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2020-12-23 04:38陈学琴
经营者 2020年22期
关键词:环保信息化建设

陈学琴

摘 要 环保工作的项目规划、前期准备以及管理决策等都需要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支持,因此监测统计在环保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环保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为环保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环保 监测统计 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对现有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冲击和挑战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的环保监测统计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对传统环保监测统计工作而言,日常工作主要是以人工手动的方式开展,这种工作方式与信息化的工作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因此现代环保监测工作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信息化水平下的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使得环保监测统计库面临较大的挑战,对信息的存储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最后,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环保监测统计工作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其方案模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因此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进行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手段的调整。

二、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保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均衡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就环保现状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于西部地区[1]。在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国家未全面控制各个地区环保监测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各个地区必须结合自身的环保需求以及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本区域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这是导致信息化建设地区差异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数据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

目前,我国部分环保监测统计工作对数据的处理操作不够规范,且存在对数据处理规则的理解不够透彻的现象,这给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除此之外,环保监测统计工作数据处理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对不合理数据的剔除工作未有效落实,数据质量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二,监测点位以及断面站点编码不够规范;其三,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校验规则不完善,传输通道不一致;其四,数据存储模式较为单一,突发应急措施未制定完善;其五,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职责范围缺乏明确的认识[2]。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保监测统计工作数据的准确性,使得环保监测统计工作无法切实发挥其最大效能。

(三)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立健全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效率。但是就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现状而言,信息共享平台还未建立健全,这对环保监测统计数据的最大化利用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对信息数据的整合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环保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环保监测统计系统还存在一些设计缺陷,各个系统的架构存在较大的差异,系统整合数据的能力相对较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环保监测统计数据的分析深度有待进一步增加

目前我国环保监测统计系统已经能够做到简单的统计分析、空间分析、模型处理以及各类要素的关联分析,但是综合查询、空间查询以及多要素综合分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一些环保部门对监测统计数据的分析缺乏重视,资金以及人员投入未切实满足监测统计数据分析的实际需求,环保部门与软件开发商的沟通交流不足,信息化意识严重不足,对环保监测统计的数据分析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

(一)加强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网络建设

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网络建设,是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就我国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网络建设现状而言,整体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国家监测网的数据量和网络覆盖点十分有限,并且点位的设计未结合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这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造成了巨大的阻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内容:其一,合理设置地方监测点的位置。环保工作人员在设置地方监测点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增加或减少地方监测点。其二,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监测统计数据的利用效率,切实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相关部门应根据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使其采用统一的传输方式、传输通道和文件格式,并切实提升数据管理系统的综合查询以及空间查询能力,为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二)提高环保质量评价以及信息挖掘能力

随着相关部门对环保工作的逐渐重视,环保工作的相关数据正在逐年增长,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环保监测统计工作中的数据会引来一轮新的爆发。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环保质量评价以及信息挖掘能力,实现环保监测统计数据的专题图制作、模板编辑以及报告智能化生成。与此同时,环境监测仪器会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干扰,因此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对数据在线自动审核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减少突发事故对环保监测统计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实现环保监测与大数据的融合

随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因此在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切合自身的切实需求,进一步促进环保监测与大数据之间的融合。在此过程中,环保部门要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切实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与价值。与此同时,环保部门要对数据传输和数据储存的安全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数据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数据传输和数据储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数据传输与数据储存的规范操作,为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注重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

各个地区之间的环保成果存在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任何一个地区的环保工作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国家的环保成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环保部门应树立良好的全局意识,不断加强“全国环境一张网”的顶层设计,切实加强各个地区环保工作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环保部门也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监测统计工作制度,使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职责范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环保监测统计数据造假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并对违法排污以及其他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除此之外,环保部门还要根据各个地区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实行“一个中心,二级储存,三级传输”的工作模式,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为中心,在国家和省级单位实现有效的数据存储,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建立中心数据库,市级地区先将自己的环保监测统计数据上报至省级单位,经省级单位整理汇总后上报至国家单位,当然省控地区和特殊地区也可以直接将环保监测统计数据上报至国家相关部门,从而进一步实现环保监测统计数据的互联互通,为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夯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个地区都在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积极开展环保监测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这为我国各项环保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网络建设,提高环保质量评价以及信息挖掘能力,实现环保监测与大数据的融合,切实提高对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的重视,从而为我国环保监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为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中宁县分局)

参考文献

[1] 熊丽君,袁明珠,吴建强.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9(12):2454-2463.

[2] 王文强.信息技术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解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11):140-142.

[3] 周官国.网络技术在环境保护监督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9(08):134-135.

猜你喜欢
环保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有痔无恐湿巾的试验研究及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