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南才
每天都在同一部电梯里上下,都会遇见同楼居住的人。但天天摩肩接踵,可就是互相从来没人打招呼,更不要说问好和聊天了。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往往是都市生活的一个通病。
有一天,在电梯里,迎面又是天天见面的一个年纪相仿的老头。刚进电梯,我腋下夹的一本书不小心掉在地上,自己没觉察。老头见状,弯下腰捡起书来,递给我说:“是你的吧?”“对,是我的。谢谢!”接过书的一刹那,双方不由自主对笑了一下。第二天见面时,便互相自觉地点头微笑。再下来,就慢慢变得无所拘束了。再下来,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忽然有所悟,其实,很多经常见面的人,往往碍于面子,或者担心对方是否接纳,总是不好意思主动搭讪。其实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机会,便立刻会捅破窗户纸。方法也简单,或点一点头,或莞尔一笑,或稍微对视一下,或借个话题聊一下,便一搭即合。人际间本来有很多相通的愿望,却为什么灵犀总是不通呢?人际“藩篱”在哪里呢?就在心里。
我有一个当老师的朋友,他工作很用心,业务很精通,常把学生当朋友,学生成绩很好。他平时讲课口若悬河、精彩绝伦。可在一次公开教学中,一下子要面对几十位各校来的名师,他前一晚就通宵未眠,讲台上也突然变得语无伦次、大失水准。这种现象也很普遍。一旦对得失成败有所顾虑,对成功期望值过高,对面子过于计较,心里就会产生“藩篱”。
有个朋友说了一件趣事。有一回在电梯里,看到一个姑娘,眼缘很熟,像在哪里见过,酷像生活中的某个人,不由得注视了一会儿。谁知那姑娘似有感觉,突然转过头,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仿佛要把他的五脏六腑全穿透。朋友对我说:“其实何苦用这种怀疑目光?就算长得很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被人欣赏不是好事一桩?不问情由,动不动就怀疑别人的动机,那就不是心存‘藩篱的问题,更是心有‘蒺藜了。”
王阳明说过:“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人生过程中,常常会在心中积累不少杂草,如功名欲望、骄奢横蠻、自卑萎靡、嫉妒狭隘以及各种负面情绪等。要经常清除掉,人才能轻装前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杂草虽然根浅叶疏,远不能与这些相比,但只要有“藩篱”在心,都会妨碍正常的人际互动和交往。把心里这些“藩篱”乃至“蒺藜”去掉,人才会活得轻松,人际才会处得成功。
(摘自《广州日报》)(责编 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