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蕾
佛教最早于汉代由印度传入中国,在汉朝灭亡后的混乱时期,儒教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在这一时期,佛教的影响日益增大,并于唐代初期达到顶峰。由于唐代的统治者实行了开放的文化政策,使得各种各样的外来思想文化在唐代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尤其以佛教为主。查询关于唐代的各类史料,其中都不难发现佛教的踪影,而且佛教在与儒家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逐渐渗入了从皇室到平民的各个阶层中。由于统治者对于佛教的重视,佛教对唐人的丧葬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佛教文化中的丧葬观念与世俗文化中的丧葬观念、丧葬习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在改变着当时的丧葬文化。以随葬镇墓俑中的“天王俑”为例,贯穿唐代始终,它的造型变化就在不断体现着佛教丧葬文化对于传统丧葬文化由浅入深的影响,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中国化。同时也展现出佛教文化的友好性,可以与儒家文化融汇贯通。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死亡率高,人们就对死亡存在了一种巨大的恐惧感。他们认为是鬼神夺走了他们的生命,而这个鬼神很有可能就是在之前死去人的灵魂。所以他们在人死后进行一系列的祭祀,祈祷活动,放置随葬品,用牲畜甚至是人来殉葬,来讨好这些死去的灵魂,保佑后代的子孙,这就是丧葬文化的最初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丧葬文化在每个时代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
1)在最初的社会,人殉是随葬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北京的山顶洞人遗址,考古学者就发现了被埋藏的一个青年女子,一个中年女子为一个老年男子随葬,还有其他的一些随葬品。这就是最初的殉葬制度。
2)在殷商时期,奴隶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他们被奴隶主像牲畜一样的在市场中买卖,甚至是宰杀。在发掘出土的许多墓葬中,都出现了奴隶被大量作为殉葬品的情况,在墓主四周大量分布着白骨。以殷墟妇好墓为例,在墓的四周共发现了1400多个排列密集的人祭坑,随葬的奴隶大多为儿童。这是人殉制度最为惨烈的时代。
3)西周时期,依据考古工作的进展,与奴隶社会相比仅发现少量的墓葬存在人殉的情况。可以判定人殉制度逐渐走向衰落。在张家坡发现的西周墓地中,仅有4%的墓葬中发现有人殉的情况存在,且殉葬人数很少。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文化思想争相涌现,开始逐渐看重人的社会地位。人殉的数量逐渐减少,开始出现了人殉与俑殉并存的现象。尤其在战国的楚系墓葬,发现了木质的镇墓兽俑,俑殉发展迅速,开始出现俑殉逐渐代替人殉的现象。在江陵雨台山、江陵九店等楚墓的集中地,都大量发现了以俑随葬的墓葬。
5)秦汉时期,只有在极少数的边远墓葬中才发现人殉的存在,俑殉大量出现,并达到俑殉历史上的高峰期。依据考古资料的显示,仅出现4座墓葬存在人殉。而这个时期以在西安出土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发现了将近三万件陶俑。西汉时很少有镇墓兽俑的出现,直到东汉晚期,才发现镇墓神兽的存在。
6)南北朝时期,随葬俑的组合方式开始趋向于固定。这一时代的镇墓俑开始由牛、羊、鹿等向人转变。北魏之后,墓葬中出土的镇墓兽俑都是兽面、人面成对出现的。
中国人追求“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是希望在死后依然拥有像在人世间相同甚至是更好的待遇。鬼神的观念依然存在,他们认为人在死后会受到鬼神的侵扰,所以建造一个安全的墓室,保护灵魂的安宁就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防止盗墓的情况发生。所以,他们就使用各种手段来驱逐这些危害。例如,描绘辟邪的壁画,放置镇墓的守卫,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达到守护死者灵魂的效果。随着时代发展,厚葬之风盛行,镇墓俑被大量的发现,直到唐代,镇墓俑的形象渐趋成熟,尤以盛唐时期为典型。隋唐时期,开始出现武士俑。到盛唐时,镇墓兽俑、武士俑、天王俑以固定组合同时出现。晚唐时期,墓葬中已经很少出现镇墓俑了,且制作粗糙,武士俑完全消失。五代以后,基本绝迹。学界认为“俑”的出现就是替代了“以生人为殉”的丧葬习俗。完整的丧葬习俗的构成缺少不了墓室结构、棺椁形制和随葬品,而随葬品中的镇墓“天王俑”就完美的表现出佛教文化的不断深入。
佛教文化认为佛是高于人间的帝王的,佛的世界中也存在着和人世间一样森严、周密的体制,佛也需要有保卫他们的人物存在,力士像与天王像就是作为佛的护法神而逐渐被大家认识的。“学界对唐墓出土的镇墓神煞俑的形态做分析时,将足下踩踏有兽状、夜叉状以及体态呈“S”状扭曲,一手置腰间,一手高举者定名为“天王俑”。”在唐以前的武士俑完全是仿造现实中的武士形象塑造的,到高宗时期,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武士俑逐渐进化成为天王俑。首先是面容变得狰狞,双目圆睁,形象孔武有力,从最初的足踏牛、羊、鹿等兽类,逐渐变成脚踩夜叉的形象。到盛唐时期,墓葬中的镇墓天王俑形象已经和佛教中的天王形象如出一辙。
1)脚踩“夜叉”的天王俑。夜叉是佛教世界中的一种护法神,是梵文yaksa(或yakkha)的音译,也译为“药叉”、“阅叉”、“夜乞叉”,原意为“能啖鬼”、“祠祭鬼”、“勇健”、“轻捷”等,佛经中夜叉分为三种:地夜叉、虚空夜叉、天夜叉。在佛教典籍中可以看出夜叉和天王一样都是护法神。但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夜叉的形象就有了新的涵义,因为其巨大而且恐怖的外形特征,就被赋予了带有不详预兆的特征,甚至是“啖人”,或妨人,被视为异物及鬼怪。所以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天王脚踩着匍匐或蹲坐的夜叉形象。然而不论是这些夜叉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都表现出肌肉强健,充满力量的感觉。塑造出与天王一邪一正的对立面,以此来衬托出天王守护神的庄严勇猛之意。“在佛教的影响下,四大天王在唐代己逐步成为嫉恶如仇、镇妖驱邪的正义之神,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和勇气的象征。”
2)佛经中有金翅鸟,梵语音译“苏钵刺尼(Supami)”,意译为羽毛美丽者,又译为食吐悲苦声。系印度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被视同迦楼罗鸟,也称妙翅鸟。据《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二下解释:“迦楼罗,此云金翅,翅鬲金色,居天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亦称为凤凰”。佛教世界中八部众包含了金翅鸟,在佛教中任一恼怒的佛祖头顶都盘旋着金翅鸟。释迦摩尼佛在印度的传教过程中,头顶依旧装饰着金翅鸟。因为佛教中的金翅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凰在外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唐人对于金翅鸟与一种独特的喜愛之情。在西安墓葬中出土的天王俑里,发现有很多塑有鸟形冠式的天王俑形象,有束发上饰鸟形或盔顶饰以高尾鸟形。在唐代的玉器中,也有出现金翅鸟的玉器。在各类石窟雕塑中也有头戴金翅鸟冠饰的天王俑形象,因其寓意吉祥,所以被唐人模仿运用于墓葬中。
唐高宗时期, 镇墓天王俑开始出现在墓葬中,依据其在墓葬中位置中可以看出,它的身份是墓葬的守护者,作用是为墓主辟邪、赶走入侵的妖魔鬼怪,为墓主营造一个安宁的环境。可以看出,这时天王俑身份已经超越了在佛教中护法神的地位,成为唐人死后的保护神。所以在之后的中原唐代贵族墓葬中,都发现了镇墓天王俑的存在。
考古学者在西安地区共发现80多座随葬天王俑的墓葬,共出土天王俑130多件。以下按照天王俑的踩下所踏之物为期分型,按照其头饰为其分式。
1)类型
A型踩卧兽类,卧兽造型多为牛、羊、鹿状。
B型踩夜叉类,夜叉造型多仰、伏、坐(半蹲坐,跪坐,开腿坐,.合腿坐)状,亦有两夜叉。
Ba夜叉呈跪伏状;Bb夜叉呈坐式;Bc夜叉呈仰卧状;Bd两夜叉,皆呈跪伏状;
Be两夜叉,分别呈坐式和跪伏状。
2)样式
1式尖顶兜鍪,插羽毛,有顿项护耳;2式螺顶兜鍪,有护耳;3式兽头兜鍪;4式宝珠顶兜鍪,有顿项护耳;5式宝珠顶兜鍪,护耳向上翻卷;6式宝珠顶兜鍪,护耳呈翅膀性向上翻折;7式无兜黎,束发成髻;8式盔顶头鍪成高耸尖状;9式无兜黎,束发向上;10式无兜黎,束发装饰鸟形;11式盔顶装饰高尾鸟或装饰高尾鸟羽;12式无兜黎,束发无髻;13式圆顶兜黎,头盔上翻呈圆扇形。
3)出土天王俑分类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西安出土的大量天王俑中仅有少量是足踏卧兽的,且都存在于初唐时期。在初唐的后期已经大量出现足踏夜叉形象的天王俑。在盛唐以后已经很少发现足踏卧兽的天王俑形象了。头戴“金翅鸟”冠饰的天王俑在盛唐时期开始出现,且数量逐渐变多。然而到了中唐,仅有少量的被发现。到晚唐时期,基本已经没有了“金翅鸟”冠饰的天王俑。
晚唐时期,唐朝日趋衰落,但是厚葬之风却越来越流行,所以唐人的丧葬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墓中随葬名贵的金银器以及华丽布料为饰的全身木俑和半身俑,发现的金属俑数量也逐渐增加,而且各种陶俑的很少见到。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人们祈求子孙后代安定生活的愿望逐渐代替了祈求死后的安宁,所以之前的丧葬观念在这个时期已经不适用了。自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陶制镇墓俑极其组合渐趋消失,带有强大镇墓驱邪功能的天王俑也逐渐被铁牛和铁猪所取代。
镇墓天王俑在唐代初期开始流行,在中唐时期达到了顶峰,在唐代晚期逐渐走向衰落。虽然镇墓天王俑在晚唐时期逐渐被其他事物所取代,但是丧葬文化中的佛教因素却一直存在,其表现出来的丧葬文化本土时代特征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对以后社会的丧葬文化也有很大的影響,并不断发展成为新的丧葬观念延续至今。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