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产负债表分析法的我国金融业发展状况研究

2020-12-23 04:30倪平平
西部金融 2020年7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倪平平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向纵深发展,但也面临着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本文运用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通过编制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从期限错配、清偿力、资本结构错配和货币错配风险四个方面分析银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风险;资产负债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20(7)-0038-05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正在向纵深发展,同时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因此,研究和分析金融业的整体运行状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及应用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简介

2002年,IMF的Allen和Rosenberg两位学者研发了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以下简称BAS),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一国或一个经济部门看成一个具有企业性质的经济实体,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将其所有经济活动资产负债表化,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资产和负债各项目的存量、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变化趋势可能会引发的相关风险。该方法的关注点从传统宏观经济的存量分析扩展到流量分析,有助于预测未来经济走势、潜在风险的影响以及风险传导路径。BAS主要关注以下四种类型的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

期限错配风险,是指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不匹配,导致流动资产不足以偿付流动负债所引发的风险。一般来说,需要遵守期限配对的原则主要是:短期资金来源作为短期资金运用,长期资金来源作为长期资金运用。

清偿力风险,是指资产不足以偿付债务的风险。该风险极易在净资产不足或资产变现能力变坏的情况下出现,并与其他几项风险密切相关。相对其他部门,金融机构对债务融资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极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

资本结构错配风险,是指过度依赖债务融资,脱离股权资本的保护所面临的风险。股权资本又称“股权缓冲器”,当一个部门受到冲击时,缺乏“股权缓冲器”很可能会引发危机。因为股权融资相较于固定利息的债权融资而言,股息支付可以发生变化。所以,债权融资尤其是短期债权融资倚重过大,不仅会导致期限错配,还会导致资本结构错配。

货币错配风险,是指资产和负债所使用的币种不同,在汇率波动的情形下可能引发的风险。一个国家严重的货币错配会不利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实施,影响金融稳定,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二)资产负债分析法在金融风险研究中的应用

BAS将金融风险定义为金融部门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异常波动而导致的资产负债层面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风险。可以将我国金融部门看成一个整体,运用BAS方法对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分析,为金融业风险管理提供新的路径。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的我国金融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编制及数据说明

我国金融机构由银行业、证券期货和保险业等组成,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金融业总资产308.96万亿元,其中银行业资产总额为281.58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总资产91.14%,保险业的总资产为19.50万亿元,占金融总资产6.31%,证券业资产总额为7.88萬亿元,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为2.55%,见图1。

因银行业占金融业总资产超过90%,因此本文以我国银行业来代表全国金融机构,编制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分析我国金融业风险。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总负债数据来源于银保监会历年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所有者权益数据由总资产与总负债相减取得;短期贷款、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居民活期存款、居民定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定期存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历年发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本文以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作为流动资产占比,推算出我国金融机构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以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活期存款占存款余额的比例作为金融机构流动负债占比,估算出我国金融机构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由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与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轧差计算得到。数据期间起始于2007年末,以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金融业整体运行情况,见表1和表2。

(二)我国金融业发展状况分析

1.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均呈稳定增长趋势。2007年至2019年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率呈波动变化,但流动资产明显小于流动负债,长期资产一直高于长期负债。2019年末银行业流动资产占比为35.59%,而负债方短期负债占比为44.31%,两者相差8.72个百分点。可见我国银行业始终存在短存长贷现象,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2007年到2019年流动比率和流动资产占比稳中有降,虽然流动性比率符合流动性监管要求,但是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逐渐显现,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从主要财务指标来看(如图3所示),银行业资产负债率较高,2007年至2019年资产负债率均在95%以上,金融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为存款。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会影响负债构成的稳定性。用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和期限更短的负债支持信用资产的扩张,加大了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从银行业存款结构来看(如图4所示),2007年至2019年间,除个别年份之外,活期存款占比均大于定期存款占比,2010年之后两者占存款余额的比例较为稳定,资金来源有了长期化趋势。近几年来经济不断下行,资本市场活跃度不高并且有效投资不足,导致定期存款比例逐渐上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限错配风险。

从银行业资本结构来看(如图5所示),短期贷款与长期贷款之比由2007年的0.845下降到2019年的0.458,年均下降3.23%,说明我国银行业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

2.负债融资依存度较强,存在结构错配风险

近十多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如图6所示),2007年资产总额为525982.50万亿元,2019年总资产已经达到2900025万亿元,增长了5.5倍,年均增长率为37.61%。负债总额由2007年的495675.40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655363万亿元,增长了5.4倍,与资产增长基本保持一致。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保持在91%-95%之间,2019年末该值为91.56%。资产负债率近几年呈小幅下降趋势,资本结构趋于改善。

3.整体规模稳步增长,清偿能力逐渐增强

从规模上来看,我国银行业资产和负债总额持续增长,资产负债净头寸为正,且规模持续增加,整体来看不存在偿付风险。2007年至2019年间,我国银行业产权比率由2007年的16.36逐渐下降至2019年末10.85,表明整体清偿能力逐渐增强。

4.外币资产和负债稳定增长,货币错配风险逐渐降低

2007至2019年间,外币资产和负债均呈增长趋势。从外币资产结构看,其中外币资产由2007年末的16055.65亿元增长至2019年末的54897.36亿元,年均增速为20.16%;外币负债由2007年末的11680.19亿元增长至2019年末的52857.25亿元,年均增速为29%。由图8可见,2009至2015年间,外币资产与外币贷款差距明显,货币错配风险较大。随后,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14年至2019年间,外币资产增长有限,基本保持稳定,而外币负债增加较快,两者差额逐渐缩小。截至2019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净外币头寸2040.11亿元,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之比为1.04,外币资产接近外币负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货币错配风险不大。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业资产负债管理,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当前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正逐步推进,存款增速逐渐放缓,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一是结合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特点,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现代化的资产负债管理监测体系,加强资产负债结构比例监测,构建资产负债预警和风险响应机制,及时对错配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发出风险提示。二是各金融机构要树立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科学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方法,动态调整流动性风险偏好和资金运用策略,促进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优化。三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市场风险计量水平。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准确识别和计量基础上的,应积极引入诸如VaR值的计算、压力测试、情景模拟、敏感性分析等市场风险计量技术,以及比例指标有偿转让、经济资本有偿使用等手段,逐步提高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认知度。

(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降低期限错配风险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大部分融资需求无论长短期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因此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积聚。在经济下行期间,特别是在贷款长期化趋势和存在潜在期限错配风险情况下,需要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降低期限错配风险。一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发展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长期融资工具,继续健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包括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新融资功能,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有利于实现最优的期限匹配状态。二是提升创新能力,拓宽业务渠道。金融机构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中长期负债比重,减少对贷款业务收入的依存度,增强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性,通过购买债券和同业拆借等中间业务来减少过度依靠信贷业务所导致的期限錯配,同时可加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力度,盘活长期资产,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三)增强自身经营实力,降低清偿能力风险

金融机构的经营思路会直接表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变动上。因此,金融机构要提高自身清偿能力,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持续对流动性缺口和表内外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监测,从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负债关联方面匹配管理资产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组合。二是加强风险控制,保证贷款质量,确保资金去向风险可控,平衡好账户类别、性质与期限结构。同时,应加大发展中间业务,扩展收入来源,确保充足的资金应对流动性危机,降低清偿能力风险。

(四)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降低资本结构错配风险

化解资本结构错配风险,从根本上来说是金融机构要进行金融创新,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结构错配风险。一是通过金融资产产品创新,积极发展非信贷业务,如直投非标准债权、买入返售资产、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优化资产结构,多元化资产产品,降低对资本金的依赖。二是通过金融负债业务创新,发展主动负债,如同业拆借、再贴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拓展获取资金的渠道,增强经营活力,保持负债业务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GRAY D,MERTON R,BODIE Z.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managing macrofinancial risks [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6-10.

[2]白云霞,邱穆青,李伟.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其制度解释——来自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16,(7):23-39.

[3]裘翔.期限错配与商业银行利差[J].金融研究,2015,(5):83-100.

[4]吴念鲁,杨海平.经济金融风险传染的防范与治理——基于资产负债表视角的分析[J].理论与探讨,2016,(2):15-18.

[5]朱冬辉.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与流动性风险分析[J].南方金融,2013,(10):89-92.

责任编辑、校对:梁艳彬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表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