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探讨

2020-12-23 09:42李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对策

李玲

【摘要】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多半是填鸭式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师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会逐渐转移到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以往的教育模式不再适用。在新的教育模式中,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其他教育实践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对策

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扮演课堂主角的形象,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需要快速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加以大量的习题。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便被消磨的一干二净,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相当于是用个性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来交换成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

一、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在自觉的意识和反应下去学习书本中或实践中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寻找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自评学习成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自主学习是与填鸭式教学模式相对的新型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以成绩为目标,自主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拥有不竭的学习动力、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强的学习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小学教师需要明确自主学习的特点,即在培养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让学生独立主动去探索知识,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合适的评价反馈。

通过以上方面,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并且擅于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

二、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

(一)营造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重中之重。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用以营造有吸引力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视频、声音、游戏、表演等内容能够很好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以教材为依据,将以上内容制作成合适的教学情景,以营造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擅于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多媒体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教师事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包括“燕子”“列车”“冬天”等关键词的图片、音频甚至视频。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会唱儿歌“小燕子”,在一位学生唱儿歌后,再从歌词引入课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间断地以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含义。

(二)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自主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就需要教师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即便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由于教师天然的威严、家长教育学生需要听教师的话、学生自身性格等原因,学生并不是都乐于在教学实践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这便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大阻碍。因此,教师需要去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大胆探索、积极发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擅于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要灵活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去影响学生的心理,用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勇于质疑。如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用和蔼的微笑与关爱的眼神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以怒气勃发、脸红脖子粗的形象使学生畏惧。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预习与复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预习与复习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在教师授课时巩固简单的知识,并抓住重点与难点,在记笔记时便能够有的放矢,不会因笔记而浪费太多的时间。而预习本身也是自主学习的缩影,学生在预习中运用自己的方法独立思考,学习新的知识,并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复习同样如此,记忆的特点要求学生去反复的记忆知识,课后复习要求学生再度梳理所学知识,分清自己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搭建好知識框架,反复记忆未记住的知识。复习能够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自己的学习漏洞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依此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所谓“温故而知新”。

(二)引导学生充分使用学习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要求学生不能仅依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使用学习资源。在当今社会,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研发了许多有助于学习的学习工具,如工具书、参考书、配套读物,等等,这些学习资源能够有效的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小学二年级为例,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时,可以引导学生去使用这些学习资源,如学生必备的汉语字典,通过查字典去学习生字,并养成通过查字典而不是以字形猜测的方式去认识字的好习惯。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学习语文时仅靠课本是不足的,学生需要通过配套读物来扩大阅读量,培养语感。在小学阶段,学习资源的使用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但在小学之后的语文学习阶段,学习资源的充分使用能够使学生获益匪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使用学习资源。

(三)引导学生使用新的学习途径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大部分基础知识都能够在网络或者图书上自主学习到。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便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课堂之外的学习途径,即引导学生从网络、图书、实践中去获取相关的知识。其中,最便捷的便是网络了。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许多的新词汇,每个新词汇都代表着新事物,而文字的描述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教学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如《燕子专列》一文,学生可能学习了解“燕子”“候鸟”“欧洲”“瑞士”等词的含义,但也仅限于此了,关于“燕子”的有多少种类、“欧洲”的风俗民情等多是一语带过或者并不提及,至于帮助“候鸟”迁徙的意义何在更是不会被提及。这些新奇而未知的事物却是小学生们感兴趣并乐于探索的,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自由探索这些问题,如图片、网络课程、网络纪录片等。如此,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需要教师营造有吸引力、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充分使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使用新的学习方法。以这些方式,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并且擅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

[2]杨泽军.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2015,(32) :44.

[3]安玉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5,(9) :17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