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23 04:58魏晶晶殷珺琰
乡村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保护

魏晶晶 殷珺琰

[摘 要] 野生动植物是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人类长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分析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客观问题,探索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81-2

人类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庞大的资源消耗,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自然问题,加之过度的森林砍伐、开荒、狩猎与捕捞,以及环境污染与外来物种入侵等,致使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量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濒临灭绝甚至已经彻底灭绝,使得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明显下降。为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设置林业自然保护区成为必然选择。但目前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实意义

从资源分类的角度来看,动植物属于可再生资源。数千年以来,人类对于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不曾中断。人类社会的过度采伐、破坏与索取,导致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甚至被侵占,一些物种失去了赖以存活的环境逐渐走向灭绝。进入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更大,消耗的资源数量更多,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土壤流失、温室效应等,这些都对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不利影响。据统计,当下物种灭绝的速度极快,每天都会有近百种物种走向灭绝。而一些物种的灭绝会导致一些重要资源消失,自然与生态丧失平衡,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采取积极举措,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动植物生存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2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地理环境与地形来看,自然环境表现出突出的多样性,维度跨越较大,从热带至寒温带,皆有分布,既有热带雨林,也有高寒植被,植物分布层次较为明显,野生动植物资源整体上较为丰富。海洋、草原、荒漠、湿地与森林等地理环境较为丰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但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湿地被毁灭用于开荒、森林资源过度砍伐、动物偷猎现象严重等,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导致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与空间不断变窄甚至消失。特别是市场中的商贸交易,对野生动植物的危害更大。一些人员在利益驱动下对野生动物进行大量盗猎与捕杀,导致一些动植物逐渐灭绝。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提升,我国设置了林业自然保护区,不断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但从实践来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 保护意识缺乏,监管难度较大

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我国设置了较多的林业自然保护区,但这些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偏远地区,生活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周围的居民缺乏保护意识。在他们的认知中,野生动植物是自然存在的,不归谁拥有,谁捕捞到、猎杀到、摘取到,便是谁的。这种观念的存在,给自然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困难。加之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配置的工作人员数量却十分有限,全面监管难度极大,监管漏洞的存在使得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2.2 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野生动植物数量的锐减,加之市场需求较为旺盛,致使野生动植物在市场中的价格居高不下。而为了实现利益,林业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私自进入保护区,不断猎捕、挖掘动植物。虽然我国已颁发相关的保护法,但是仍旧无法抵挡偷猎行为。纵然是有线索,也很难找到证据,加之法律不健全,通常无法量刑定罪。法律细节上的缺失,使得法律规制力度不足、威慑力不强。

2.3 补偿机制不完善

法律规定,对于列入保护范围内的野生动物严禁捕杀,但一些野生动物经常出没附近居民家中,对农作物破坏严重,咬死居民饲养的家禽,给附近居民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对居民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因为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居民不满情绪较强,一旦遇到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等现象,则会暴力驱逐或猎杀,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3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对策

3.1 提升保护力度,增加林业自然保护区的数量

实践表明,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努力推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与还湿工作,营造防风林、防沙林,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恢复、保护生态环境。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森林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土地沙化治理、荒漠植被恢复等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完善林业自然保护区保障,如饮水、食物、栖息地、繁殖环境与隐蔽物等保障,动植物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内自由繁衍,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种群优化意义重大[1]。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更需要关注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拯救,采取现代化科学手段,有效恢复与改造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也可引入人工繁育与放归自然相结合的拯救举措。

3.2 重视科研攻关,开展拯救工程

对于濒危野生动植物,可以发挥人工繁育技术优势,做好这类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如设置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基地、种质种源基地,讓这些基地担负起濒危物种的保护与延续职责,构建人工繁育体系,并对成功繁育的野生动植物进行生存训练,最终放归自然[2]。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遏制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过少的问题。为此,需要重视科研攻关,做好科研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应重视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工作,大范围监测濒危物种的活动状况,让人工繁育、人工饲养保持在较高水平,为濒危动植物种群的恢复、扩大提供支持。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需要结合区域实际,将就地保护与种源保保存、培育充分结合起来;对于一些珍稀的野生动植物,需要做好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加强种源保存、培育,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熊猫饲养、救治、繁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3.3 强化执法,对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推动野生动植物立法工作,需要做好地方自然保護法立法,强化法律与制度建设,为执法提供精准的法律支持,对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盗猎等行为给予严惩,针对违法侵占自然保护区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3]。森林公安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严厉打击、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并做好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通过法律威慑、执法严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

3.4 做好管理工作,编制长期保护计划

针对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应做好保护与修复工作,为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与繁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对于核心区域,可以采取封闭式治理,加快湿地修复工程进度,逐渐恢复退化湿地。利用现代技术,对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的发展动态进行监测,如通过卫星成像技术,观察一段时间内因为自然因素与人类因素导致的自然生态变化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保护、治理提供现实依据[4]。在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应做好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推动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5 利用各种媒介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氛围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可以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介,宣传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氛围。

4 结语

当下,受人类破坏、环境问题等综合影响,野生动植物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理性来看,当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保护意识、监管存在难度、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机制不当等,为此,需要不断提升保护力度,增加林业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重视科研攻关,开展拯救工程;强化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利用各种媒介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氛围,以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

参考文献

[1]苏雪.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探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9(1):57-59.

[2]董亚峰.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9):95-96.

[3]常纪文,常杰中.科学准确建立禁食野生动物清单[N].中国环境报,2020-02-11.

[4]唐芳林,吕雪蕾,蔡芳,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思考[J].风景园林,2020(3):8-13.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