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彤
摘 要: 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但是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导致我国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开始受到阻碍,人们对解决环境问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呼声和期望愈来愈高。因为企业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所以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保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企业环境责任;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024
引言: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系统,是对企业运行与绩效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和力量,环境不确定性会限制企业行为,甚至打破其固有体系的运作机制,使企业处于风险境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正视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变化,根据企业拥有的战略柔性建立防护机制并及时调整战略决策。对于易受环境影响的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具有敦促企业通过创新行为谋求自我发展的效应。
1 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早期较为常见的是“传统制约假说”,其中指出环境规制会降低企业绩效。业内部分学者为了支持这一观点,做出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成本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企业生产水平、发展速度会逐渐降低。该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会对企业收益产生积极作用,无法弥补投入的环境保护成本。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业内出现了“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的加强会使得企业研发投入成本逐渐增加,企业方面会更倾向于借助该措施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后续相关研究和统计资料表明,环境规制可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绩效的增长。
2 企业环境责任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2.1 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
战略柔性,是面对周而复始、加速迭代、错综复杂的环境变化而协议通过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战略选择,力求适应变化、运用变化、立足于变化之上,在不影响工作进度的前提下高效达到组织目标。当企业面临技术革新周期快、竞争企业迅速模仿等现象时,选择维持当前的经营模式,其市场份额会被取占或吞没;选择改变当前经营战略和市场规模,必将面临资本成本的增加及人才流动等现实困难。为避免产生此困境,研究企业在战略柔性指导下,进行业务重组或更新产品及服务是否能够对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起到规避作用,有利于企业减少由此形成的生存威胁,在面对变化时能够及时反应,获得创新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2:战略柔性中介了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2.2 解释变量
企业环境责任(CER)。采用和讯网公布的企业环境责任评级得分。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了来自CNRDS的企业环境优势(根据企业是否开发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是否为减少“三废”采取措施,是否采用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绿色办公的措施,环境管理系统是否通过ISO14001认证,是否获得了环境表彰等统计而成)数据进行再次检验。与此同时,根据企业是否承担环境责任,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取1,否则取0。
2.3 EMS与环境技术创新
EMS对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原理同其对经济绩效的作用原理基本类似,主要是可为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基础和创造条件。根据进化创新理论(evolutionalinnovationtheory),R&D的成功具有极大不确定性,企业在进行创新决策时常常依赖“拇指规则”(rulesofthumb),即按照经验和惯例而并非通过最优化决策过程来进行决策。在Porter和vanderLinde看来,该理论所描述的情形尤其适用于环境技术创新:由于企业在创造性地应对环境问题上缺乏经验,而且由于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问题,企业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环境技术创新的成本节约潜力(如能源或材料节约),会放弃或忽视很多潜在的有利的技术创新机会。环境管制会“迫使”企业去探察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性,而环境会计系统或生态审计等这种企业内部的“软”环境措施则能为环境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基础,有助于企业完善以“成本—效益”估算为基础的环境技术创新决策。
2.4 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加强技术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当下,国内技术创新能力受人才储备不足影响突出,限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要尽快落实下述措施。首先,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尽最大程度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创新意识突出的人才;其次,创造出利于企业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最后,加大先进人才、贡献型人才的奖励,形成完整的引入、培养、奖励机制。
2.5 积极关注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明确市场创新方向
企业应从竞争和需求两个角度进行考虑。首先,企业在提升国际化深度的同时,可采取跟随战略,根据竞争者行为的变化,以调整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人员占比;也可以在企业设立情报部门来分析竞争者和潜入者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预测其行为,为下一步举措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或采取专利互认、标准准入、战略联盟等方式与国外的竞争者合作,合理占有国际市场中的资源,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其次,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客户的需求快速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现有产品价值的相对降低。可以向客户发送邮件、或是实地访问等即时信息交流方式来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对本企业产品的建议,从而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方向,也能为企业主导市场前沿应用领域的标准提供可能。
结语:企业在积极承担环境责任的同时,也应与利益相关者保持广泛而密切的关系,积极提高信息共享意识,促进知识信息的融合。相对于防御型和分析型企业,探索型企业环境责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故企业制定环境责任战略时应与企业自身战略相匹配,探索型企业更应积极履行环境责任,进行绿色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場,而防御性和分析型企业需要满足利益相关者对环境责任的基本要求,树立负责任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检验发现,冗余资源会正向调节企业环境责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应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利琳.企业环境责任成本效益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2010,(9).
[2] 张弛,张兆国,包莉丽.企业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的交互跨期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评论,2020,32(2).
[3] 崔登峰,邵伟.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能力与企业绩效——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