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红 石玉强
[摘 要]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新农科”建设提上日程。“新农科”是个比较概念,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农科是通过新的资源配置形式,开展农业高等教育新范式,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实现农业4.0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挑战,从明确办学定位、面向产业调整学科战略、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实施农科教深度融合战略、重构课程体系等五个维度探讨地方农业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新农科”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新农科;挑战;高等农业教育;新路径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IT创新人才的产学研用协同培养研究”(KA1905708)
[作者简介]胡燕红(1983—),女,湖南人,硕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处科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石玉强(1965—),男,河南人,博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5-0-03[收稿日期] 2020-04-18
一、“新农科”内涵初探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新农科”建设提上日程。“新农科”是相对传统农科而言的比较概念,是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我国农科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新农科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是通过新的资源配置形式实现农业4.0的农业高等教育新范式。它是各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依靠前沿思维来布局新农科人才培养全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多元的、个性化、高水平人才。
二、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解决阻碍新农科建设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才能推进新农科建设。
(一)专业学科壁垒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挑战
新农科要求打破现存的学科边界,破除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创建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旋转门”,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纵观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其二级学院(系)的设置普遍以单一或个别学科为基础,因“学术堡垒”“同行相轻”“门户相见”等观念问题,各院系以学科、专业、系为单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彼此界限分明,资源共享和合作面临较多现实困难。教学管理部门在下拨建设经费时通常以学科、专业及课程为单位,使得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较难实现,信息孤岛与资源浪费的同时出现,资源未能得到最大化利用。专业学科壁垒成为新农科建设的阻力之一。
(二)资源优化整合承受改革的复杂性带来的阻力
“北京指南”指出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课题包括了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专业优化改革攻坚实践、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质量文化建设综合改革实践、改革与发展研究等五个方面的29个项目,涵盖了理念与实践、模式与机制、文化与创新、专业与课程等办学的各个方面,为传统高等农业教育转型提供了全面的系统性的指导。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是新农科建设的子课题,他们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共同推进新农科建设。只有从上至下进行理念性的变革,对办学模式与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对全校办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并在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和各环节中践行,才能深入开展新农科建设。资源优化分配必然打破既定利益者的利益关系,这需解决盘根错杂的利益纠葛。面对改革和利益的复杂性,学校通过优化现有学科专业,布局新的学科专业时往往面临着阻力,最终只能通过开设新的课程、研究新的课题来解决局部问题,难以打破既定的关系格局,系统性地对新农科建设进行全面设计。
(三)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与新农科的重要使命不匹配
吴岩司长在安吉会议上强调新农科建设要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创多元发展之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生产、生态可持续发展,以需求的多元化推进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构建灵活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从同构化向多样化转变,实现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办学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存在单一性现象。农业院校与理工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设置缺乏区分度。农业院校盲目向综合性高校靠拢,农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这背离了农业高等教育的办学初衷,偏离了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也与新农科承担的重要使命不相匹配。
(四)教学内容的陈旧性与新的农业形态要求存在着差距
以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业形态。[1]农业形态的改变对农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注重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有学者研究认为可从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植物分子設计与品种创制、农业生物制剂创制、农业生态环境过程及修复、食品制造与安全等领域对传统农科进行改造升级。[2]这些领域无不要求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注入农科教育中,形成更加前沿的理论与科学技术,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现实问题及对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作为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农学具有周期性和传统教学惯性的特点,强调应用性与技术性。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内容陈旧、重复,与社会脱节,跟不上社会行业经济的发展要求。课程体系设置滞后,注重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往往因所学知识和技能跟不上时代要求,岗位适应期增长,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在岗培训。
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建设新农科的路径探索
新农科建设是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转型发展的契机。作为广东省属农业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科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農科办学传统。近年来,紧密围绕广东省经济发展趋势与要求,大胆开展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新农科建设基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源于仲恺农学院,于1927年招生,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2008年3月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办学初期,学校设农艺、蚕桑、蚕丝、果树、观赏园艺等专业。经过九十余年,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5个,涉农本科专业16个,占比29%。涉农专业中农学、植物保护、园林、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创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为华南地区培养了大量农科人才。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2013年成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园林2014年立项为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植物保护和农林经济管理先后成为省级特色专业。依托这些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学校逐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逐渐形成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地方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路径分析
1.充分认识新农科赋予高等农业教育使命,明确办学定位。新时代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高等农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高等农业教育必须主动变革,顺势而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作为省属的高等农业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要立足本土,找准定位,突出特色,避免走千校一面的趋同化的发展道路。随着广东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现代农业的新业态也开始显现,从分子育种到智慧农业,从植物生产工厂到农用无人机产业。学校定位为面向广东的区域特色与新兴农业发展趋势,依托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科、农林经济管理等传统优势涉农专业,为南粤大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知农、爱农、为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同学科的不同专业在学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还要找准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特色,细化培养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2.面向产业调整学科战略,拓展学科新领域。传统农科存在社会认可度低、就业对口率低、吸引力不强等问题,要建设新农科,需扩大农业科学的范畴和内涵,拓展农业科学的发展领域,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让传统农科插上智慧的翅膀。面向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实现学生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学习。目前学校已经设立现代种业、农业绿色发展、智慧农业、城乡融合发展等四个专业集群。可进一步尝试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城乡规划等现代科学技术融入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布局新型涉农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标准,规划未来培养趋势,如将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与农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形成智慧农业专业集群;将农学、城乡规划、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艺术设计等专业形成休闲农业专业集群,将农学、外语、工商管理等专业形成出口农业专业集群,将农学、生物科学、食品安全与质量、包装工程等专业形成农业食品安全专业集群等,将农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形成农商专业集群等,培养既懂得农学基础知识,又具有信息化素养、经济管理、食品安全等多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从事智能农业的农学毕业生不懂信息化,从事农业产品出口行业的外语毕业生不懂农学,从事农业产品管理的农学毕业生不懂管理等问题。
3.发挥区域优势,搭建协同育人平台。2019年广州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倡议建立由广东省内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大型农业企业等组成的高等农业教育联盟,作为科创中心的务实延伸,推动农林高校建设和高等农业教育、农林科技人才的培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区位与科技优势,主动融入“科创中心”的建设,在现代化种业、节水农业、绿色增产、食品安全等领域整合资源进行技术攻关,并将现代新兴农业技术引进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前沿性与应用性。同时会同粤港澳大湾区涉农高校搭建“校内外、业内外”协同育人大平台,打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共建湾区内外实习基地,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教育资源区块链。学校现已和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开展合作,未来将继续加强与香港、澳门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推进合作,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高质量新型农科人才、转化高水平技术成果。
4.实施农科教深度融合战略,强化实践育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要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主动对接农业创新发展需求,建立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导,以政府农技推广网络为主体,以涉农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为主要对象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协同科研院所服务广东省农业产业的新路径,[3]形成“校政企社”协同育人模式。建设乡村振兴研究院,将研究院建成学校新农科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学科生长平台和科研创新与推广平台。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必修课程,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建设实践基地,搭建新农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让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下田间,走进工厂,将论文写进广袤大地。加强与农科研院所合作育人,让学生早进实验室,参与新型农业课题,了解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加强农学生的专业志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