庇护空间,能够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
西藏遥远、偏僻、具有挑战性的地理位置令其充满了神秘色彩,加之其独特的文化形态、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更激发了世人对这里的无限向往。《美丽中国》第三集《神奇高原》以壮丽秀美的雪山和险峻嶙峋的冰川为背景,在人与自然、信仰和生态保护相联系的凝视中,自然的广阔和宏伟、苍凉和悠远,为观众呈现了一种震慑心魄的静默美。向圣地朝圣的藏民,坚定、不受干扰地一直向前进,不管环境怎样变化,无论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总是在永不停息地长头叩拜,用身体丈量着大地。在重复的匍匐、磕头、叩拜中,自然万物好像都拥有了自己的意识,每一次的叩拜,都让他们距离自己的幸福和精神上的安息更近了一步。
在高原上最重要的,是和人类建立起密切联系的动物。藏民的生活并不舒坦,但他们已经习惯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甚至会用自己的方式和野生动物分享有限的生态家园和资源。纪录片中有大量的镜头在拍动物,但其实,拍它们就是在拍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独特关系。拍牦牛懒散地在草地上吃草,传达了藏民对它们的喜爱和依赖,因为这种长相凶狠、身型巨大的生物为藏民提供运输、食物还有做衣服的毛,它们的粪便可以做燃料,皮可以装饰经幡的番杆,脂肪可以作为敬奉神的供品;拍鼠兔在冰天雪地中不停地挖洞,其实是为了让土壤松动以便空气流通,这样在短暂的夏季,牧草和鲜花才能装点这片土地的荒凉;拍西藏湖泊饮水飞翔的鸟,其实也反映了这些湖泊不仅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其间的水更是养育了数亿人口,地球上大约一半人的生命都系托在这里。因为他们内心有所畏惧、有所敬仰,所以他们对自然环境、动物都非常珍爱,他们和自然有着深度的融合,在这里,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相通。通过真实地呈现,在对原生态、宁静景色的眺望中,“人可以看到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丽的东西”[10]。
而第四集《风雪塞外》则表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鄂温克人生活在大兴安岭,和他们一起生活在这片中国最北方森林中的是驯鹿。鄂温克人与驯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他们视驯鹿为民族的吉祥物,给每条鹿都取有名字,也在召唤驯鹿时轻轻敲响桦皮桶。遮天蔽日的大树、漫无边际的森林,为鄂温克人传统的游牧生活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也表明了传统鄂温克人生活的重心就是生存和繁衍。但过着游牧生活的鄂温克人已越来越少,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鄂温克族群,传统的游牧方式已不再适用于迁入都市生活的人,年轻的一代放弃了传统的生活。通过对这个古老蛮顽的部落和朴实勤劳的鄂温克人的描绘,影片试图捕捉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复杂关系。鄂温克人对自然的敬奉、对传统生活的坚守的确通过画面、空间、声音、运动镜头呈现了出来,但更为深刻的是,它开启了人们对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进行思考:“文明冲突的到来是必然,我们所要思考的,不是排斥,而是如何接纳”[11]。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美,纪录片用它的方式书写自然、讲述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内涵,为纪录片提供了很多的源泉。《自然的力量》吸取了中国哲学中对生命尊重的生态智慧,呈现了一个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世界,也用诗意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多采纷呈的山光水色:从陆地到海洋,从南至北,有雄浑苍凉的落日,有松塔坠地的滚动,有猛禽迁徙的壮观,也有海底生命的集中爆发。音响、解说、音乐等多元素的视听语言修辞为观众呈现了溪水流动的声音、花栗鼠啃食松塔的声音、鼠兔打洞的声音、積雪消融的声音、小海豹呼唤妈妈的声音、风吹落叶窸窸窣窣的声音,用耳朵捕捉生命的节律,营造了平静祥和、静谧轻柔的意境,给观众提供了亲近自然的体验。而色彩、景别、位置、动静等视听语言修辞,则展现了立体多元的地势地貌、自然万物的生长状态和生命繁衍的艰辛与坚韧,使影片具有了真实性,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也使观众能够用心感受造物主刻画生命的韵律,也传递了诗性浪漫的精神。
《自然的力量》在深不见底的海洋寻找隐藏的秘境。中国最深、最大的南海水下,是热带海洋生物的家园,1500多种鱼类和250多种软体海洋生物在这里生存。这些海洋生物最喜欢的聚集地就是珊瑚礁。生活在水深40米处的珊瑚虫,吸收海水中的碳酸钙来滋养自己的骨骼,经过日积月累的沉积聚集,形成了美丽又神秘的珊瑚礁群。这些珊瑚礁孕育海洋中的生物,人类得以通过捕鱼来保证自己的收入、调剂家人的餐桌。对于生活在涠洲岛的渔民来说,珊瑚礁群如同天然的防波堤,吸收了海浪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冲击力,保护着海边的小岛。这些海洋生物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自在之物,而是与人类有着某种呼应关系”[12]。探寻未知的生命、未知的领域,能够为人类打开新的视角,以这样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能让人类更加敬畏自然和生命。毕竟,“地理犹如镜子,了解世界就是了解人类自己”[13]。影片也在群山中寻找自然的秘密。在大兴安岭那片古老的树林中,春日万象更新、草木萌生,夏日明朗艳丽、生机盎然,秋日野果飘香、层林尽染,冬日冰清玉洁、一片寂静,深沉而内敛的原始丛林体现了大自然物竞天择的法则和生态系统的运转规律。当九月的树叶开始变黄、凋落,森林居民便用各自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寒冬做准备。长白山茂密的树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库,花栗鼠尽可能多地储存松子,林蛙寻找合适的冬眠场所。一场场雪覆盖了原始森林,但在冰冻的土地之上仍有生命在繁衍生息。当泥土和树枝刚开始释放春天的讯号,动物们便响应绿色的号召——捕猎、求偶、孕育新生命。通过展现淳朴天然的自然生态状态,“陶醉于它们的境界,我们便可以开始想象另一种与我们现状不同的栖居于大地的方式”[14]。
我们需要优秀的生态纪录片,通过了解自然万物的美妙和广阔,人类才能够想象理想的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才能“从故乡大地的深处伸展到天穹,天穹在此意味着:高空更自由的空气,精神的敞开之域”[15]。追问生命之谜,能够窥探出历史的必然性并审视自我存在的价值,而对地理本身进行追本溯源,不仅能更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能够推动历史进程。
对生态问题不同的描述、表达,反映的是创作者面对生态危机所做的不同方向的努力,他们或厉声批判,将生态灾难的方方面面用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呈现给观众;或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将人类无穷尽的欲望和精神世界的荒芜视为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或记录我国广袤的国土、丰富多元的动植物资源,通过诗意隽永、大气磅礴的镜头,唤醒观众的生态意识。纪录片创作者在创作中显示了他们的时代使命和担当精神,表明了纪录片创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对生态灾难的呈现、思考来反省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进而为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目标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揭露生态问题、记录环境事件、展现自然之美、传递环保的理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使人类更好、更舒适、更从容坦然地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周振华.纪录影像的再建构 表征、意义与认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339.
[2]Donald Worster.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Second Ed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316-318.
[3]麦克迈克尔.危险的地球[M].罗蕾,王晓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
[6]Lawrence Buell: 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 Literatur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U.S. and Beyond[M].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2.
[7]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Anthony Weston (ed.):An Invita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77.
[9]张文娟.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
[10]R. W. Emerson. Nature, Addresses, and Lectures,ed. R. E. Spiller & A.R. Ferguso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10.
[11]臧宁.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79.
[12]唐晓峰.阅读与感知:人文地理笔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32-33.
[13]顾朝林,等.人文地理学流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3.
[14]Jonathan Bate.The Song of the Earth[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250-251.
[15]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1.
作者简介:王宇慧,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与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