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随着社会消费品的日益多元和丰富,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食品安全并找到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的科学角度与思路。本文主要从供应链视角探讨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控,并提出具体的防控策略。
一、供应链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
食品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因此,以供应链为视角来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关键。与其他行业的供应链相比,食品供应链具有组织结构网络化、网络复杂化与动态化的特点,加之现代食品产业的高度繁荣,使得食品供应链下各种风险隐患激增,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主体信息不对称。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产业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食品行业内基于供应链网络的竞争开始逐渐集中在信息能力方面。这是因為当前食品供应链网络中各主体信息存在不对称情况,占据信息优势就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供应链各主体间因信息问题而出现食品生产与销售上的各种问题,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
2.各主体缺乏组织协调性。虽然我国食品行业得到极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多、小、散、低的特征,因此各主体间的规模大小与组织化程度都存在差异,在协调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存在。
3.监管与风险预警不到位。面对庞大的食品供应链网络,政府的监管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供应链视角下,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却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疏漏,各环节的风险预警机制也未能有效形成,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二、供应链视角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策略
1.加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现代食品供应链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要确保各主体之间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信息透明度,减少因信息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这就需要加快建立起一个覆盖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平台。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交由第三方主导,保证其独立性,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出一个功能强大的现代化信息集成平台。
2.加强各主体的组织协调。在供应链视角下,食品安全是网络中各主体的共同责任,但要保证各主体间的相互协同,则需要政府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一方面,要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将食品安全风险分摊到每个主体上,实现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应引导供应链中的主体以契约方式来进行合作,并设定必要的奖惩方式,以使各主体间围绕食品安全防控共同努力。
3.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与风险预警体系。为了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必须严堵监管疏漏,强化供应链的无缝监管。要做到这一点,基于供应链思维建立起完善的、各网络主体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十分关键的。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创新监管机制,探索与各主体间的协调配合,同时还要结合各供应链主体中的食品安全潜在风险,制定出一套多方共同参与的科学风险预警体系,以做到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提前预警、提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