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利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优化物理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和必要。教師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和想法,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高效。
关键词:优化物理课堂、新课引入、教师热情、主动让给学生、优化教学环节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优化物理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和必要。下面通过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精彩的新课引入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能否起好步,开好头。学生大部分认为物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何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形象化,变得让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新课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引入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从复习旧知识引入;从生活实例引入;从物理事实引入;从演示实验引入;从一个故事引入;从竞技角度引入;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引入等等。下面我一个例子看引入的效果如何发挥。
精心设计的精彩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开一个好头,所以如何做好新课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要有热情
作为一个表演者,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完全取决于表演者的热情与投入,而我们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表演者”,学生的状态需要我们去掌控,去感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热情。
恰逢一次感受了一下我还在小学的孩子的一节课,在他们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和学生们一起互动,教师就象一位“大号小孩”,活泼开朗,热情投入。学生们的热情也很高,整节课学习积极,丝毫没有懈怠之意,学习气氛很浓。现在星期天一过就嚷嚷着要去学校,十分愿意去学习。
我们初中教师虽然不能像他们一样那样活跃,但有些东西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那种热情,用我们的教学热情来烘托课堂气氛,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教师在一直关注着每位学生,教师的教学热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注意力上来了就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的效果。
三、把主动让给学生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句名言大家都知道,的确如果能让学生主动起来,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会从很大程度上提高。
“先教再学”,学生基本上是跟着教师的步伐在走,教师指到哪里,他们就走到哪里,教师让停下来,他们就停下来,有一种牵引的感觉,丝毫没有一点主动可言,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学生的潜力也就发挥了一点点,那效果一般也就不见怪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自己应该多把时间交给学生一些,学会放手,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而不是教师自己的表演舞台,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些。
九年级讲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我让学生们分组去单独探究,各组去设计并进行实验,最后对他们各组的实验结果加以讨论总结,通过亲自动手,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深刻理解了这个物理知识原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教学环节
四十五分钟的一节课,如何充分利用提高课堂效率是个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提问、练习、反馈”,对于物理学科而言我认为这几个课堂中的关键教学环节是不容忽视的。
反复提问中发现问题,讲到电路分析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来补充,然后重新提问,再找问题,如此反复,虽然费时间,但感觉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不足不尽相同,所以我提问时不断换人,经过几轮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补充,基本学生的疑惑都能解开,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暴露出来的,要比教师自己去猜测要好的多。
练习时多给学生总结一些规律 ,把相近的知识点用课件的形式串联起来,这样学生会有一个整体观念,给他们印成卷子,像物理公式,物理作图,物理概念等等都可以。
反馈是物理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虽然讲到的该强调的课堂上都进行了,但学生并不能都能完全接受理解,学生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馈来进行摸底,通过了解到的学生的情况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安排,如此反复反馈练习,学生最终才能真正充分理解。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和想法,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高效。