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街道、社区到乡镇、村庄,广大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高度重视基层工作、关心基层干部,他多次强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这为更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处理好各项基层事务指明了方向。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群众诉求多元复杂,“为谁服务”“怎样服务”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必答题。基层无小事,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党心。一方面,基层事务是构成国家大事的一个个“细胞”,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基;另一方面,基层事务关系千百万群众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会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渐渐侵蚀党的群众基础,影响党的执政根基。
人民论坛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将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看似“小”的基层“小事”实则可能伤及根本的“大事”进行了梳理,以期更好改进基层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这六个问题不容小觑:
1.“能者多劳过劳”却没有多得,反而慵者逍遥;
2.基层干部责任大、压力大、内心有怨却无声;
3.为了讲政治而讲政治,挫伤干部积极性;
4.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夹生干部”在不熟悉的领域乱指挥;
5.干部考核存在问题;
6.种类繁多、程度各异的虽不想搞却又不得不搞的形式主义。
这些基层“小事”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基层干部个人层面来看,能力素质、工作作风、治理水平都会对基层工作产生直接影响,有的干部对政策把握不够精准、应变能力不足、应对方法捉襟见肘;有的心态出了问题,“职业倦怠”“价值观冲突”等心理问题频发……从体制机制层面来看,一些基层单位权责划分不清,组织体系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布置任务习惯向下层层加码,出现问题滥用问责代替整改;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决策、预警、执行、反馈、应急等环节运行不畅,基层任务难以落实;不同上级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频繁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甚至以痕迹代替政绩,导致基层疲于应对,不关注工作实际成效等。基层干部要关心,基层“小事”要关注。因为这些“小事”一点不小、大而重伤及根本。
要解决这些基层“小事”,防止其伤及根本,需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让有为者有位,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打破人员流动壁垒,“不让老实人吃大亏”;引导干部始终对标“七种能力”“八项本领”,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多点务实、多问民心、多听民评、多谋实事,将干部从“虚”“假”中解放出来,回应基层诉求,激发干部热情;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围绕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容错纠错,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干部有希望、有干劲、有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与动力源泉。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聚民力,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基层是民生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干部站在服务群众最前沿、身处民生工作第一线,必须将一件件民生工作辦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能“等、延、拖”,要以“实干指数”换来广大群众的“满意指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心聚力。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