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形成需要基于语用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摘抄中积累语言,在练笔中积累语言”的策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用训练;语言积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语言方面的积累,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运用,强化学生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扎实的语文基础功底。要落实这一要求,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教材本身,并将语用实践渗透其中,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积累语言,推动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那样,诵读是促使学生有效积累语言的最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当要重视诵读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诵读,帮助他们实现有效的语言积累。长久以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学生在诵读中能够在脑海中留下对所读内容的印象,又伴随着反复诵读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最终实现语言知识的有效积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青蛙卖泥塘》时,着重采取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下面是教师与学生针对第11自然段而产生的对话:
(教师一边朗读,一边示意学生连线题)
师:这段文字如果要横着读,应该怎么做?
师:如果要求去掉后面的文字,语句是否通顺?
师:如果要求去掉前面的文字呢?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一边朗读,一边带领着学生完成语句连线,帮助学生建立了语言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在接下来的课堂实践中,教师还通过全篇朗读、转换句子位置朗读等形式进行反复诵读,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在摘抄中積累语言
帮助学生推进语言积累可以从词句的摘抄做起。有教育专家认为,语文学习实际上是无序的,学生如果能在每一次的阅读过程中积累一个好词,长此以往,拥有的词汇量就越来越丰富,语文水平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词句的积累,有意识地要求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进而有效实现语言的积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就结合教材中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带有新鲜感的好词佳句。或许有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新鲜感”,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指向学生在以往阅读中从未见过的词语,或是不太能理解其意思的词句。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依照课后练习要求,鼓励学生从课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学生完成语句画线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要求,让学生将这些喜欢的语句集中摘抄在一个本子上,并标记句子的来源,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不断地补充好词佳句,并时不时对这些摘抄语句进行回顾,为写作积累素材。
三、在练笔中积累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哪一学科,其终极目标都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朗读、摘抄好词佳句来实现语言的有效积累,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这些语言积累得以运用。就当前的语文教学形式而言,要想深化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既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读写迁移的机会,鼓励学生将积累的语言运用于写作之中,实现语言的内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青蛙卖泥塘》时,就进行了如下设计:
(1)要求学生朗读野鸭的话,尝试着进行句式转换。
师:(用多媒体播放野鸭对话片段)在野鸭的对话中,它先是夸奖,再指出不足之处,有没有人能够模仿它这种句式来对老牛提意见?
(屏幕上提示句式:……好是好,不过……)
(2)将其他动物代入其中,完善表达。
(提示小鸟、蝴蝶、小兔子等动物,小鸟说……,蝴蝶说……,小兔说……)
师:我们来合作阅读,老师来说小动物的名称,你们则读一读它们说了哪些话。
师:大家说的话可真直接,难怪青蛙如此伤心,看来,还是应该学习学习老牛的提议方式。
(屏幕上显示,这地方好是好,如果……就……)
师: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老牛的建议写几句话。
师:大家也来看看其他小动物的建议吧!(创设练习情境,鼓励学生表达)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以关键句式为突破口,先引导学生体会老牛的话,再引导学生体会野鸭讲的话,在对比中感悟如何完善句式。在这之后,教师进一步创设练习情境,引导学生代入其他小动物进行对话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句式。像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学生逐渐构建起语感,有效实现了语言的内化,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促成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语言的有效积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多管齐下,让学生从简单的词语、句子积累做起,从仿写连笔做起,逐渐积累自己的语言,促进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福森.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当代教育,2017(2):72.
[2]鲁思红.让“情”入住孩子的心扉[J].师资建设,2016(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