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0-12-23 04:54丁晓娜
旅游纵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皖北旅游业融合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民手中有更多的财富可用于探索农村产业转型的新方向,以实现农业与多行业的协同发展。皖北地区有亳州、寿县等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和八里河、南湖湿地公园等,自然风光优美,是安徽省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是让皖北农民富裕起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皖北地区农村平稳发展的途径之一。

一、皖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一)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我国的旅游业和现代农业都呈强劲、良好的发展势头,两者融合发展的难度小且融合关联度高,发展环境良好。对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大力提倡和支持我国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要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融合是必然选择。其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同时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它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的外延越来越广泛,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皖北各县区建立经济体量大、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的支柱型产业,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打造“皖北旅游+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建设会议会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型特色旅游城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皖北各县区在旅游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必将迎来崭新局面。

(三)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是保护生态环境,人们在践行生态农业发展时,早就有了对环境的认识,这样也有利于在做到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增收。游客可以通过田园生活放松自己,在青山绿水间体会耕种的乐趣。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融合,有利于开发人员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旅游业与农业融合资源的保护以及参与性开发,充分考虑游客的内心感受,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打造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氛围,促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二、皖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分析

(一)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内部动力

1.产业关联性强

产业关联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产业间存在普遍的、密切的、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徐玲、王琪延指出,产业融合的基础是产业关联,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是新价值的动力源和增长点。要把各产业看成是由多个要素形成的有机体,将不同产业之间有交集的要素进行关联与整合,进而把不同的产业联系起来,最终形成新的发展空间或领域,促进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

2.旅游资源消费观的改变

体验式旅游在当今体验经济时代下快速发展。随着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日益丰富多样,他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逐渐成熟,已经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而更热衷于追求个性化、情感化、休闲化的旅游体验。从服务内容上看,由原来的以“吃”为主,逐步转向体验、娱乐、购物等,特别是观光采摘和民俗旅游休闲农业增长迅速。这也要求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注入创新的理念,以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

(二)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动力

1.政治支撑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旅游业和农业融合的全面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正视和利用政府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是实现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政府应适时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旅游业与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与发展,规范和引导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要严格把关,确保皖北的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皖北经济的增长。

2.经济推动

进入“十三五”以来,相关部门不断提升扶持政策的针对性,进一步深化支持皖北的发展。随着一系列促进皖北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推行,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了积极的变化。县域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為皖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创造了条件。

3.社会发展

近年来,皖北地区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皖北地区位于淮河以北,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大,气候适宜,特别适合种植农作物。大多数地区主要农作物产量都很高。一些县除了生产传统作物外,还生产特色农副产品,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产业。例如,砀山县以盛产酥梨而闻名,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怀远县以“怀远石榴”著称等。此外,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一些地区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例如,“山川秀,石如璧”灵璧县这一千年古县,致力于打造“中国观赏石之乡”;怀远县因其花鼓灯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花鼓灯艺术。

4.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

皖北农业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科技化发展,而很多方面仍以传统农业的方式和思维进行生产,这在无形之中不仅降低了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也限制了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现代农业的高市场化、高关联度、高科技化和完善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和助推器。皖北要加大发展现代农业的力度,比如,创新农业专业化服务模式,利用农业互联网销售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三、皖北旅游业与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皖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看,皖北有亳州、寿县等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是安徽省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虽然皖北的旅游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太大的起色,但是皖北旅游发展前景广阔。颍上八里河在2013年10月进入5A级旅游景区行列;亳州曹操运兵道的扩建、灵璧三园的建成、淮南八公山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等,使皖北厚重的文化具有可触摸性和体验性;而蚌埠禾泉农庄、淮北榴园村、灵璧现代农业博览园等乡村旅游的开发使皖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得以顺利整合。从旅游业收入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整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各城市旅游总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二)皖北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皖北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属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带。该地区土壤质量较差,部分地区存在土壤盐渍化问题,并且气候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变异性,年际降水不均,有的年份少雨干旱,有的年份多雨成涝,旱涝灾害频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该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①皖北地区受灾害影响的总体面积较大。②各地受灾害的影响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亳州、宿州、阜阳等地受到灾害的影响远远高于两淮和蚌埠地区。

四、皖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分析

(一)硬环境的不足

首先,土地瓶颈突破难。在当前政策框架下,国家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实行严格控制。例如,许多生态旅游景区由于土地的限制,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景点周边车满为患,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游客安全。其次,基础设施配套难,交通制约性大。乡村道路弯多路窄,影响出行和安全。另外,旅游区和生态园内外都存在标识标牌不齐全的现象。最后,

旅游秩序管理难。乡村旅游的资源管控、规划评审、门票管理、安全监管、投诉处理都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这些管理人员对乡村游研究不深,编制的文本要么和景区一个模式,要么照搬照抄,缺乏创新和竞争力。在落实规划中,部分建设主体和施工单位随意性大,监管又因力量不足相对滞后,管控难度大。

(二)内在软实力的缺失

首先,虽然皖北地区有一定基础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分散分布在各市乡镇,这些旅游资源大都是文化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俗文化,而自然旅游资源相对较少。其次,相比皖南其他旅游景区,皖北地区政府对于旅游产业不太重视,旅游投资者对旅游产品的投资力度小,皖北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最后,近年来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业生产上,对旅游业的投资很少,政府开发意识不强也会限制皖北地区农业、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五、推进皖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

要坚持在项目资金、政策扶持方面强化统筹,在宣传推广、要素流通方面敢于突破,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构筑资金整合平台,坚持规划建设一片、融合崛起一片、辐射带动一片,把资金高效整合、集中分配、统筹使用作为三产融合的强力保障。二是创新宣传推介平台。坚持“请进来办节”“走出去推广”和“多平台互动”的“三位一体”方式,为农业基地展示、工业产品展销、乡村旅游推介搭建优质高效的宣传平台。

(二)优化旅游经济结构

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产品的供给不平衡,形成了皖北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此,要优化旅游经济结构,突破旅游业和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难题,激发旅游业和农业协同发展的动力。

(三)培养综合人才

皖北地区的景区要加大投资力度,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根据地方情况合理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景区还要加强个性化服务,针对游客的旅游需求,提供多样的旅游服务。另外,对于农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开发,要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方式来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并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广大农民都能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和相關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培养适应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给出相应的补贴,努力培养更多的人才,并给出相关优惠政策使人才留下来,利用人才优势提高当地的软实力。

(四)保持乡村旅游特色

要坚持创新思路,坚持以特色取胜,提高乡村旅游文化的素质。如果乡村千篇一律,商业化、城市化氛围过浓,人造景观过多,就会使乡村旅游失去个性,,失去其独特的魅力。按照“农业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旅游向休闲农业延伸拓展”的发展思路,要坚持乡域景区化、乡村景点化、农户景观化原则,修订完善农业、交通、旅游、村庄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坚持“先做规划后进行建设,没有规划坚决不建设,规划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原则。乡村旅游必须首先突出其“乡村”的特色,并不断进行完善提升。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能在众多旅游形式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五)发挥产业创新能力

皖北地区要大力进行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力度。要创新理念,充分借力信息技术,加快现代技术向农业渗透融合,打造现代农业强大驱动引擎;紧盯项目和资金“两个”焦点,最大限度整合资金,建设以农旅结合示范区为代表的项目,有效解决三产融合发展的资金难题。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人文社科类)一般项目“皖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动力、路径、障碍与效应”(项目编号:SK2017Y03)。

作者简介:丁晓娜(1983—),女,安徽淮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

猜你喜欢
皖北旅游业融合
摄影·美好安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