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英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段话:“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领悟经验,在操作探究中丰富经验,在反思评价中提升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一、操作探究中体验,让思考有方向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要安排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活动,但是,仅仅停留在热热闹闹的操作活动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在操作活动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
在教学“探索图形”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比赛活动,四人小组合作,在2分钟内还原大正方体,拼成棱长是3的正方体。此时,学生自信满满,认为是小菜一碟。可是,2分钟的时间大部分小组却无法还原,这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这时教师从中提取3个问题:问题一:小正方体涂色的面有哪几种情况?问题二:每种情况分别有多少块?问题三:每种情况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接着让学生借助不能拆的正方体模型观察思考。这时热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了,学生通过几分钟的静静思考,很快得出答案。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变色处理,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每种正方体的位置规律。
上述教学片段,让学生去拼组,经历失败的体验,在拼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发现问题所在,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要想快速正确还原大正方体,不仅要考虑每个小方体的涂色情况,还得摆对它的位置。有了这样的体验,接下来的探究更有了动力和方向,火热的操作引发学生冷静的思考。
二、观察比较中感悟,让思考有抓手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教师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对比等数学活动,享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
如:五年级下册的“找次品”是一节智力思考的探究课,是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解决起来相当复杂,学生学习之旅布满荆棘、困难重重。值得一提的是,对规律背后隐藏的道理,教材没问“为什么”,许多教师就省略了,而这样得到的规律是生硬的、机械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常常是一头雾水,教师更是一脸的无奈。如何搭建明理的平台,让学生的思考有抓手呢?
“从8瓶中找次品”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教师可通过列表、直观图示对比,巧妙搭建说理的平台,凸显规律的本质。在这样的观察比较活动中,学生很快发现隐藏的道理:要想找的次数最少,就要每次做好最坏的打算,让每次排除的越多,次品的范围就越小,就越容易找到次品,从而发现找次品的最优方法是“分成三份,尽量等分”。
而到了“从81瓶中找次品”的环节,教师把81(27,27,27)三等分,称一次就能排除54个,再把剩下27(9,9,9)三等分,又排除18个,通过这样的一次次图示体验,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酣畅与欢愉。
三、评价反思中体验,让思考有个性
弗赖登塔尔教授认为:“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当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反思、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老师对“计算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时,要除到循环节重复出现还是余数重复出现?”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议,更有老师提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就强行规定要算到循环节重复出现。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可取,这样的过程何不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碰撞呢?
出示:计算2.29÷1.1,学生独立计算,展示作业,第一位同学算到了循环节重复出现,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长长的算式,而第二位同学只算到了余数重复出现,就确定出循环节了。针对这两种方法,我组织了一场讨论。
师:对于两位同学的做法,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第一种是对的,除到两个循环节出现,而第二种没有出现循环节。
生2:我觉得第二种也是对的,虽然商还没出现两个循环节,但余数已经重复出现,就已经能判断出循环节。
师:有道理,当余数重复出现时,怎么判定循环节呢?
生3:可以回头看,第一次出现余数9时,商8,余数9再次出现,再除下去还是商8。
生4:我有补充,我们也可以在头脑里往下算。
师:数學就应该这样会“偷懒”,当除到余数重复出现时,就可以判定循环节了,不用往下除了。
继续出示:1.5÷7,7.15÷4
从第一题中,学生体会到方法优化的便捷性,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此时问题就出现在第二题中,学生却出现了7.15÷4=1.■的尴尬答案。对于这个错误,我组织了第二次讨论交流。
师:第二题出错的同学,你有问题吗?
生5:余数已经重复出现了,为什么商没有重复出现呢?
生6:第一次出现余数3后,后面跟着的是1而不是0,而第二次出现余数3后面是补0,所以商就不一样。
师:通过这题的计算,你想说什么?
生7:我觉得根据余数来判断循环节有风险,还不如直接除到循环节重复出现。
生8:当循环节很多时,我们就要学会根据余数来判断。
生9:根据余数来判断会省事些,但容易出错,找不准循环节。
生10:根据余数来判断循环节需要全面细致地观察。
……
上例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各种个体体验产生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心智之花灿烂综放,个性得到张扬,在碰撞中学生的体验由个体走向群体,在群体中又会有选择地保留和发展个体的经验,从而实现在学习过程个体体验与感受的升华。
思维是数学能力之“核”,思维也是数学素养之“魂”。数学课堂都应该基于“思维”教,围绕“思维”学。只有学生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学习,才能不断提升思维品质。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