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的地方考厨师只考两样菜:烧豆腐和炒牛肉丝。这两道菜看似普通,但却不容易做成功。尤其是炒牛肉丝,炒十回有九回嚼不动,连厨师都有点畏惧这道菜,所以很多家庭很少买生牛肉做菜吃,只是有时买点卤牛肉。有一项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现象:中国人的肉食中,80%以上是猪肉,牛肉只占2.5%左右。
西方世界的吃肉习惯和我国则刚刚相反,他们非常爱吃牛肉,有谚语为证:“西餐无牛,厨师束手。”再看看外国的菜肴,用牛肉来做的可真不少。比如法国诺曼底的“油涮牛肉”、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牛排”、德国的“汉堡牛扒”、瑞士的“风干牛肉”和“苏黎世牛肉片”、荷兰的“生牛肉”、比利时的“烤小牛肉”、罗马尼亚的“焖牛肉”等。
牛肉如此美味,我国又是饮食文化非常悠久且丰富的国家,难道就真的不爱牛肉吗?其实不然,我们的先人对牛肉还是十分喜欢的。
古人对牛肉爱得深沉
牛肉是我们祖先最重要的肉食之一,当初对它的重视程度,比今日西方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也是最早驯养牛的民族,古人祭祀时就用牛作为牺牲,牛还列为“三牲”(“三牲”为牛、羊、豕)之首。
不仅用来祭祀,牛还是古人的主要食物。《庄子》上有一篇《庖丁解牛》,对这位分割整牛的厨师的神乎其技作了生动的描述,只怕今日也是少见的。《管子》上记有一位叫坦的屠夫,一天解九条牛。《礼记》上记有周代宫廷的“八珍”,是帝王享受的八种美馔,其中的捣珍、渍、熬、糁都是用牛,用猪肉的只有炮和糁两种。当时,用牛肉做的菜肴、食品,见于文字的除了捣珍(牛肉松)、渍(醉牛肉片)、熬(香牛肉干)、糁(牛羊猪肉和米粉做的肉饼)外,还有肜(牛肉羹)、牛炙(烤牛肉串)、牛胾(牛酱牛肉块)、牛脍(肉酱牛肉片)、牛脩(干牛肉)、肥牛腱(炖牛腱子)等等。到汉代,吃牛的时候更多。《史记·冯唐传》曰:“魏尚为云中守,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王充《论衡》谓:“饮酒用千钟,用肴宜尽百牛。”到了唐代,“有士人平生好食熝牛头”(见于《大唐传载》)。宋人赵崇绚说王羲之喜欢吃牛心,此事早见于《晋书》。南宋的《桃源手记》上还记有“孝宗朝,诏婺州市牛筋五千斤”之事,因宰守奏谓需宰牛两万头,才悟而作罢。
不知从何时开始,由于重农思想盛行开始实行禁屠,保护耕牛。隋代曾下过断屠令。《清异录》载,后唐“天成、长兴中(公元926-933),以牛者耕之本,杀禁甚严”。民间甚至出现杀牛者一生困厄,后代凋零;不吃牛肉者鬼神敬之,凶祸远之,甚至生出许多因宰牛、吃牛等因果报应的故事,弄得栖栖惶惶,从而牛肉也就供应得少了,连以前的菜谱亦极少提及。
即使在今天,在中国的不少地方,牛仍然是农业的生产工具。由于猪无此功用,便逐渐上升为肉食的主体,有些地方到了冬闲时才会宰杀一些淘汰牛应市。
全身都可入菜各地都有招牌牛肉美食
作为烹饪原料,牛和猪一样,它全身的部位都被研发出各种美味,如牛内脏、牛头、牛舌、牛尾、牛皮、牛血、牛骨、牛鞭、牛髓等,都可变成佳肴美食。傣族以牛皮制“酸皮”;回族以牛髓制“牛骨髓油茶”;连牛睾丸也是上等材料,切成片,明亮澄黄、油润光泽,和鲍鱼片几乎一样。广东一带合牛肝、牛心、牛双弦(肚)为“牛三星”,经精细刀工处理后,焯、炒、涮都行,甚具特色。湘菜中则有“牛中三杰”:“发贡百页”、“红烧牛蹄筋”、“烩牛脑髓”,是长沙百年老店的名菜。而湖南的“原蒸牛鞭”加配药料,又是一款温补的美馔。
要說把牛肉吃出花样来的地方,四川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知名度甚高的“夫妻肺片”,是把牛肉、牛肚、牛头皮、牛蹄、牛舌、牛心、牛肺等切成大而薄的片,然后杂拌而成。此外还有成都的“牛肉焦饼”、“小笼蒸牛肉”;温江的“大伞牛肉”、“小碗红汤牛肉”;乐山的“熏牛肉”;内江的“牛肉毛面”;重庆的“凉拌牛肉”;达州的“灯影牛肉”;宣汉的“五香牛肉干”;南充的“挂挂牛肉”、“马癞子干牛肉”、“红灯笼软酥牛肉”、“白灯笼软酥牛肉”、“五香烤牛肉”、“阆中熏牛肉”;自贡的“爪爪牛肉”、“牛肉抄手”;邛崃的“牛肉荞面”等等,以及已经不知源自何地的“牛肉汤锅”、“盐煎牛肉”、“水煮牛肉”、“麻辣牛肉条”、“凉拌肝肚”、“毛肚火锅”等。
在北京,牛肉也是各大老字号的招牌菜。北京前门的“月盛斋”、大栅栏“复顺斋”、牛街“聚宝源”,以“酱牛肉”鼎足而三;而“南宛北季”的烤牛肉又是一番风情。清人在《都门琐记》中有如下的描述:“……置炉于庭,炽炭盈盆,加铁栅其上,切生羊、牛肉片极薄,渍以诸料,以碟盛之。其炉可围十数人,各持碟踞炉旁,且烤且啖,佐以烧酒,过者皆觉其香美。”
还有《燕都杂录》诗以状之:
浓烟熏得涕潸潸,柴火光中照醉颜。
盘满生膻凭一炙,如斯嗜尚近夷蛮。
现如今,在现代厨师的手中,牛肉更是花样翻新,各种牛肉菜肴让人垂涎三尺。在广东,有人称牛肉菜为“太牢菜”,菜式趋于细腻、精巧,如“蚝油牛肉”、“咖喱牛肉”、“茄汁牛柳”、“郊菜扒牛丸”、“酥炸牛丸”、“挂炉牛肉”、“西湖牛”、“铁扒牛”等等,不仅造型美观,味道更是绝佳。在山西,“平遥牛肉”闻名遐迩,其依靠当地特有的土壤、水质、气候、人文等因素,采用考究的选料方法和独特的腌、卤、炖、焖制作工艺,所产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在江苏,“六合牛脯”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就是朝廷贡品,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金奖,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镇江举办的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大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又多次获省和国家食品最佳特色奖,名扬海内外。“六合牛脯”是选用10龄左右的黄牛,取其两肋、座臀、腰膀、腿肉,以黄豆酱油、大块冰糖、姜、葱等为佐料,经泡卤、切块、腌制、涂抹、叠翻、起缸、调料、入锅、火攻、出锅、修角、上盆等严格的工序制成。此外,还有青海果洛的“咖喱牦牛肉干”、浙江温州的“牛肉焙片”、云南的“牛干巴”、黑龙江的“颗粒牛肉松”等,可谓遍地牛肴。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还是很会吃牛肉的!
其实,牛肉适宜于任何烹调方法、适用任何刀功,既可作调味,又能用于主食、菜肴、面点、小吃。至于前面提到的牛肉丝不易炒得柔嫩,其实也非太难之事,掌握火候为其关键。俗话说“炒牛肉丝十八铲子半”,稍一过火就砸了。据一位老厨师的经验,最佳方案是在牛肉丝入烹前抓浆时,加1-2汤匙生植物油拌匀,静置20-30分钟再炒,成品不但金黄、柔润,而且细嫩、松软。这是油分子配合水分子,在肌纤维缝隙中遇热急骤膨胀爆开而产生的效果。若炖老牛肉时不易烂,可以在入烹前一天涂干芥末,或炖时加凤仙花籽(中药称急性子)、冰糖、茶叶(纱布包)、山楂等等。
药食俱佳功效高
牛肉之所以备受中外厨师的青睐,除了它適合各种烹饪手法、味道鲜美之外,它的营养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医认为,牛肉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可以治虚损赢瘦、消渴、脾弱不运、痞积、水肿、腰膝酸软等症。这其中,牛的种类不同保健功效又有差别:黄牛性温,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水牛性冷,能安胎补血;牦牛性温,同黄牛。
《医林纂要》总括而言之:“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很明显,牛肉的补益作用在猪、羊之上。因而,《乾坤生意》有一“返本丸”方,以黄犍牛肉配以山药、莲子肉、白茯苓、小茴香共制丸,吃了可“补诸虚百损”。《药性裁成》所载的用瘦黄牛肉熬制的“霞天膏”,还有补气益血、健脾安中之功。《韩氏医通》说:“凡沉疴痼疾,癫狂风病,痞积疮疡,一切有形之病,及妇人症瘕,皆用霞天膏投所宜煎剂,汗吐下攻去污败虫物。”《本草经疏》还指出“霞天膏”“主中风偏废,口眼歪斜,痰涎壅塞,五脏六腑留痰宿饮,癖块,手足皮肤中痰核”等症。
此外,牛的其它各部分也各有其功用。牛肚:味甘、性温,补虚、益脾胃,治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痃。牛肝:味甘、性平,养血、补肝、明目,治血虚萎黄、虚劳羸瘦、青盲、雀目。牛肾:补肾气、益精、去湿痹。牛肠:厚肠,除肠风痔漏。牛肺,补肺、止咳逆。牛胃:味甘、微酸、性温,健脾消积,治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积痞满。牛鼻:治妇人无乳、喉痹、气瘿。牛油:味甘、性温,治渴利(配栝蒌根)。牛脑:味甘、性温,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脑漏。牛髓:味甘、性温,润肺、补肾、填髓,治虚劳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
作者简介:
欧阳军,生于1963年,四川渠县人,九十年代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副主任中药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秦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致力于中医药理论及药膳食疗研究,倡导回归自然疗法。从事科普创作30余年,至今已在国内外120余家报刊发表科普文章3万余篇,出版科普著作5部。曾获广东省科普创作一等奖、四川省科普创作杰出贡献奖、四川省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个奖项,被《问健康画报》、《新医药周刊》、《博爱》、《开卷有益》等报刊聘为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