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城市汽车保有量激增,使得市政道路负荷不断增加,造成沥青路面裂缝、起砂、甚至局部脱落、塌陷等病害,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天气变化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因此,除需要加强对路面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外,在施工中加强原材料及过程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
关键词: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9.081
引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发展,而保证城市市政道路的新建与改造质量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力度、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最终有效改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总体质量。
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
1.1 施工技术存在滞后性。
在开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因为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施工效果、效率不佳,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存在问题的公路在投入使用后会导致公路出现不平整,甚至会出现裂缝与坑槽,对驾驶人员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1.2 建设水平不高。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拖慢施工进度。而部分施工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会选择不科学的施工技术,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强度方面出现缺陷,如波浪、车辙等问题,最终影响公路的使用。
1.3 设计环节的问题。
对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来说,外部因素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在设计阶段,未充分勘察施工现场,不够了解地质情况,在制定设计方案时,未从公路的实际情况考虑,导致工程使用环节的可操作性不强,出现多次变更施工方案的情况,影响到公路的整体水平,并且还会导致路面建设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体施工技术
2.1 沥青混凝土搅拌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材料运输不及时的问题,为避免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备沥青混凝土的方式,以此来保证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由于制备沥青混凝土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选择搅拌性能较强的搅拌设备。在开始搅拌之前,为更好地确定沥青数量、搅拌时间以及加热温度等相关参数,需要根据配比要求进行试拌,进一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效果。相关人员的配料工作是根据配料单开展的,沥青、石料等加热温度需要严格根据加热标准进行控制,最大程度保障沥青搅拌的均匀性,避免沥青混凝土存在颗粒分离或是结块等情况。
2.2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开展设计工作。同时需要确定沥青混凝土的种类、沥青的最佳用量等。在对沥青混凝土开展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一共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生产配合比、目标配合比以及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只有在确保其与工程实际需要相符后才可以开始大量生产。
2.3 沥青路面碾压技術。
对混合料进行碾压时,压路机的行走应尽可能快速,前进、倒退与转向都应保持平稳。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能有太多的转向,若必须改变方向,应缓慢进行,防止碾压轮发生摆动,压路机不能在刚完成摊铺的路表面停机,需停放在完成复压且保持稳定的路面。
3 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3.1 准备工作。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阶段,必须进行充分准备,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是测试设备的性能并调整设备的精度,以提高设备操作的可靠性;其次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培训,使所有参施人员详细了解施工过程,了解每项任务的职责和相关内容,并有序推进所有任务定期执行;最后是执行样板引路和试验段制度,通过样板段和试验段对施工配合比、施工机具组合及性能参数进行验证和优化,确保能够满足大面积施工的需求。在准备工作期间,可以优化和改善一些现有的管理缺陷和技术漏洞,为之后的施工提供良好前提条件。
3.2 优化沥青混合料的选型。
原材料控制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先决条件,按照道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等经技术论证后选择沥青品种和标号,应优先选择品质良好的A级沥青。道路上面层可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选用改性沥青或增设改性沥青上封层,可显著改善沥青路面的耐候性、耐久性和行车舒适度等,进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沥青面层应选择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坚硬、无风化的粗细集料及石灰岩,或岩浆岩中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细的矿粉,且不得受潮,粗细集料及填料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的顺序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作,并根据材料性能及施工条件等适时调整。
3.3 施工质量控制。
(1)混合料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根据产能、运力、运距、施工能力、气候条件等合理控制出料温度,并根据条件变化随时调整,做到快铺、快压、快成型,确保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成型等各个环节中温度满足施工和规范要求。
(2)注意道路下承层的施工质量,优先选择级配良好、透水性好的砂类土作为路基填料,分层分段碾压密实,同时保证路基有充足的预沉降时间。加强道路基层的覆盖养护,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或二灰基层,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保证透层、下封层、粘层的撒布质量,使其有充足的渗透、破乳时间,以保证各结构层的层间结合。
(3)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配备压实机械,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程序,对路面进行充分压实,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
(4)加强对细部的处理,井周、路边等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压实,确保其与道路有相同的压实度。采用单幅一次摊铺成型或多机联铺的方式进行摊铺作业,避免纵向接缝,尽量避免横向接缝,横接缝无法避免时尽量采用热接缝。新路面冷接缝及新旧路面衔接处应将接缝处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清理干净后涂刷粘层油,先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确保接缝处压实紧密。
结束语: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对原材料的选用进行严格把控,并检查沥青混合物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和维护过程,认真有效组织施工,不断对施工中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这样才能使得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超.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防治[J].建材与装饰,2019(36):272-273.
[2] 吴志勇.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建筑,2019,16(36):155-156.
[3] 周岐.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地产,2019(24):143.
[4] 许鹏.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福建建材,2019(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