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一诗一“眼睛”

2020-12-23 06:59顾冲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眼睛方法

【摘要】中国是具有悠久诗歌传统和强大诗歌基因的国度,不论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典诗歌还是发展时间较短的现代诗歌,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苏教版《向青春举杯》现代诗专题为例,分析高中阶段现代诗歌的教学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现代诗歌;路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055-02

【本文著录格式】顾冲.一花一世界   一诗一“眼睛”——以苏教版《向青春举杯》专题为例浅谈现代诗歌教学方法[J].课外语文,2020,19(34):55-56.

从《诗经》《楚辞》开始至今,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历经上千年大浪淘沙般的洗礼,至今依旧璀璨夺目。与古典诗歌相比,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不长,它起源于“五四”时期,迄今为止仅百年历史,但现代诗歌凭借其灵活的结构和音律,显得十分自由灵动,非常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理应成为文学发展上一股强劲的新兴力量,但90年代以后,现代诗人和现代诗歌却备受冷落,其境遇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考对现代诗歌考查的缺位。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中“诗歌除外”的要求,诗词鉴赏题型古诗词遍地开花、现代诗歌无迹可寻的现象,让“现代诗歌无用论”的观念甚嚣尘上。二是语文教师自身现代诗歌素养的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语文教师自己对现代诗歌的掌握就不够系统深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达到较高的层次。三是教材中现代诗歌的比例较低。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文为例,五册必修课本中只有一个专题涉及现代诗歌教学,占比只有5%,数量占比上严重不足,对诗人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事实上现代诗歌的教学并非完全无章可循、无计可施,我们可以尝试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下,通过揣摩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体悟诗歌的情感等方式,根据每一首诗歌具体的特点,抓住每一首诗歌的“眼睛”,合理选择教学的方式和路径,从而充分发挥现代诗歌在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反复品读,感悟现代诗歌的情意韵味

语文教师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朗诵这种教学方法,因为现代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其中很多的字词、语句都饱含深刻的思想情感,需要读者反复地品味和咀嚼。诗歌中的很多句子表面上是在客观地写景,但事实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有的教师虽然也会让学生默读诗歌,但默读和有声朗诵在效果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学习现代诗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朗读、吟咏,通过声音来表情达意。《沁园春·长沙》就是这样一首诗,学生可以通过朗诵词句、品味语言来增进感受体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咏有所悟。例如这首诗的开篇四字“独立寒秋”就值得学生们反复品读玩味,有的学生在朗读时把重音放在“独立”二字上,这种方式可以突出当时青年毛泽东不惧寒冷、不怕危险、勇敢顽强的大无畏精神。有的学生喜欢把重音放在“寒秋”二字上,这种朗读方式就可以更好地营造出秋冬时节一片肃杀的萧瑟、凄凉之感,再如整首诗的结局“浪遏飞舟”,很多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都习惯性地加重“遏”的读音,用来表现积极投身革命的有志青年们挑战自然、超越自我、争当时代弄潮儿的豪情壮志,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朗诵方式,从而更好地达到领悟诗歌情感的效果。

二、重视体验,把握现代诗歌的价值观念

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性格养成和价值观渐趋定型的关键时期,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价值多元、思想开放的社会氛围,这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亚文化,亟须通过适当的路径和载体帮助学生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舒婷的《致橡树》就是一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素材,舒婷以“木棉”和“橡树”的比肩而立开诚布公平等、独立、亲密、和谐的爱情,抒情与议论相结合,使丰富的情感带有理性色彩。她一改中国女性诗人表达情感时含蓄、内敛的风格,以一种现代女性真情告白的方式将自己内心深处对爱情的理解和盘托出,让读者眼前一亮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我们也可以顺着诗人的思路打破常规,以写促悟,让学生们以《我理想中的爱情》为主题开展仿写训练,虽然学生的诗歌语言还略显稚嫩,但在仿写现代爱情诗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获得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其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也可以感受到他们价值观念的升华。

三、创设情境,领略现代诗歌的浓郁氛围

创设诗歌情境可以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诗歌内容变得更加感性而鲜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海子的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描绘了诗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画面,充满幸福生活的意境。所以我们在教学这首诗歌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上课开始前可以播放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关的音乐和配乐朗诵,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感知詩歌的内容,并迅速进入一种“幸福”的氛围。有时我们甚至可以播放视频朗诵, 让学生在画面和声音的同时刺激下,更全面地感知诗歌内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这些多媒体设备创设的情境,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赤手空拳”的讲解无法相提并论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创设情境,例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从而更加自然地过渡到海子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上去。这些情境设置,不仅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深入文本,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

四、借助绘画,凸显现代诗歌的形象之美

在《雨巷》这首诗中,彷徨的“我”、结着愁怨的“姑娘”、寂寥的“雨巷”的形象被诗人的语言描绘得生动、形象、可感,結合这首诗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从“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切入,充分引导学生将原本抽象的语言表述转换为具体可感的图画,通过这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研究文本的积极性,也能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把握诗歌。在需要理解“我”“姑娘”“雨巷”的特点和关系时,我们可以让有一定美术功底的学生描绘出悠长雨巷的简单草图,粗线条地勾勒“我”和“姑娘”的形象以及两人在雨巷中走过的轨迹,将抽象语言变为具象图画,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整体轮廓之后,再系统地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联想、品味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更精准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深层情感。

五、抓住修辞,彰显现代诗歌的审美价值

文质兼美是诗人在创作一首诗歌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一首饱受赞誉的经典好诗,其有趣的灵魂之外必然有好看的皮囊进行包装。卞之琳是我国现代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它的《断章》是21 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或感悟到不同的审美意蕴。《断章》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这首诗深厚的思想底蕴,也离不开它华丽的外在包装,《断章》的修辞之美被诗人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极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歌时,其修辞之美是必须牢牢抓住的一点。例如诗中“看风景”等词就运用了回环、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节奏和形式上呈现出优美、和谐之感,读来产生一种身心律动的快感,让人回味无穷。诗中“装饰”等词的反复出现,使读者在同一词汇的多次刺激下产生主动探究文本审美情趣的欲望,进而获得解除内心疑惑的快慰之感。另外,“明月装饰窗子”这种比拟修辞的运用,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态,让月亮变成了“活物”,也让整首诗歌一下子变得鲜活了起来,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让读者产生了物我合一的情感状态,使得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总而言之,现代诗歌的出现与发展绝非偶然,经过几代诗人的付出与努力,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尤其在物质贫乏、精神困顿的七八十年代,给青年人带来了无限的力量和希望。在笔者看来,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区别,但文学地位上不应该有贵贱之分,各有各的魅力和闪光点。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语文教师们应该主动作为、提前谋划,深入探索和挖掘现代诗歌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黎黎.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差异性探源[J].文学教育(上),2019(11).

[2]李汶璟.《断章》主题多样性的文本世界阐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作者简介:顾冲,1991年生,江苏省淮阴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眼睛方法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可能是方法不对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用对方法才能瘦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