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视域下体育艺术类课程开展现状及价值研究

2020-12-23 04:25王哲高涛
艺术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阳光体育现状

王哲 高涛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倡导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便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身体健康、智力发育、气质修养、压力释放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以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深入开发与实践促进中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艺术;课程开展;现状;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2

高校的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构建,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与艺术两个不同领域的文化也在慢慢融合,从而形成了“体育艺术”。在此背景下,一些具有艺术风格的运动项目已被纳入高校体育课程当中,运动项目包括体育舞蹈、健身街舞、瑜伽、啦啦操等[1]。体育艺术类课程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内容丰富,形式也极具多样性,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拥有艺术与体育这两种功能,既有体育强身健体、竞技的特性,又有艺术的审美性。

1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体育艺术类课程开展现状

1.1 体育艺术类课程认同度较高

以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的调查统计来看,体育艺术类课程在高校学生中的认可度还是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上此类课程的时候,不会因为课程的枯燥乏味、难度较高而出现逃课行为,都很乐意参与到这种艺术性的体育课程中。尽管因为学校自身方面的因素,学校开设艺术类体育课程项目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一般开设的项目也是比较普及的一些课程,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这些并不能满足更多学生的发展需求,但这也抵挡不住学生对此项目的热爱,对艺术类体育课程充滿了好感。调查的主要原因由以下3个:

一是这些艺术类型的体育课程在长时间的教师辅导与学生努力下,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形体,使学生的身形变得健美好看。在此类课程有规律的开展下,学生外在形态的改变效果良好,自然会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对课程的喜爱度也会大大提升,也是此类艺术性的体育课程得到全校学生认可的最直接原因[2]。

二是这些艺术类型的体育课程会无形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间接促进作用。大部分学生在积极进行艺术体育课程训练之后,形体的改变是最直接的,深层次的影响则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此类课程之后,身心会得到极大的放松,焦虑的心情得到了大量的缓解,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变得积极起来,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这也是学生比较认可体育艺术类课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三是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最不容易体会和看到的方面就是自己艺术修养的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随着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深入学习在不断提高。但这种艺术修养的提高有时是显而易见的,有时又是不太容易被发现的。比如在调查中你会发现上过艺术类体育课程的学生,他们的气质会更优雅,也显得更自信、更健康,逻辑能力也很好,这也是学生喜爱此类课程的关键原因之一。

1.2 师资队伍建设基本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通过对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的研究调查来看,学校在安排课程教学的时候,师资队伍的建设只能说是基本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并不能完全满足全校学生的需要,这主要是受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师资和具体的一些场地器械的制约引起的[3]。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的教学安排里,体育类艺术课程并未得到学校领导的特别重视,一方面并没有因为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师人员不够而招聘更多的教师,另一方面也没有针对学校不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器材投入更多的资金,增设更多的体育艺术类设施与教学场地。从教师这一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教授的课程并非自己的本专业,一般都是跨专业教学,教授起来比较困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其自身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

1.3 体育艺术类课程教材有限,内容陈旧

在调查了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可度和教师的专业水平之后,也对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材进行了研究[4]。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教材的教学内容也异常陈旧,没有做到紧跟国家对于大学生要进行阳光教育的要求来教学。教材执行情况不统一,体育课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大部分学生在实地上课时,上课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大相径庭,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随意教学,教学内容几年甚至十几年几乎都不改变,没有跟随时代对体育运动发展的新要求作出及时更新,仍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根本没有统一实施新的教学要求与大纲。一些体育教师本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不高,自身也没有加强学习,教学内容自然会陈旧,没有创新教学内容[5]。当然,这也与体育艺术类课程不受学校领导的重视密切相关。

2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的价值

近年来,各个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滑趋势,大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不仅因此格外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学校及教育部门也给予了密切关注与关切。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看来,要想扭转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局面,就要从源头出发找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通过日常体育运动及专业体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最有效可行的途径,也是最有价值的方法,对实现为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人才意义重大。

学生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学生的健康又关乎整个学校、社会及国家未来发展[6]。研究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艺术类课程,不仅对自身学校体育艺术课程的改革作出了改变,对其他大学体育艺术课程的日常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进行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研究,对于接下来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实际的操作作用,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身体健康、气质修养、压力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1 锻炼身体,塑造体形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进行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研究,一个最直接的价值目标就是要用更好的课程,让教师更合理地安排教学,为学生锻炼身体、塑造体形提供更好的方法与指导。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导力量,一个学校里学生的身体健康、体形健美,呈现的是整个学校的精神风貌[7]。良好的体育艺术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高雅气质,使大学生的气质更好、形体也更完美,自信心也能明显得到增强。

2.2 缓解学习压力,开发智力

神经系统和身体健康是开发大学生智力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保持正常的智力水平,才能高效地从事各种活动。从认知行为来看,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诱发大学生向上的思维与情感。从生物学方面来说,大学生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决定其是否具有高效的学习效率,如果大学生能够经常去上大学开设的体育艺术课程,开展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8],不仅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促进大学生身体得到更好的代谢,也能给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完善大学生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方面的功能,增强大学生的记忆力,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大脑皮层容易得到充分的休息,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自然能得到提升,更容易掌握知识。对于经常学习艺术体育课程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理解与吸纳体育艺术课程的精髓,知道如何用体育运动来缓解压力,让自己的身心感到愉悦。

2.3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加强人际交往

大学生体育锻炼建立的心理适应反映到人身上,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想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维持学生与学生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折射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9]。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进行体育艺术课程体系研究与实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打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孤立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缓解学生压力,消除其孤独的情绪,丰富学生的内心生活,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体育艺术课程的开展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各方面的文化差距,同时也有助于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消除自己的孤独心理,用于敞开心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2.4 形成稳定的心理承受力

艺术类体育课程是以具有艺术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欣赏和实现形体美、姿态美、气质美,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通过个人身体外部形态和个人认知的改变,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最终形成稳定的心理承受力。

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智力,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脆弱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自尊心。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興趣自由地选择与挑战[10]。大部分体育艺术类课程都是比较简单的,但也不排除有一些较难的课程项目,参与这些较难的体育艺术课程项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从而培养自己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形成稳定的应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能让本来体质较差的学生找到锻炼自己的方式,在自我挑战中得到满足感,从而增强自己的幸福感与喜悦感,在提升自身体质的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高校领导不能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让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一定要让学生劳逸结合,而这恰恰是高校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健康地生活和学习,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因此,高校领导不应忽视体育艺术类课程,要让大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得到平衡发展,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3 结语

开展体育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大学生养成以体育锻炼为主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离开校园后,大学生仍会保持这种健康的生活状态和强健的体魄。高校要加强对提高身体素质的宣传,让大学生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没有健康的身体,再高的知识水平都没有用武之地,只有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徐俊.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1(5):94-95.

[2] 刘远海,石裹莹.对大学体育课选项情况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3):147-149.

[3] 赵巍,王娟娟.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调查与改革措施[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75-76.

[4] 王志军.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课选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5):101-104.

[5] 翟丰.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3-115.

[6] 朱征宇.对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现状与改革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1):105-107+114.

[7] 胡飞燕,田雨普.艺术·体育·艺术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12-14.

[8] 陈敏,王海波.艺术类体育课程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6):715-716.

[9] 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体协.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5.

[10] 姜维强.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1):46-50.

作者简介:王哲(1979—),男,山东邹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阳光体育现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