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纪录片《我到新疆去》讲好新疆故事的策略分析

2020-12-23 04:47郁轩肖涛
声屏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纪录片跨文化

郁轩 肖涛

摘要:纪录片因其客观纪实性的天然优势,成为当下跨文化传播中备受青睐的媒介载体。纪录片《我到新疆去》通过叙事主体文化身份多元化的选择、叙事视角的平民化、用新疆符号传递新疆文化、迎合社会主旋律等诸多创作策略,生动形象地对外讲述新疆故事、中国故事,以此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新疆立体化形象,增强外界对新疆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纪录片 《我到新疆去》 新疆故事 跨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南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研究”(XSH15001)。

纪录片因其客观纪实性的天然优势,能够将复杂的故事情节、社会现象以及历史文化等进行简单化的真实呈现,无疑成为当下跨文化传播中备受青睐的媒介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结构的高度概括。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世代生活着13个世居少数民族,经过长期以来民族间、文化间的交流交融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西域文化。由于民族差异和空间距离等因素制约,内地民众对新疆和新疆人的了解更多是通过媒体渠道,这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前者对新疆惯性浅层的“他者认知”,长此以往,加深了其既有的刻板印象以及文化上的认知偏见。纪录片《我到新疆去》因在同类新疆体裁纪录片中别具一格的创作理念、策略,成为讲好新疆故事的成功典范。该纪录片“以人为本”的创作路径向受众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新疆,建构了积极正面且丰富多彩的新疆形象,这对于颠覆新疆的标签化身份以及刷新人们对新疆的认知做出重要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文化隔阂带来的焦虑、警惕心理,以达成内地乃至全球观众对新疆的地域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我到新疆去》概述

纪录片《我到新疆去》是总导演库尔班江·赛买提继第一季《我从新疆来》筹划拍摄的又一部新疆人文题材纪录片。《我到新疆去》于2018年5月6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式,并于5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中播出。在第一季《我从新疆来》的热度和影响力加持下,《我到新疆去》上映后引来一片叫好,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4分。

笔者认为,《我从新疆来》主要讲述的是新疆人的故事,通过对18位生活在全国各地的新疆人的选取,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呈现了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新疆人立体化形象,反映了新疆人在为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时代命题。而《我到新疆去》在观众了解新疆人的前提基础上,更多的是围绕新疆这个地方而关注新疆的社会历史发展变迁、人文风情、壮丽景色以及民族间的融合,全景式地讲述了发生在新疆的故事,其通过24个典型人物的故事告诉大家,新疆不再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而是多元文化一体的地域。该纪录片共有八集,分别为《挑战》《相逢》《拓荒》《探索》《灵感》《跨越》《回家》《机遇》,其依然延续了第一季的拍摄制作风格,每一集的主题简单明确,由三个身份、职业、年龄等不尽相同的典型人物的故事共同深化主题。上述八大主题一是丰富了故事的选题范畴,展现出主人公援疆、赴疆缘由和动机的多样性,体现了主人公与新疆的独到渊源。与此同时,主题的设定能够使观众带有预设心理去观赏影片,更易理解主人公的所言所行以及对新疆所保有的情感,使故事更加顺利地开展。

《我到新疆去》讲好新疆故事的策略

一、叙事主体身份多元化,多维度呈现新疆形象。相较于《我从新疆来》把镜头对准生活在全国各地的新疆人而言,《我到新疆去》擴大了叙事主体的范围,所选取的典型人物的文化身份更加多元化,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内地,而是扩展到世界范畴。除了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杨敏德外,还有来自韩国的安钟旭、来自德国的丹尼尔以及来自巴基斯坦的萨达姆·胡赛因。影片呈现了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居者”和“迁移者”来到新疆后文化适应的过程,主人公先自述了到新疆前对新疆的印象以及来新疆的动因,后多位主人公多次提及自己的感悟,“新疆像家一样的”“在新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等,主人公口中“家”这一符号的多次出现展示了新疆地域极高的文化包容性。同时,影片通过24位人物在新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工作领域以及不同的情感,以他们的所感所知描绘出多视角下的新疆立体化形象,打破了新疆过去单一的标签化印象,使观众对新疆产生多元认知。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导演在制作纪录片时注重从文化间性角度出发,把对新疆而言的“他者”既作为传播目标,亦当作传播中介,有效打破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沟通壁垒。《我到新疆去》凭借作为“他者”的22位来自新疆外的典型人物在新疆生活的直接参与式体验,把新疆文化内化为后者的自我经验与意义进行阐述。这种个体经验之上的跨文化叙事以“他者”异文化的视角审视新疆文化,由于叙事主体与观众二者间文化身份地位的相似,使得后者在对新疆故事解码过程中消解障碍更易理解及认同,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二、叙事视角平民化,注重人文关怀。纪录片《我到新疆去》摒弃了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八股式”的宏大叙事路径,而是善用非官方的陈述,即把讲述故事的话语权力下放给普通百姓,以个人视角切入,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新疆故事。首先,这种民间话语的呈现真实且接地气,搬演痕迹相对较弱,立体化人物形象的打造消解了“探秘者”身份,使故事更具信服力的同时给予观众亲密之感。例如《拓荒》一集中,在新疆勘探、开采天然气二十余载的王中杰说道,“咔哧咔哧在那挖着坑干啥着呢”,“80后90后的很少有人干这个活,条件就是这么艰苦的,我们不可能跑到城市里面或者哪儿搞勘探去”,“北京上海在用上克拉2气田的气的时候,我跟我同学说,我说‘你得请我吃饭,我给你找气着呢,让北京的雾霾少点儿”,以及他最大的愿望是“干好项目,平平安安带弟兄们回家”。王中杰谈吐中略带甘肃口音、不假思索的语速和多种语气词的出现,把复杂、专业的工作以及为新疆乃至中国做出的贡献通俗地讲述出来,字里行间透露出工人阶级的淳朴,使观众被主人公独特的魅力所感染。

其次,每个人物短短7分钟的故事没有掺杂任何画外配音,全部由主人公自己讲述。因直接对话式的影像呈现,在消弭隔阂的同时与无形中促进了观者与叙事主体间的交流,这种直接对话式的场景构建,使故事更具代入感的同时给予观众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此外,片中大量人物近景和特写镜头的运用寻求罗兰·巴特笔下图像画面中的“刺点”,易使观众发觉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引发情感共鸣,以情动人。

三、新疆符号传递新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相较于第一季,《我到新疆去》更加注重对日常生活中新疆符号的呈现,向观众大量展现了蕴含新疆文化的符号元素。文化以符号为基础,新疆符号作为构建画面空间场景的陪衬被有机地穿插到讲述新疆故事的过程中,无形间向外界传递了新疆文化。

(一)对美食符号的呈现。美食作为客观物质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共通的“语言”。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能指”是符号的形象,“所指”是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和概念。纪录片《我到新疆去》中展现了诸多有关饮食的“能指”,比如馕、羊肉串、拌面、抓饭、干果等新疆的日常美食,其背后的“所指”暗含了新疆的美食文化乃至更深厚的新疆文化底蕴,无形之中在观众心中形成了美好的图景,增强了对外文化输出以及民族文化认同。

(二)对景观符号的呈现。第二集中阿超的新疆摩旅和第六集邢睿做雪豹调查的工作过程集中展现了新疆的自然风光,北疆的雪山、森林、湖泊以及南疆的沙漠、高原、古城,片中大量运用远景景别的镜头呈现了新疆的大美,塑造并对外传播了新疆的大美形象。另外,片中多次展现了南、北疆的乡村庭院和标志性建筑,特色的架构设计和五彩斑斓的色彩表露出新疆的人文风情。

(三)对语言符号的呈现。语言是文化的核心形式,比如在周丽娜与女儿之间的维语对话和作家王蒙用维语与当地居民交流中,不仅展现了新疆文化,也体现出了主人公的文化适应。除此之外,片中的洞窟壁画、乐器、舞蹈等艺术表达形式也是对于新疆文化的一种诠释。

四、“小人物”映射“大命题”,迎合社会主旋律。纪录片《我到新疆去》通过众多“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了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背景的时代命题,新疆故事也正是得益于社会主旋律而广为流传。比如在《探索》一集中,徐东良身上体现了众多人性闪光点。首先是他的工匠精神,徐东良天亮进洞窟临摹、修复壁画,天黑才出来,一小块馕就是他一天的伙食,并且每次进洞窟都有新发现,这足以体现他对于品质的卓越追求和敬业、专注的职业精神。再者是他心怀大爱、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徐东良常年与洞窟壁画打交道,做没有人愿意做的工作,为的就是将已经断了700年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最后是他的不忘初心,他曾说:“我是去挽救即将消逝的民族艺术而来。”但这一做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的壁画修复工作完美诠释了他的不忘初心和对壁画的执着。

该纪录片中其他人物也展现出了他们自身的高尚品质以及顺应时代的命题。商人黄震飞享受劳动的过程和劳动带给他的成就感,蕴含着“劳动的人民最光荣”之意;王中杰在戈壁荒漠中勘探天然气二十余载,陈长青和刘铭庭为了粮食增产和荒漠化治理而在田野间的岗位坚守,均能体现出他们身上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邢睿的“荒野新疆”行动则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些契合社会主旋律的故事背后的理念,升华了故事的思想和情感高度,正能量的传递符合受众的接收心理和意愿,进而赢得受众的文化认同。

对于国外受众而言,《我到新疆去》则打造了共通意义空间中的话语创新,其通过饱含真、善、美价值观的故事折射出连接亚欧非大陆的“一带一路”倡议。片中通过韩国人安钟旭、德国人丹尼尔和巴基斯坦人萨达姆·胡赛因在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汇核心點——获得的机遇以及给予新疆的福祉,不仅讲述了新疆的故事,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故事,映射出“一带一路”倡议所带给各国的合作互惠,侧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

结语

从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到纪录片《我到新疆去》,这两部作品真实全面地展现了新疆地区的人文风貌以及独特文化,真真切切地讲好了新疆人的故事、新疆的故事,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行的对外传播路径。《我到新疆去》更是成为讲好新疆故事的典例,它跨越了地域间、民族间固有的区隔,颠覆了新疆陈旧刻板的身份形象,其故事背后反映的价值观也促进了民族间、国家间的沟通与理解,对增强我国文化自信以及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栏目责编:杨刚

参考文献:[1]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09):27-39.

[2]张斌,李轩.你、我的新疆——《我从新疆来》中的离散叙事与地域想象的更新[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7,15(02):85-89.

[3]王冠婷.“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模式研究——以“我从新疆来”系列作品为例[J].现代视听,2017,(09):58-61.

猜你喜欢
纪录片跨文化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