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玲
随着素質教育地不断深入,我国小学阶段教育在新课程体系背景下开展了生活化教学实践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与生活相连接,从而有效地将其利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但是如何实现高效的教学方式现,是当下小学教育工作者所要重视的任务。
一、依托生活元素,巧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当中无论是情感还是思维都并未发展全面,正处于待开发时期,而从学习当中获得知识并以教师为主培养其各方面能力是他们目前所需要的。但是小学生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再加上生活的经验也比较少,很多知识点都无法轻易地理解,必须要在逐渐的积累过程中才能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那么在他们学习的时候,由于对身边事物都有一段时间的好奇心,经常在课上出现走神的情况,而很多教师基本上沿袭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小学生表现不好就批评。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到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是否听得懂和愿不愿意接受,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的话课堂效率是十分低的。例如:在小学语文学习的时候,对于枯燥的文章或者是字句,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的话就会让小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就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他们一直保持着学习积极性了,其实可以根据生活当中的元素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讲到有关四季的文章,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来为小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参与进去真切感受,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助于课堂高效开展。
二、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化,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开展实践课堂就是要把教学的内容贴近生活,然后建立相应的体系,从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角度上来实现全面的教育。这样就会打破小学生局限在课堂学习的情况,使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更加开放。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为他们构建一个高效且愉快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小学实践课程当中会学习到一些有关于社会的主体活动内容,而对此教师可以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先把学生合理地进行分组,并保证小组之间在人数、成绩以及性别上的平衡,然后再根据课题内容让各小组进入讨论交流,时限到了以后再让他们发表见解。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小学生的操作能力,比方说在学习有关零用钱怎么花的内容时,可以让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成储钱罐的样子,再以小组为单位去讨论自己如果有100元会怎么花。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小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家庭、社会以及校园环境的,而且根据他们成长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一个小学生在兴趣、个性等方面也是存在着差异,那么如果教师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达到有效教学效果的,必须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达到适度培养。例如:在学习到有关通信工具的实践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自己的手机让他们去观察,再给他们介绍一下手机、电话以及电脑等通信工具的发展史。在此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这样有利于找出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化,然后为日后的教学和疏导做好铺垫。
四、利用生活实践导入教学,推动主体探究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教师,他们的任务不能局限在知识点理论的讲解上,应当从小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入手然后结合生活完成教学。既然实践课的教学是以生活作为背景的,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不能让小学生局限于课堂当中。作为教师,他们自身必须要树立起民主化的教学观念,能够和学生合理的进行沟通,然后适当地带着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活动课。比方说教学中有很多对某些自然环境观察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去校园当中去体验大自然。或者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安排小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烈士陵园以及科技馆等地去上实践课,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开拓小学生的视野,而且也能够为他们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当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学习与动手等能力有机结合,通过分析来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再结合新型的教学设备与理念,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